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九,朱愛華
(華東交通大學a. 土木建筑學院; b. 機電工程學院,南昌 330013)
目前,我國鐵路貨車主要采用21 t軸重的滾動軸承輪軸和25 t軸重的緊湊型滾動軸承輪軸,主要采用352226,352226X2-2RZ,353130X2-2RZ和353130B型4種軸承 ,其中352226X2-2RZ,353130X2-2RZ和353130B緊湊型滾動軸承已成為當今提速貨車軸承的主流。隨著鐵路貨車提速和重載化,輪對軸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內圈、外圈及滾動體的剝落,密封故障,保持架故障,輾皮和熱變色[1]。
為預防輪軸發生故障,我國鐵路干線上都已經安裝了紅外軸溫探測器,并構成了一個探測網絡,以便監測軸承溫度,該系統主要基于熱輻射原理來進行在線檢測以及故障預報,但對于早期無熱故障,紅外線探測軸溫效果很差[2]。據齊齊哈爾車輛段統計,僅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10月24日,達到微3級及以上的70 t貨車熱軸情況預報79件,其中把滾動軸承誤判為滑動軸承的熱軸就達28件。又據太原鐵路局湖東車輛段秦皇島動態監測車間統計,僅2010年4月,全路熱軸平均誤報率達53.7%,由于誤報而造成列車晚點,干擾正常的運輸秩序,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浪費。目前我國鐵路貨車輪對的現行管理體系是一年一檢,其余時間只是使用紅外線或人工檢查,難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早期發生的軸承故障。
對于鐵路貨車軸承早期故障診斷,通常采用早期故障軌邊聲學診斷系統TADS[3]和振動法等,其中,鐵路貨車軸承故障振動法較簡單、直觀且成本低,在故障診斷中約占80%。振動法通過對軸承振動信號的測量與分析[4],及時發現軸承早期故障,確定軸承是否需要進行分解檢修,為檢修提供及時準確的依據,確保列車運行安全與效率。
鐵路貨車輪對用353130B型滾動軸承結構復雜,由2列圓錐滾子、2個實體保持架、中間隔套、內外套圈和LL密封圈組成。在狀態檢測中,通過加速度計記錄振動信號,滾動軸承振動的變化過程可以看成一個隨機過程,通過統計的方法,選擇如峰值、均方根、波峰因數和峰度等合適的參數提取故障信息,并將這些統計參數與標準值比較以檢測和評估軸承工作狀態,同時研究軸承工作轉速和轉矩對其統計參數帶來的影響。
一個離散的振動信號xi的特性可以表示為[5]
(1)
(2)
(3)
(4)

在實驗室輪對試驗臺和某車輛段段修現場診斷裝置上模擬353130B型滾動軸承在貨車運行中的實際工況,并引進人工損傷,如圖1所示。用加速度計測量軸承座的徑向加速度,其中圖1b樣本的時間-加速度響應曲線如圖2所示。圖2中g為重力加速度。

圖1 人工損傷

圖2 加速度響應
軸承測試設置運行中,記錄每個轉速和加速度數據,隨后用MATLAB程序[6]計算無載和有載(10 N·m)工況下的統計參數,結果如圖3和圖4所示,計算結果表明:在初期或加速時,波峰因數和峰度較高,隨著時間增加,波峰因數和峰度逐漸減少,而峰值和均方根值均保持增大,這表明軸承已經開始有損傷,并開始進入損傷后期,損傷會被壓平。將均方根的當前值與標準值(即無損傷軸承的統計參數)進行比較,可以判斷軸承使用中是否已經有損傷[7]。

圖3 無載時加速度響應統計參數

圖4 有載時加速度響應統計參數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運行時間和轉速增加,峰值和均方根值均會增大,波峰因數和峰度則會減小。載荷變化對統計參數大小有影響,有載時統計參數大小會明顯增加,表明有更嚴重的損傷。而且,隨著轉速的增加,有載時峰值和均方根值增大的幅度,以及波峰因數和峰度減小的幅度均大于無載工況。
研究表明:隨運行時間和轉速增加,峰值和均方根值會增大,而波峰因數和峰度會減??;載荷對統計參數增大有影響,當無載時,統計參數的值是較低的,表明軸承有損傷;當有載時,統計參數值會增加,表明軸承損傷更嚴重。波峰因數和峰度對軸承初期故障比較敏感,而峰值和均方根值穩定性很好,但對初期故障振動信號不太敏感,因此,將它們同時使用,可兼顧敏感性和穩定性,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另外,這些統計參數對確定軸承缺陷位置及程度不太明顯,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