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單位 成都金田種苗公司。
二、技術介紹
1.破殼、浸種、催芽、播種
(1)破殼 為了使種子能夠順利發芽,并且發芽整齊,在浸種前需要先將種子破殼,破殼的具體方法如下:
①銀光絲瓜的破殼 用指甲鉗在種子側緣中部輕輕剪一小缺刻,注意不要傷及子葉。
②碧秀苦瓜的破殼 將苦瓜種子的發芽孔用指甲鉗輕輕剪掉,只需去掉少部分以免傷及胚芽,可聽到輕微的一聲響,表明殼已經破好。
(2)浸種 在浸種容器內盛入3倍于種子體積的55~60℃的溫水,將種子倒入容器中并不斷攪拌,使水溫降至30℃左右,在此水中浸泡6~7小時。
(3)催芽 將浸泡好的種子洗凈、撈出、濾干,然后置于28~30℃的催芽箱內催芽。待大部分的種子露白(銀光絲瓜約24小時,碧秀苦瓜約36小時)即可播種。
(4)播種 將用于作砧木的銀光絲瓜種子平放于50孔的穴盤中,如遇到芽太長變彎曲時,應將種子平放芽尖向下,再蓋上1.5~2.5 cm的介質,以利于種子順利出土、脫帽。作接穗的碧秀苦瓜種子播于288孔的穴盤中,一般比砧木晚播5~7天。
2.嫁接方法與管理
(1)嫁接方法 當銀光絲瓜長到1片真葉時進行嫁接。嫁接前1天先將營養缽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嫁接時除去絲瓜生長點和真葉,只留2片子葉。在絲瓜幼莖頂端對準兩子葉中間,向下直切深1 cm左右的切口,幼莖完全劈成兩半。碧秀苦瓜苗去除根,在子葉下0.5 cm處向下切成楔形,切口長1 cm左右或略短于絲瓜的切口。將切好的苦瓜接穗插入絲瓜切口中用嫁接夾夾住即可。
(2)嫁接管理 嫁接后9~10天,是傷口愈合期,對嫁接苗實行小拱棚覆蓋和遮光處理,控制好愈合期的溫、光、水。
①保溫 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20℃左右。定植前5天撤去小拱棚,使大棚夜間氣溫降到15℃左右,以增強嫁接苗的耐寒能力。
②保濕 先在苗床上噴灑殺菌劑,以提高苗床濕度,同時對苗床消毒。然后將穴盤緊密排放于苗床上并澆1次水,用小拱棚、塑料薄膜和遮陽網密閉保溫遮光,濕度要保持在95%以上。
③遮蔭 遮蔭的目的是防止強光、高溫,減少蒸騰,保持溫度穩定。嫁接后3~5天要全部遮光,以后逐漸在早晚揭開遮蓋物,隨著傷口愈合逐漸去掉覆蓋物。
④通風 嫁接3~5天后,從小環棚頂端開口通風,并逐漸擴大通風口,延長通風時間。先下午日落前、上午日出后通風。溫度過高時,還應及時搭涼棚遮蔭通風。通風時應注意觀察苗情,若出現萎蔫,應及時遮蔭噴水,停止通風。苗期通風要防止通底風、通透風,更應防止久扣不放風或通風過急、大揭大放。要保持由小到大、由短到長、由上到下、逐漸進行的通風原則。
⑤除萌 嫁接6~7天應及時檢查除去砧木蔭生的側芽,以后每3~5天除1次,以免養分消耗,影響成活率。除萌時須精心細致,徹底干凈,防止觸動接穗,嚴防接口錯位。
一、提供單位 成都金田種苗公司。
二、技術介紹
1.穴盤苗管理
(1)煉苗 收到種苗后,將穴盤苗從紙箱中取出,將苗保留在穴盤內進行煉苗5天左右。煉苗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避雨,保溫,光照太強時可適當遮陰,等待適宜的時間定植于大田。
(2)植苗 3月份的種苗,須將種苗從穴盤中取出,假植于10 cm×10 cm(或更大)的營養缽中(方法如定植方法),放在大棚內統一管理。在假植后10天可以用500倍液左右的葉綠精灌根。管理中注意煉苗、保溫,濕度不能太大,光照過強時注意遮陰;擺放間距應稍大,以免藤蔓相互纏繞,待苗子有30 cm左右再定植于大田。
