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理,吳 川,李 毅
(1.柳州市眾鑫建筑有限公司,廣西柳州545001;2.柳州市華宇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廣西柳州545006)
《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JGJ103-2008)第六章規定:塑料門窗安裝時,在墻體與窗框之間要求采用柔性支撐,用發泡膠進行密封。同時,在窗框、窗扇相應部位均有氣壓平衡孔和排水孔,進一步提高成窗的氣密性能。
按照此要求,建筑鋁合金塑料門窗與外圍墻體之間,可以完全采用柔性發泡膠支撐密封,表面再用防水膠進行防水,則滿足規范和節能要求。
桂林博望園某小區的一期工程幾萬平方米的6~7層的多層住宅樓全采用該要求處理。
因此,裝修和門窗安裝時的施工工序流程就可以從傳統的施工工序流程:內外墻抹灰并預留門窗邊——外墻門窗拉通線——安裝固定門窗外框——門窗邊補抹灰并填實門窗邊縫隙,變更為:外墻門窗拉通線——內外墻抹灰(不用預留門窗邊)——安裝臨時固定門窗外框——打柔性發泡膠支撐密封(彈性支座)——打防水膠。
由于工藝的改進,門窗邊抹灰現場并不需要等待安裝固定門窗外框,克服了等待安裝制作門窗外框的時間。土建和安裝兩個工藝隊組不會產生太大的矛盾,而且安裝工藝隊組可以在土建工藝隊組抹灰完成后才進入施工,避免了土建抹灰工藝施工時對門窗外框的污染(有的甚至不要保護膜),免除了清理門窗外框污染的工序。
這樣看來,這種工藝的改進,優點很多,質監部門也多次強調,非這樣施工不能驗收。
隨著外架拆除,工程接近竣工,安裝上門窗外框,現場清理完成。適值南方大雨、暴雨的來臨,幾乎所有的外門窗全部漏雨。于是認為是打防水膠工序質量不過關,要求再打2次防水膠,之后多次下雨時外門窗較多部位漏雨,并且換了2個防水施工隊組和2種品牌防水涂料,均不能根本杜絕外門窗漏雨問題(如圖1示)。
南方大雨暴雨的來臨,從月份看時間久,每次雨量大,因此逢孔隙必然滲入,而且滲入量大。筆者調查現場漏雨的大部分門窗,發現經過10多天的白晝冷暖交替,發泡膠彈性支座內部均是不飽滿,而表面的防水膠與門窗邊磚和混凝土墻體均出現分離現象(如圖2),這就是造成大部分門窗漏雨的根本原因。

圖1 外門窗漏水小漬

圖2 發泡膠不能滿,與其底分離
因此,機械地理解《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規范在墻體與窗框之間柔性支撐的要求,是造成這次大批量質量事故的最大錯誤。
眾所周知,建筑鋁合金塑料門窗邊防水一定是噴刷涂料防水,不可能是卷材防水等其他建筑防水形式。建筑噴刷涂料防水的一個基本點就是防水涂料基層平整具有一定強度,傳統的施工工序做法中基層是水泥砂漿,滿足基層平整具有一定強度的要求,故傳統的施工工序不會出現這種杜絕不了的漏雨現象。《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規范對彈性支座的要求,主要是考慮節能的密閉要求,由于鋁合金和塑料與磚和混凝土墻體的冷熱膨脹系數不同,沒有彈性支座時造成鋁合金和塑料變形過大,從而造成節能的密閉的要求達不到。
因此防水涂料基層平整具有一定強度和彈性支座的要求就形成了一個矛盾。解決了這個矛盾,也就解決了防水與彈性支座的矛盾。

圖3 改進后的節點構造大樣
通過多次的現場分析研究與探討總結,我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正確理解《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JGJ103-2008)規范對彈性支座的要求,正確理解建筑鋁合金塑料門窗彈性支座,是解決問題的出發點。
我們知道,彈性支座在外力(包括溫度)的作用下能夠變形,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即滿足彈性支座的要求。而防水基層,也即是在防水涂料下的基層,在某個厚度范圍內具備一定的強度。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把鋁合金塑料門窗邊根據外部、中部、內部的不同,分別按照內部6~8cm水泥砂漿,中部8~12cm發泡膠,外部水泥砂漿的外表面刷防水涂料,如圖3示,解決了滲漏問題。
這時,施工工序流程變為:內外墻抹灰并預留門窗邊——外墻門窗拉通線——安裝固定門窗外框——門窗外邊補抹灰——中部打柔性發泡膠支撐密封(彈性支座)填實門窗邊中部縫隙——門窗內邊補抹灰。
實際上,南方的白晝冷暖交替,并不象北方那樣變化大,而南方大雨暴雨的問題,是南方的構造做法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圖3所示做法的彈性支座的變形,如圖4所示,既解決了彈性支座變形的要求,也解決了防水的要求。

圖4 彈性支座變形
這個實例告戒我們,在理解執行規范規程時,必須因時、因地、因項目具體情況,特別是考慮南北溫差不同而選取合理的方案。
[1]JGJ103-2008塑料門窗工程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