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即高薪的職業正在增多,比如游戲測試員、會展設計師、人體彩繪師、酒店試睡員、心理咨詢師和公共營養師等,新高薪群體已經形成。
辛迪已經5個月大了,是一只比熊犬。別看它個頭小,懂的東西可不少。它會和主人握手,會撿球,會拒食陌生人遞來的食物,還會裝死:辛迪趴在地上,只要主人用手作槍狀對著它的脖子,“啪”一聲令下,它立即側臥倒地,沒有主人的命令,就堅決不起來。
別看辛迪現在很乖,之前它可是令主人頭疼的小家伙。在地板上尿尿、咬壞鞋子、在家里“埋地雷”、不時上演“離家出走”。這前后一對比,你會發現,辛迪真是“判若兩狗”。
改變辛迪的人,叫張兵,他是一名寵物馴導師。如果你正在為家中寵物的“沒教養”而苦惱,那就不妨去找寵物馴導師幫忙,因為再淘氣的寵物也逃不過他們“掌心”。2008年,張兵開始學習如何訓練寵物。隨后,他和朋友在南寧開設了一個訓狗服務點,還提供上門家教服務,訓練內容包括靜坐、臥倒、等待、握手、前來等基本服從項目。
目前在北京,基本服從項目收費在2000元左右,中級科目收費約2500元,另有輔助、比賽和工作犬項目,其中又含多個子項目,單項訓練收費在幾百元不等。這是一個收入起點很高的職業,也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發布的第7批12個新職業之一。
類似此種“入行即高薪”的職業還有很多,像游戲測試員、人體彩繪師、酒店試睡員、心理咨詢師和公共營養師等等。有些職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少,供不應求,更是日進斗金,我們不妨稱之為“新高薪群體”。
睡酒店也賺錢
2009年的一天,小菁看到一段已被分享上萬次的招聘視頻。“這部短片僅幾十秒,片頭是一個胖子進入酒店后呼呼大睡,歇了一會兒后又起床拿著放大鏡四處觀察房間的各個角落。接著是一個漂亮女孩登場,介紹說這份工作既不要求學歷,也不要求英語水平,對年齡、性別也不設門檻,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感覺敏銳,關注細節。”
高薪、光鮮、不用朝九晚五,還能周游全國,這是小菁對于新工作的全部暢想,而關注細節正是她的優勢所在。進入最終面試的只有21個人,當時面試官下達的任務是趕往指定的酒店進行體驗,然后用微博把體驗即時發到網上,再通過面試官對微博的評論接受新任務。最終小菁成為了中國第一批職業酒店試睡員。
通常,以一般客人的身份入住房間后,酒店試睡員要拍攝洗手間毛巾的條數、花灑出熱水的速度、客房床單的干凈度、插座的位置和插口的數目。上傳視頻后,酒店試睡員還要寫日志,描寫更多細節,包括酒店人員的服務態度、辦理入住時的情況等。“對酒店的關注要巨細無遺。在進入酒店前,關注有沒有服務生上前開車門;進入酒店后,關注辦理入住要用多長時間、電梯口是否好找;酒店大堂的氣味也要記錄,因為好的星級酒店都會噴灑香水,不同酒店的味道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如果一個月體驗七八家酒店,需要工作20天左右,空閑時間其實并不多。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整個試睡員行業的從業人員還不到三位數,除了專職試睡員之外,還有很多月薪幾千的兼職試睡員。
吃吃喝喝把錢賺
吃吃喝喝還有錢賺,這就是品酒師的生活。在希臘神話中,一位特洛伊的王子,因為長得俊美不凡,被宙斯欽點為替他倒酒的酒侍,并封到天上,成為水瓶座的守護星。作為酒神的傳人,品酒師的工作是品嘗各種美酒,幫助人們從紛繁的酒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酒。而且,這還意味著高薪。
2010年開始,品酒師這個職業開始在中國熱了起來,很多人開始考取葡萄酒品酒師證,某酒莊老板裘海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看來,品酒就是一個“讀”酒的過程:“不同產地、不同年份產的葡萄都不一樣,釀造出來的酒自然也不一樣。酒有果香、清香、檸檬香、青草香等不同氣味,味道上有酸、甜、干、澀等不同口感。”這就要求品酒師有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經驗以及敏銳的味覺。
盡管品酒師這一行業的需求量很大,但某國際葡萄酒文化傳播公司的培訓師李飛也表示,隨著這個行業漸熱,門檻也越來越高了,取得國外權威培訓機構的認證正在成為從業條件之一,“去美國學習一年這個專業,學費最少也要10萬元,還不包括考證的錢,所以還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畢業前被搶購一空
有一些職業,學員甚至在畢業之前就已經被“搶購”一空。2011年5月,經過10個月的篩選和培訓,11名學員拿到了“單發陸地私用飛機駕駛員執照”,成為西北地區第一批自主培訓的私人飛機駕駛員。學員中大部分都是“80后”,還有一名女學員。他們都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統一考試,拿到了國際通用的“藍天通行證”。這些學員在畢業前就已經被一些航空公司預定,從事航空減災和工農業生產輔助等方面的工作。目前業內對私人飛機駕駛員這一職業的前景非常樂觀,預計未來5到8年,中國將有6000人左右的缺口。
