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鳳,章 源,顧 菁,胡 芳,馬巧麗
(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由于該病病程長,無法根治,患者必須長期堅持合理飲食、有氧運動、終生服藥控制血糖,以規避危險因素、延緩并發癥的發生[1]。20 世紀末,浙江省社區衛生服務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社區護理發展相對滯后[2],直接影響了糖尿患者在社區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而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為了提高社區護理服務質量,提高社區居民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必須注重對社區護理規范管理[3]。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本中心對轄區內糖尿患者加強規范化護理管理,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1 建立糖尿病患者護理管理組織
1.1.1 糖尿病俱樂部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糖尿病俱樂部,由糖尿病首席護士負責開展糖尿病會員健康資料的管理及相關治療、健康教育等工作。
1.1.2 糖尿病護理管理小組 轄區10個服務站成立10個糖尿病之家護理管理小組,中心有22名護士,分入每組2~3 人,受糖尿病首席護士的領導,負責為社區糖尿病之家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組織糖尿病之家活動,對患者開展綜合干預。
1.2 建立糖尿病患者電子檔案 患者一旦確診糖尿病,即在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檔案系統進行電子檔案登記,首次登記包括管理日期、檔案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住址、確診單位、血壓、體重指數、尿常規、血糖、血脂、心電圖和患者知情簽字等,并隨著治療和社區護理開展,逐步電子化補充內容。
1.3 門診服務 為了方便患者門診,采取糖尿病俱樂部一站式服務模式,配備有護士工作站、營養室、內分泌室、中醫室、眼底鏡室、心理咨詢室、檢驗室、健康教育自助充電室。俱樂部還安排每月半天義診,每次預約5~15例,并將義診情況輸入患者電子健康檔案。
1.4 加強健康教育 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既提高治療依從性,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既重視健康教育的長期性,又重視多樣性。糖尿病俱樂部每月組織一次專家講座,預先告知患者,邀請患者參加;開展門診聯合教育,糖尿病醫生、首席糖尿病護士聯合門診,安排管理小組護士參與聯合門診,與醫生、首席糖尿病護士聯合對患者進行評估、提供咨詢,解讀體檢結果,制定個性化營養、運動處方。糖尿病之家護理管理小組護士每月上門隨訪或電話隨訪1次,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指導;每月組織糖尿病之家活動,鼓勵病友交朋友,相互幫助支持、交流經驗。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記錄在冊的糖尿病患者306例,男140例,女166例;年齡52~86歲,平均年齡(62±5)歲;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病程2~23年;伴有疾病:眼底病變68例,高血壓病102例,冠心病32例,腎功能減退28例。開展健康講座12次、義診12次。通過規范化護理管理,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有了明顯提高,加強了自我管理,從而FPG、HPG、HbA1c指標獲改善,見表1。

表1 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FPG、HPG、HbA1c指標比較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治療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療法和自我監測5項內容[4],而這些治療措施開展均需要患者在家有效配合與逐步學會自我管理。付偉等[3]報道,社區護理管理包括:社區常用基礎護理技術,常用家庭專科護理服務,家庭訪視護理服務,家庭分級護理,社區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務。基此,本中心對本轄區內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將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以電子檔案的形式進行登記,有利于動態記錄患者信息,以方便醫護人員查詢患者資料;建立糖尿病俱樂部、糖尿病之家,并有專人負責,是對患者進行規范化護理管理的組織保證;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達到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1]李幼能.社區糖尿病患者遵醫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1,10(3):200-20.1
[2]包家明,付偉,陳國玲.浙江省社區護理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6,5(6):456-457.
[3]付偉,包家明,胡斌春,等.浙江省社區護理管理的研究與思考[J].護理與康復,2008,7(7):483-484.
[4]范麗鳳,張小群,陶旭,等.糖尿病教育對指導患者知識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