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齊豫推出了新專輯《云端》,這是其退出流行樂壇后發行的第二張“心靈音樂”。“與我的第一張心靈音樂專輯相比,《云端》更為歡樂。”這張《云端》有別于以往齊豫的音樂作品,是歡樂的,以充滿人性的風格為主。齊豫希望通過這樣一張歡樂的專輯給大家帶來全新的人生感悟。用一個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歡樂與苦難。笑迎人生是樂觀的生活態度,但是在樂觀的背后,是嚴謹簡化的實在生活,如同專輯主打歌《I saw the light》,她錄唱時舍棄了和音,在歡樂的氛圍里,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自己的歌聲,展現純粹的音樂本質。齊豫坦言,現在她做的都是自己最愛的心靈音樂,感覺安靜空靈縹緲,這張《云端》里,齊豫嘗試了快樂的鄉村音樂曲風,旋律簡單,配器簡單,“很多人聽到前奏不相信這是我唱的歌。”即使是專輯中翻唱的、原本十分傷感的歌曲《Angle》,也在齊豫的演繹之下,在相同的曲調、相同的優美動聽中,把歌曲的情緒變為了平靜而非憂傷。
“音樂不需要‘大’賣和‘大’眾”
2002年,齊豫突然宣布將不再制作流行音樂,曾引發歌迷和業界的嘩然。說起退出的初衷,齊豫坦言是覺得自己努力想要表達的東西與當下的流行語言無法契合,“孩子們聽不懂或是不想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工作,流行音樂并不是不好,只是有一定的年齡層而已。”慶幸的是,這十年來歌迷們的反饋也給了齊豫很多的鼓勵,“他們常說謝謝我為他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帶領他們到一個新的音樂領域里去。”
在盜版橫行的時候,齊豫也曾一度很灰心,創作者和音樂人都在盜版的叢林里掙扎求生,一些原本很有才華的音樂人甚至因盜版得不到延續的資本,甚至放棄了音樂創作之路,讓齊豫對這個行業很失望。說到自己經歷的那個唱片業的輝煌時代,齊豫的語氣有些感慨,“那時的制作都很嚴謹,一張專輯只有一個制作人,一般都是很有專題和針對性的,集中反映出制作人的想法,也能讓一個歌手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而現在更商業化一些,對于一個歌手而言,唱歌不再是他唯一的選擇,反而是代言、商演之類的活動占據了他原本應該花在音樂上的工夫,專輯的制作也都是流水線式的,歌曲只是迎合市場讓大家認識你的途徑而已,10首歌發給10個制作人,看哪一個最能讓大眾流行甚至KTV接受就用哪一首做主打。”
齊豫認為,音樂不需要大賣和大眾,更不能只有一種曲風統治著所有的耳朵,而是應該讓樂壇有更多風格和創作者。“另外我還想向所有歌手們呼吁的是,音樂對年輕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希望所有的歌手和音樂人珍視自己的這份能力,珍惜這份力量。”
近年來齊豫專心禮佛,鮮少推出專輯和參加各種演出活動,繼接連推出兩張佛經專輯之后,在最近又發行了第三張佛經專輯《佛子行三十七誦》。談起新專輯創作緣由,齊豫表示:“在2012來臨前,推出《佛子行三十七誦》其實是有特別意圖的。關于2012末日寓言雖然偶有耳聞,但其實沒特別考究。但越是這樣的年代,人心越要追求平靜,我相信若有甚么要毀滅,就有甚么會重新開始。《佛子行三十七誦》的問世,就是佛陀對人世最好的祝福。”聊到新專輯題材,在眾多經文教誨中為何選擇《佛子行三十七誦》,齊豫表示:“我們經歷了許多口號守則訓誨,卻沒有一個比《佛子行三十七誦》更來得急迫和貼近這個時代的需求,《佛子行三十七誦》目前也是佛教界一致推廣的作品。”專輯兩首曲目總長超過30分鐘,齊豫以全新創作搭配《佛子行三十七誦》經文,打造吉他安靜版、悠揚大氣版不同編曲。不同于《大悲咒》、《心經》較難理解,齊豫認為《佛子行三十七誦》經文更加淺顯易懂。
