牛虎兵,老轉村餐飲集團董事長,見到記者,他說了一連串的有時候。
有時候,偶然和必然緊緊相連,比如,自己創辦老轉村;有時候,信念是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卻一直在暗中牽引;有時候,夢想綻放之后,你的人生將因此燦爛。
為了證明自己的話,他又舉例說明,比如自己在創辦老轉村之初就寫下了“為國分憂,再創輝煌”這八個字,創業十八年來,這八個字一直指引著自己的方向,直至支撐著自己成功創建了CHINA公社,這就是信念的力量;他說,夢想的作用有時候就是指引方向,比如,下一步老轉村餐飲集團要打造的中國文化體驗中心,路雖然遙遠,但是,跪著前行也要到達目的地…… 他說,支撐信念的,其實,是夢想。這個夢想可以小到只能裝下自己,也可以大到裝下整個世界。他說,人到中年,自己常常想到關宿命這個詞,比如自己的名字其實就暗含了自己人生的軌跡,因為一直以來,支撐自己的除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勤奮,還有永不服輸虎虎生威的勇猛,而自己的老轉生涯,更是一個“兵”對命運、對人生的別樣體驗。
讓我們走近牛虎兵,走進這個靠信念打造理想,用夢想裝點人生的男人。
老轉村偶然和必然的選擇
創辦老轉村,在牛虎兵是偶然也是必然。他說,當時,自己三十歲,三十而立是個重要的課題,關鍵是怎么立,立什么。他說,自己當時正面臨轉業,整個軍旅生涯說起來是稍帶遺憾的,因為自己沒能上戰場,沒能成為一個元帥,沒能成為一個靠九死一生錘煉成的元帥。但是,轉業前夕,牛虎兵還是俘獲了一個非常偉大的“戰利品”,那就是一個漂亮的重慶妹子——周明蓉做媳婦。這個漂亮能干聰明智慧潑辣大氣的重慶女子,實在值得濃墨重彩地多說幾句,因為她不但協助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也為他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瀾、保駕護航的作用。
牛虎兵說,說創辦老轉村偶然,是因為1992年從部隊回濟為老父過六十大壽,找遍了全濟南,竟然沒有找到一家川菜館子,這讓自己心生失望的同時也心生希望,不謀而合,同行的幾個部隊戰友也開玩笑說,你就回來開一個唄。而在回川的火車上,新媳婦周明蓉也說,我看這事靠譜,值得一試。大家都這么不約而同,這讓牛虎兵不再猶豫。而這件事情當時還有個背景,那就是小平南巡講話剛剛結束,小平南巡講話正感染著大江南北,而身為團政處副主任的牛虎兵當時恰好負責傳達講話精神,在感動了大家的同時,最先感動的自然是自己,所以,在熱血沸騰之際,遇到這么好的創業題材,要是不牢牢抓住,那豈不是最大的浪費?
于是,一系列的故事就此上演,牛虎兵在濟南借錢、找房子、裝修……周明蓉在四川開始到當地地道的川菜館子去當服務員做“臥底”偷師學藝,去各大小川菜館子挖墻腳找廚師、招服務員……夫妻兩人一番準備之后,1993年8月,坐落在濟南市祥林南街的老轉村四川菜館紅紅火火地開業了。
牛虎兵有他的智慧,更難能可貴的是還有他的幽默,當有人問他館子里的四川菜川味地道不地道的時候,他都是打趣地說,問川菜地道不地道,先問問老板娘地道不地道吧?
生意自然不是一帆風順,波折也是常態,但是,好在在濟南搶占了“川菜”的先機;好在有地道的菜品和老板娘;好在天道酬勤,好在牛虎兵和老轉村一直提倡的“厚德載物”,老轉村的生意慢慢地風生水起,紅紅火火起來。很快,老轉村山大路店、濟微路店先后開業,生意還是蓬蓬勃勃。
在開業的第二年,牛虎兵開始制定自己的員工守則,當時,在一個狹窄的房間里,牛虎兵認真寫下了這么兩句話:為國分憂,再創輝煌。貌似假大空,看似無厘頭,但是這句話卻成了指引牛虎兵一生的信仰。

CHINA公社和合文化的燦爛綻放
在完成了濟南的餐飲布局之后,牛虎兵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青島,因為青島的浪漫,因為青島的唯美,因為青島的經濟高地,更因為當時的青島也沒有像樣的川菜館子。
于是,老轉村四川菜館和山東菜館相繼開業,這兩家餐館除了給人帶來色香味的菜品之外,更給人們完美的視覺享受,四川菜館濃郁的川味色彩,山東菜館深厚的儒家文化,都讓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人們分明還能感受到有條不紊的服務和嚴格規范的管理。
2008年,傾注了牛虎兵全部心血的“CHINA公社”掀起了神秘的面紗。至此,牛虎兵十年樹木,用自己的勤奮和執著,把老轉村由一棵小苗發展成了一片樹林,老轉村也完成了由“村”到“公社”的嬗變,那個“富有信仰至美耐品優秀而偉大的服務業公司”已經不再遙遠。在你方喝罷我登場的餐飲業,老轉村蓬勃發展的原動力在哪里呢?
