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沖(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

□□2011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測試版)(以下簡稱ICD文件)在京發布,此舉是中國乃至全球導航界的一件大事,是向世界明確宣示和承諾“北斗”民用開放的重大行動。ICD文件的發布吹響了“北斗”應用服務產業化的進軍號角,為衛星導航產業鏈注入強大的生命力,一批衛星導航骨干企業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ICD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定義并規范了“北斗”的空間段和用戶段之間無線電鏈路的通信接口協議,是用戶終端接收、捕獲跟蹤、解調解碼“北斗”導航衛星信號必須依據的規范文件,是產業鏈之源的“開關”,故成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關鍵文件。
ICD文件發布的意義非同凡響,這是我國“北斗”民用開放政策的一次宣言。“開放”是我國發展新時期的基本國策,也是“北斗”系統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在千方百計建設“北斗”過程中,只有開放,才能形成千軍萬馬推進“北斗”的強大力量,使“北斗”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千千萬萬人應用“北斗”的大好局面,真正成為“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ICD文件的發布和“北斗”投入試運行,對于導航產業的影響巨大,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這種推動作用正在逐步增強,逐步從量變到質變,推動產業的爆發性增長。
以“北斗”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產業,是當前國家實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結構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典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由于其廣泛的產業關聯度和與通信產業的融合度,能有效地滲透到國民經濟諸多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的全球第三個發展得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及其產業當前和今后10年內將經歷前所未有的四大轉變:①從單一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時代轉變為真正實質性的多星座并存兼容的新時代,開創衛星導航體系全球化和增強多?;男码A段;②從以衛星導航為應用主體轉變為定位、導航和授時與移動通信和因特網等信息載體融合的新時期,開創信息融合化、產業一體化及應用智能化的新階段;③從經銷應用產品為主逐步轉變為運營服務為主的新局面,開創應用大眾化、服務產業化及信息服務智能化的新階段;④從室外導航轉變為室內外無縫導航的新時空服務體系的新紀元,開創以衛星導航為基石的多手段融合、天地一體化、服務泛在化和智能化的新階段。這四大轉變發展的直接結果是使應用領域擴大,應用規模躍升,大眾化市場和產業化服務迅速形成。
ICD文件的發布和“北斗”投入試運行,為產業進入大發展、大變動、大轉折時期推波助瀾。在未來不太長的時間內,創建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技術支撐、條件保障和產業推進三大體系,開拓大眾化、專業類和安全性三大市場,營造由研究開發、生產制造、系統集成和應用服務組成的完整產業發展價值鏈,實現用戶數量居全球第一的衛星導航大國的愿望,同時要在技術和產品水平、服務質量水準及核心競爭力上,形成國內外兩個巨大導航市場,實現衛星導航強國的理想。
ICD文件的發布和“北斗”投入試運行,將全面推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和部署?!笆濉睍r期正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關鍵的發展轉折時期和最佳成長期。在此期間,“北斗”將形成完善的區域服務能力,并奉行積極開放的民用政策和國際合作方針,形成并實現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互操作可交換功能;同時,也是衛星導航與無線通信進入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嶄新時期。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封閉走向開放,依托移動通信、互聯網、汽車業這樣的大產業基礎,迎來移動位置服務(LBS)和車聯網(Telematics)市場爆發性增長期,全面推進相關的高端制造業、先進軟件業、綜合數據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產業的高速度、跨越式、規模化、可持續發展。

“北斗”導航衛星與火箭上面級對接(南勇/攝)
當前,我們一定要抓住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在國家政府層面上,一定要堅持抓大放小的原則,抓住政策與管理、規劃與總體、技術與市場、應用與服務這四大主題,抓好國家衛星導航的總政策、總方針和整體規劃,抓好國家級的導航定位共享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產業級的骨干群體和產業聯盟與系統集成和資源整合,抓好企業級的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與市場壁壘重點突破,抓好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金融為紐帶、效益為基礎的“用、產、學、研、管”相結合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全面推進技術國際化、產品國產化、應用大眾化、服務產業化和市場全球化的“產業五化”進程,形成產業體系、貫通產業鏈,把衛星導航產業打造成為高效低碳、綠色快速、持續創新、帶動群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為其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奠定基礎,為實現衛星導航大國,進而成為衛星導航強國的偉大目標奠定基礎。
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其產業產值的統計預測表明,2015年將從2010年的500億元左右,攀升到超過2250億元,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新經濟增長點。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終端社會持有量,在2000年不足10萬臺,2004年超過百萬臺,2010年達到5000萬臺,10年內增長了500倍;至2015年衛星導航產業有望達到近5億用戶,其中接受服務的用戶數量預期達到1.8億,包括個人服務數量為1.2億戶,車輛用戶為6000萬戶。

“北斗”導航衛星在軌飛行示意圖
“十二五”期間,從國家層面上說,主要抓好兩件大事:一是總體發展規劃與對策,包括“十二五”規劃和導航、定位及授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與發展戰略、國家總體政策與方針和相關法規、標準制定與宣貫、管理體制機制與機構的形成和完善;二是室內外無縫導航定位授時(新時空)體系的構建和實施,包括新時空體系架構研究、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轉化與科普推廣、產業聯盟促進與中介結構形成、基礎設施構建、公共資源整合、共享平臺集成建設等等??傊?,應該以服務產業和增值服務為主體和核心,圍繞大眾、安全和專業三大市場,分別抓好位置服務、車聯網和安全應用服務平臺,高精度和授時高端應用,以及智能信息終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從長遠發展的根本上實施全方位、多層次、一體化的國家新時空服務體系計劃。
通過建立國家新時空服務體系,指導現代信息產業升級轉型,中長期規劃制定部署,可持續跨越發展的技術生態鏈、產業價值鏈及其體系框架規劃構建,實現具有“泛在、智能、精準、確保、實時、動態、全真、共享”八大創新要素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現代信息業,培育和打造數萬億元體量規模的新興智能信息產業,奠定總體和頂層設計的基礎,并勾劃系統體系整體規劃和應用與服務產業的發展藍圖和技術路線圖。通過國家重大專項和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大力促進,真正逐步實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的泛在位置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