心靈音樂歡樂是主流
關于這次的專輯為何取名為《云端》,齊豫透露,由于專輯主打歌是《I saw the light》,而且專輯想傳遞迎向生命光明的正面意念,因此本來要將專輯名稱取為《The Light》。 后來,齊豫想起,在家中常做的事就是倚在窗邊,仰望天空,看著云朵的變化,每次看云,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齊豫說:云是一種天象,她喜愛拍云朵, 云端不論在西方或是東方都有著天堂或者崇高不可及的暗示。 對于云,我們永遠都得采取仰望的姿態。齊豫在不同的地方,拍到許多不同的云象,每次都象是上天給她的示意。這張專輯多首歌曲探討生死議題,從生老到病死,我們能操控的實在有限,再一次齊豫希望藉由音樂,告訴普羅大眾,相信“人不是萬能的,”懷著謙卑的心邁開謹慎的腳步是走向云端的唯一法門 。 其實風起云涌間,云端可以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于是,專輯的名稱就定為《云端》。后來,齊豫跟幾位朋友聊到專輯名稱叫《云端》,有朋友打趣道她“很Fashion”,她還摸不著頭緒,心想:這名字很普通耶,哪里很流行?朋友這才解釋:云端運算技術是時代潮流。 完全沒想過“云端”另一個層面含意的齊豫,終于恍然大悟,她自嘲:都不年輕了,還無心插柳走在流行尖端。
首度嘗試鄉村曲風
出道33年了,回首歌唱生涯,齊豫訝異自己唱過的快歌好少,隨著年紀增長、人生轉變,她決定用歡喜的心境面對生老病死,專輯首波主打歌就特地選了一首曲風輕快的鄉村民謠《I Saw the Light》,除了是她少有的快歌作品,更是她首度嘗試鄉村曲風。
齊豫坦承,一開始聽到這首歌的原唱版本時,覺得曲風好怪,因為鄉村歌曲是美國南方白人文化的產物,但福音歌曲最多是鄉村歌曲,白人文化跟自己的生活經驗不同,剛開始會不適應。慢慢融入鄉村音樂后,齊豫反而覺得唱樸實的鄉村歌曲很好玩。要如何詮釋鄉村歌曲,是齊豫面對《I Saw the Light》這首歌的最大課題,她先是學習鄉村歌手的轉音唱法,將歌曲每個轉音處都忠實地唱出來,但她聽了錄音成果之后,覺得唱得太鄉村反而失去個人特色,因此她將唱腔做了調整,減少過度的轉音,再重新錄音,但齊豫很掙扎,因為不轉音就不像鄉村歌曲了。
與齊秦姐弟情深
在齊豫的身上還有個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歌手齊秦的姐姐。姐弟倆同為幾十年不衰的歌壇常青樹,這在華語樂壇絕無僅有。這兩段不老的音樂傳奇,源自于同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同一位喜歡唱歌的母親。
齊豫說,他們的媽媽很愛唱歌,一有空就喜歡教孩子們唱歌,“我和齊秦小時候都參加合唱團,都是主要成員,也都唱高音部。那時除了跳房子、跳橡皮筋也沒什么別的娛樂,就是在家抱著歌本唱歌。”在齊豫的印象中,父親一直對歌壇和演藝圈并不認同,“家人覺得用唱歌來娛樂可以,當做事業不行,一切還是讀書為重。”有趣的是,雖然家人并沒有刻意培養,但齊家還是走出了兩位出色的歌手,而姐姐的“帶頭作用”也給了弟弟很大的鼓勵,“我剛進入歌壇的時候,父親很緊張,生怕我被騙或是品行變壞,但在看到我做得還不錯之后,弟弟再入行時,父親也就不再激烈反對了。”
齊豫說,平時他們姐弟二人很少見面,就連電話都很少打,只是在對方有重要事時才會出現。“他有時候會告訴我:‘我研究了你某首歌曲的唱功和唱法,還真是不錯啊!’”別看齊秦人前“姐姐長、姐姐短”的,但私下里,他從來都沒有叫過齊豫“姐姐”,而是跟著父母喊她的小名“小莉”。去年年底,齊秦因拔火罐而被燒傷,出事后至今,齊豫雖然也打電話噓寒問暖,但也沒見過弟弟的恢復情況,這次來北京又因行程安排和他擦肩而過。“齊秦長大了很多,他這次處理很好、很成熟,沒有炒作什么,以很平靜的心情了結了整個事情。”問起齊秦的恢復情況,齊豫調皮地笑答:“你們(媒體)應該比我看到他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