牛虎兵說,“責任和氣度”決定企業能走多遠能飛多高,而文化則決定企業的性格和面貌。無論是在濟南的老轉村,還是在青島的CHINA公社,人們在就餐之余,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家酒店不錯,很有文化。而這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了太多牛虎兵的心血,而這所謂的文化也不是簡單的一句企業文化能概括的,牛虎兵說,支撐CHINA公社的,蓬勃CHINA公社的是和合文化,是一種從古至今在中國流淌,但是,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國人忽略了很久的文化,而在新時代,牛虎兵還賦予了他更多別樣的精神。
這個一直被牛虎兵推崇倡導的和合文化,在《國語·鄭語》最早出現,“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該文記錄了殷商朝官員——契為使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遂將五種不同的人倫之教加以融合,實施于社會。“和合”表明的是多樣性的統一。“和合”這一傳統哲學概念,從此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廣泛而深入地融合于中國文化之中。如中國文化奠基初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學就是對殷周時代禮樂文明的“和合”;隋唐時期,禪宗的出現,便是佛教與老莊理論及魏晉玄學相“和合”的結果。牛虎兵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文化是和合的產物,唯其如此,中國文化才能如此源遠流長,充滿活力。”在牛虎兵看來,原來的和合,是建立在一元化基礎上的和合,是宗族宗法造成的。面對全球化,我們現在的和合是從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創造性轉化。精髓為和而不同,不同之和,恰恰非常符合后現代特征。
傳統的和合文化就這樣遭遇后現代,成為牛虎兵打造CHINA公社的理念和出發點。
但是,我的理解,在CHINA公社更多的是一種融合的文化,是一種尊重文化和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
杜德彬,老轉村首任廚師長,最后升任技術總監,但是,生命本在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患上癌癥,牛虎兵在幾天慟哭之后,決定給他出本書以作紀念,于是,在兩個月的時間里,一本《海鮮川烹》順利出版,圓了一個廚師的夢想。斯人已去,但是感動常在,這感動何嘗不是一種文化?
而這種和企業與員工命運相契的感動,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和合,這也是老轉村及CHINA公社平穩健康,越來越燦爛的根本。
中國文化體驗中心信念和夢想的指引
CHINA公社已經是老轉村餐飲集團的一個高度和輝煌,但是,牛虎兵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人,他說,“點滴成就優秀,平凡孕育偉大”,而所謂使命,就是窮其一生追究不止,他說,“向遠方,路再難,跪著也要走完”,靠的就是信仰在心中的流淌,靠的就是夢想的指引。那么,后CHINA公社的老轉村將是什么樣子的呢?
具體說來,就是以設計酒店為主體,以中國文化、突出齊魯文化為主題,以休閑旅游、中醫健康、精神文化、信息網絡為四個子業態體驗系統,構筑起CHINA公社中國文化體驗中心完整的體驗系統建設。
這其中包含幾個板塊,首先,是休閑旅游業態體驗系統。這其中涵蓋以設計酒店為主體,建筑、室內、景觀、客房體驗系統、山東菜館旗艦店齊魯食文化體驗系統;齊魯文化人文景點旅游體驗系統。其次,是中醫健康業態體驗系統,其中又包括太經堂:即太極經絡堂,是集中醫文化博覽、傳統技藝開發傳承、經絡調理療養及保健養生產品產業化于一身的一種體驗。首腦療齋:龍象天和太極會館。最后是精神文化業態體驗系統。
所謂體驗,不過強調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感覺自己感觸,最后自己把自己感動,而商家只不過給你提供這種供你感動的產品。
牛虎兵說,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演進、分化形成的相對獨立、獨特的經濟形態。它是在信息化的互聯網時代下;后現代多元、多樣、多變,人們更加追求個性化的背景下;在勞動時間逐步減少、社會保障日臻完善的休閑化條件下;由滿足物質需求到滿足精神需求、追求人文關懷,由經濟人到社會人、追求自我成就的人,所形成的在當今當代最高的經濟發展階段,也可以說它是依賴于農業、工業所有經濟形態,尤其是服務經濟,分離、升華發展而生成的。
他說,自己曾經提出一個命題,即如何在作為傳統服務業的餐飲酒店業態與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文化創意業態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很長時間以來并沒有破題,沒能找到滿意的答案。2004年,在籌辦CHINA公社文化藝術酒店項目的過程中,逐步找到了答案,這個結合點就是體驗,而且是在體驗經濟時代的中國文化體驗系統的建設。CHINA公社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統服務業,而是體驗式文化傳播的文化產業。
我想,那將是怎樣一個美好的藍圖,在一個無比碩大的空間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不同的是,這些都是半成品,你必須自己動手,把爐火調得旺旺的,把菜品擺得美美的,讓調料散發著清香,讓心情流淌著悠揚,然后,享受美味,品味生活。正如牛虎兵所言,在今后的發展中,簡單的吃,簡單的山珍海味的堆積已經不足以感動你的胃和你的心情了,而在體驗中調節出的愉悅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濟南少了老轉村的聲音,這沒少惹來朋友們和老客戶的抱怨,牛虎兵說,老轉村創業在濟南,發展在濟南,根也在濟南,怎么會讓濟南沒了老轉村的香味呢?所以他說,第一個體驗式餐飲店也必將從濟南開始。相信這個“回馬槍”值得所有老轉村的朋友們翹首以待。
而其他,無論是休閑旅游的體驗還是中醫的體驗,不過是這種體驗的另一張臉,在這邊體驗出了快感,去那邊繼續感受體驗是很自然的事情。
牛虎兵說,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對自己說,既然來了,就要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自己的痕跡,無論痕跡是深還是淺。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是,我已飛過。在老轉村、在CHINA公社、在中國文化體驗中心之后,我想,這道痕跡應該足以讓牛虎兵,這個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男人釋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