2.整地、搭架 盡量選擇近年來未種過瓜類的肥沃田塊,定植前先耕翻整地,每畝施入有機肥3000~5000 kg(注意要完全腐熟,雞糞等肥效高的有機肥不能用太多,50~100 kg即可,以免燒苗)、過磷酸鈣60~80 kg、硫酸鉀10~15 kg,肥料撒施均勻后深翻起壟整畦。在預栽培處各壘1個高15 cm、直徑40 cm左右的有坡度的小土堆,種苗定植于土堆上。畦寬5~6 m,四周作深30 cm左右的溝,畦中間作一淺溝。棚架所用材料最好是直徑3 cm左右的竹子,基部深插入土后,尖梢與畦對面的竹架尖梢對接捆綁,最終做成高度為1.80~2.00 m,間距0.9~1.1 m的隧道形拱棚,同時在拱棚的兩腰都加一橫拉桿,以確保棚架的穩固性。中后期掛果量劇增,要及時在棚架下用大量直桿撐住加固,以防倒架。
3.定植 選晴天下午,按株距2.50~3.00 m,每畝100株左右(實生嫁接苗80株左右)定植。取穴盤苗時,用右手輕輕擠壓穴盤每孔的四周,然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輕輕夾住苦瓜種苗的莖基部,緩緩提起,即可從穴盤中取出種苗,帶土定植于壘好的圓土堆上,栽苗深度與介質高度一致為宜,上面蓋一層薄土,不得將覆土壓實,以免傷根。定植后一定要及時澆足定根水(只可用清水),若露出根部,可少量覆土。實生嫁接苗定植時一定要將嫁接口盡可能地遠離土面,澆水施肥盡量不要弄到傷口上。在定植10天左右,傷口完全愈合后取下嫁接夾。4月中旬前定植于大田的,應視天氣情況單株用小拱棚進行保溫。
4.田間管理要點
(1)苗期管理 定植后10天左右,用農友公司的葉綠精500倍液,每7~10天1次,灌根2~3次(實生嫁接苗在苗期切不可用含氮量高的化肥),有利于及時提苗,增強植株抗性。定植成活后的苦瓜抽蔓很快,要及時用細編織帶牽引以利瓜蔓上架。
(2)整枝管理 從基部算起,1 m以下之側蔓全部摘除,只留一根主蔓上架。到了中后期,滿架的枝蔓掛果極多,此時要及時摘除過分密閉和細弱的側枝以及黃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延緩植株衰老,增加果實商品性。
(3)肥水管理 苦瓜結果量大,采收期長,需肥量也大。在開花初期用農友公司的開花精噴施,促進開花結果。從結果初期開始,一般5~7天畝追施高效復合肥10 kg和適量的農家肥。苦瓜需水量大,田間應保持一定的濕度。
5.蟲害防治
(1)瓜食蠅 多發于7~10月,可用毒餌誘殺成蟲。用香蕉皮或菠蘿皮(也可用南瓜、番薯煮熟經發酵)40份,90%敵百蟲晶體0.5份(或其他農藥),香精1份,加水調成糊狀毒餌,直接涂在瓜棚籬竹上或裝入容器掛于棚下。每畝20個點,每點放25 g,能誘殺成蟲。在成蟲盛發期,選中午或傍晚噴灑滅殺斃(21%增效氰·馬乳油)、2.5%溴氰菊酯等均有效。因成蟲出現期長,需3~5天噴1次,連續2~3次。
(2)椿象 俗稱打屁蟲,多發于6~10月。可用2.5%阿維菌素、辛硫磷乳油、敵殺死等農藥防治。
(3)蚜蟲 多發于4~7月。可用尿洗合劑防治,即畝用尿素250 g、洗衣粉100 g加水50 kg攪拌成尿洗合劑,待尿素與洗衣粉全部溶解后噴霧。
(4)根結線蟲 多發于6~10月。幼苗時易被浸染,定植前用3%的米樂爾顆粒劑或10%益舒寶顆粒劑5~7 kg/畝混細土50 kg撒施,定植時用2.5%阿維菌素5 kg/畝穴施。
(5)瓜絹螟 多發于8~10月,可選用氰戊菊酯、銳勁特、愛福丁、阿維菌素+敵百蟲等農藥防治。
(6)薊馬 多發于4~5月,可選用好年冬、馬拉硫磷、辛硫磷、銳勁特等農藥防治。
6.病害防治
(1)病毒病 多發于5~6月。苗期選用病毒2000、病毒必克、病毒靈、菌克毒克等藥劑預防,同時注意防治蚜蟲。
(2)炭疽病 多發于8~10月。可選用代森錳鋅粉劑、炭疽福美粉劑、代森鋅、火把、大生M-45等農藥防治。
(3)霜霉病 多發于5~10月。可選用雷多米爾、安克錳鋅、杜邦克露、烯酰嗎啉、乙膦鋁錳鋅、銀法力、霉多克等農藥防治。

(4)白粉病 多發于7~10月。可選用粉銹寧、三唑銅、大加托、施普樂甲托、好力克、信生、武夷霉素等農藥防治。
(5)枯萎病 多發于6~10月。可選用五氯硝基苯、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敵克松等農藥防治。如果田間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撒施生石灰。