還有一份職業也很吸引人,它不僅提供不錯的收入,而且工作彈性很大,可選擇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目前,全美國有70所大學提供音樂治療課程,而從這些大學畢業、擁有這方面資格認證的音樂治療師,每小時收入在50-90美元之間。“從埃及、中國、希臘和印度的古代文明開始,音樂的療傷功能就為世人所知。”有15年音樂治療經驗的克萊巴說,“用你喜歡的音樂幫助別人,治療他們,這樣的感覺非常棒。”
形象設計師也正在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美國,職場白領也好、家庭主婦也罷,都捧著大把鈔票請形象顧問“挑刺”。大部分形象設計師還有“合作伙伴”。他們會推薦顧客去某個發型師、化妝師、營養師、牙醫、整形醫生及聲音訓練師那里接受“一條龍”服務,務必將顧客從頭到尾“徹底”改造。 這些形象設計師每小時收入至少50美元,有一些在訓練班上課的形象顧問,他們上一天課的收入可達幾千美元。
咸魚翻身的老職業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僅有這些新職業可以日進斗金,也有一些“老職業”咸魚翻身。從曾經挑著擔子滿街吆喝的剃頭師傅,到街邊小店的理發師,再到如今大型美容連鎖機構的高級發型師,美發行業從人們眼中“伺候人”的行當一躍成為時尚前沿行業。美發師的收入也水漲船高,有的高級造型師甚至坐擁60萬年薪。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女性每年花在頭發上的錢少則幾百元,多則數千甚至上萬元。如此可觀的一個市場,締造出幾個商業帝國或者造就一批高收入的發型師也就不足為奇了。
正在經歷同樣輪回的還有服裝行業。以前按照別人的要求做衣服,叫裁縫,現在拿出個性的設計來吸引顧客,則成為服裝設計師。青島千川百貨“金鵬時裝店”的老板娘鐘賢業認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輪回。如今做衣服的人群分成了三大類:一類是依然習慣“做”衣服的中老年人;一類是追求品位和舒適度的成功人士;一類是登臺表演者、特殊身材者、酒店服務員等需穿特色服裝的人群。“最早是兜里沒錢才做衣服,后來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開始買衣服,現在,有錢人才做衣服。”鐘賢業說。
同樣的職業還有廚師。傳統觀念中,廚師并不是個讓人羨慕的職業,他們不僅渾身都是油煙味,而且收入也不高。然而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廚師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手藝高超的廚師不僅身懷絕活,能用平凡的食材制出美味,還可以著書立說。同時他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遠超普通工薪階層,被人們戲稱為“油煙中的白領”。
如果你繼續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一個特殊的職業,歷經千年輪回后已悄然轉變為新高薪群體的成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在很多相信風水的人看來,或許該改一改了。一名從業多年的風水師稱,如今想通過風水改運勢的人越來越多,孩子改名6800元,看房屋風水最低15000元。他們正在成為中國精英階層的座上客,許多人已經對其形成心理依賴。
另類新高薪
類似的新高薪群體還包括挑剔的食品批評家、自由的旅行作者(旅游體驗師)、甜蜜的糖果品嘗師、物流師、電子商務師、室內裝飾設計師、游戲動畫設計師、空中警察、潛水教練、園藝師和會展設計師等。
2011年10月,一個網站上貼出了一份招募游戲測試員的信息,以日薪3000元的高報酬,在全國范圍招募游戲化體驗兼職測試員。一邊玩一邊賺錢,真是令人羨慕。然而想拿到這樣的高薪,你必須符合對方開出的另類測試內容和條件:“沉迷網絡游戲5年以上,執迷不悟,屢教不改”、“雙眼裸視低于1.2”、“IQ測試110+”、“有輕度抑郁傾向”等等,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加分項:“被女朋友或愛人說過不止一次性冷淡”、“有過蹦極或高空跳傘的經歷”、“曾經給老師寫匿名信告發同學”。
這還不算最另類的,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一份高薪工作莫過于“南極水電工”了。這份工作要求在冰天雪地、離家9000英里遠、溫度零下50攝氏度的南極荒原充當電工。當英國南極科考站在英國廣播公司電視臺發布招聘廣告時,他們沒想到會有成千上萬人紛紛搶著報名,畢竟這真是一份新高薪職位,不僅年薪達到23000英鎊,還提供免費食宿。工資高又沒處花,難怪電視臺公布的招聘電話簡直快給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