(6)疫病 多發于8~9月。可選用克露、普力克、安克錳鋅、雷多米爾錳鋅、甲霜靈錳鋅、殺毒礬、烯酰嗎啉等農藥防治。
一、提供單位 雙流縣蔬菜技術推廣站。
二、技術介紹 該成果實施以后,枯萎病發生率大幅度降低。通過調查,自根苗發病率為17.1%,嫁接苗發病率為3%,嫁接苗比自根苗發病率降低80%以上。嫁接苦瓜砧木——雙依絲瓜根系生長旺盛,具有很強的耐高溫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濕性,加上碧秀苦瓜本身生長旺盛,耐高溫和耐寒力明顯強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長旺盛,連續坐果能力強,瓜形粗大,其肉瘤突起十分明顯,外觀形狀美觀,畸形瓜率少,商品性和商品率高。碧秀嫁接苦瓜采用稀植強化栽培,畝栽窩數大幅度減少,一般每畝栽80~100株;采用棚架網式栽培,材料減少;上架后基本不需要打側芽,極大地節省人工,調查統計,碧秀嫁接苦瓜每畝節省材料和人工可折合500~1000元左右。碧秀苦瓜嫁接苗由于生長旺盛,抗逆性強,采收期長(從5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同比采收期可延長40~90天左右;一般畝產5500~6000 kg左右,產量較自根苗增加30%以上。同時采收期的延長對豐富城市菜籃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一、提供單位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園藝所。
二、技術介紹 砧木品種為南瓜,接穗為早粉一號。砧木溫水浸種4~6小時,冬瓜浸種6小時,用農用鏈霉素和甲基托布津進行消毒15~30分鐘預防病害,清洗3次晾干種子表面水分催芽,催芽溫度32~35℃。砧木先于接穗5天播種,播種后蓋薄膜保溫保濕。當有1/3砧木苗出土后,要及時除去地膜,澆水保濕。出苗整齊后,人工除去戴帽種殼,開始煉苗。天氣晴好時,揭開大棚兩頭通風降濕、降溫。砧木苗心有黃豆大小時可開始嫁接。接穗用無病菌,疏松、通氣性好的營養土、河沙、無土基質等基質培育。接穗子葉出土到展平為適宜嫁接期。接穗在嫁接前要去掉戴帽種殼。操作步驟是:摘除砧木生長點→插竹簽→削接穗→插接穗。竹簽一端應為與冬瓜苗下胚軸粗度相同的楔形,先端漸尖。接穗的切口要寬闊,有一定斜度,使接穗與砧木的接觸面較大,避免不定根的產生。嫁接時刀片要鋒利,一般使用800個接穗后要更換刀片。大規模嫁接育苗時最好進行流水作業,即1個人進行摘心、1個人插竹簽、1個人削接穗和嫁接,專人搬運整理。嫁接苗愈合的適宜溫度為25~28℃。冬春季育苗溫度低,為了加快愈合,提高成活率,育苗棚內最好設置加溫設施,在可使用白熾燈、電加溫線、專用加溫燈、水暖加溫苗床等。嫁接后前3天,小拱棚密閉、避光。保證濕度在90%以上。第三天開始通風降濕和煉苗,第四天后逐漸延長通風時間,但不能讓風直接吹向苗床,以免脫水萎蔫。一般嫁接7~10天后,就會長出真葉,長時間打開覆蓋膜不萎蔫時,就可不蓋膜。睛天要用遮陽網遮陰,否則嫁接口易失水干枯,難以愈合。嫁接7天后可淋施0.1%磷酸二氫鉀加0.1%尿素的混合液,或施0.3%復合肥,每7~10天追肥1次。嫁接后10天,要及時摘除砧木的側芽。一般嫁接后15~20天,嫁接苗達到1~2片真葉,可出苗。出苗前應練苗3~5天,利于移栽成活。把符合要求的嫁接苗出苗,把不符合要求的小苗集中在苗床繼續管理,達到標準后再出苗。
三、技術優勢 克服冬瓜枯萎病連作障礙,增產30%~50%。
四、推廣應用范圍 彭州、綿陽、樂山等地。
五、栽培技術 3月中旬小拱棚+地膜定植,畝栽800~1000株,人字架或平架栽培,留1個瓜。重點防治疫病、病毒病、瓜食蠅、薊馬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