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侯冬梅
素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滿的敘州”之美譽、古時川南重要的區域商貿中心的宜賓,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宜賓商業發展之路卻走得并不順暢,失去了以前的繁榮,區域地位優勢也逐漸弱化。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宜賓市零售業還是在不斷的摸索中發展,2010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1億元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全年全市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67.59億元,比上年的53.4億元增長21.8%。超級市場、百貨商店和專業店零售額逐年增加,在零售行業中占據主要地位。擁有統一管理、進貨、配送的連鎖零售企業、大型超市等新興業態更是嶄露頭角,取代了原有小百貨、小商店。這樣的一個大型超市相當于原有幾個小商店的覆蓋范圍,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小型零售企業的生存空間,擠占其市場份額。整體來看,無論是業態發展還是外部環境,宜賓市零售業都存在不少問題。
由于歷史的原因,宜賓舊城人口高度密集,形成了老城區濃厚的商業氛圍。雖然舊城僅有3.0平方公里用地,但集中了城市約60%的網點數量和約50%的營業規模,形成舊城區商業密集,競爭過于激烈,而其余地區商業網點分布過于不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這些地區的消費。
在宜賓舊城區的商業中心,臨街店鋪比比皆是,貌似繁榮,但是都因以前商業用地規劃不合理,面積普遍較小,缺乏特色。僅有的兩家大型商場,也存在著功能重復,經營特點不突出的問題。整個舊城區,因缺少充分的競爭,檔次明顯不高。與其毗鄰的西郊批發市場,同樣因其規模小、環境差、市場內部規劃不合理而顯得檔次低。很多大型零售企業都想進入宜賓的核心商業區,但因老城區鋪面租金貴,面積小,功能區分不夠明確,部分經營者占道經營,沒有充足的停車位等問題而最終選擇放棄。
宜賓零售業正處于起步階段,經營觀念還比較落后,零售企業的管理還主要依靠傳統管理方式。零售企業的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而且缺乏了解和掌握管理、銷售、物流采購、財務、信息和消費者行為等諸多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從而導致企業缺乏原始創新,無法繼續發展。
大部分企業片面地認為零售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存在著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片面追求豪華裝修的店鋪和優化的購物環境等,而忽略了信息化管理對一個企業的重要作用。雖然,在宜賓的大部分商場里都采用了電子收款方式,但EOS電子訂貨系統、品類管理、防損防盜、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電子轉帳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利用還不夠,沒有充分發揮新興業態的優勢。
物流活動貫穿于零售行業經營業務的全過程,從商品采購到銷售服務,從保管、運輸到包裝、加工,都直接影響企業運營成本和效率、企業對市場和顧客的反映速度,影響企業的服務質量,并最終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的成敗。宜賓零售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但還沒開始重視物流對零售業的作用,整個市場還存在著配送需求分散,集中采購率低、業態之間缺乏物流資源的共享,規模效益很難發揮;物流理念不清、無視物流成本控制、缺乏物流人才;物流運營設施現代化水平低等現象。一些連鎖企業建立的配送中心,大部分是從傳統的倉庫改建而成,機械化水平低,缺乏現代物流的倉儲、分揀設施;信息化程度較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落后, 企業內外信息不暢, 無法進行電子商務運作和多數據源的信息收集、交換及處理, 影響貨物及時配送,很容易造成缺貨現象。
隨著中國零售市場全面開放,中外零售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零售業人才緊缺問題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國商業從業人員由8000萬到1.3億,但龐大的總量與結構性需求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現在:高層次和復合型人才不足;基層店組長稀缺;物流、生鮮等一線操作環節人才嚴重缺乏。但是,放眼中國的各大中專院校還沒一家開設與零售業對口的專業,針對零售業的人才培訓市場也不夠規范,培訓教材及認證都處于各自為陣狀態,于是市場上出現“有高薪,無人領”的怪現狀。
宜賓市各業態的發展層次還比較低,同發達城市的零售業態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宜賓應加緊零售業態結構的重組,促使零售業態的多樣化。一是在城郊居民區和非中心商業區新建各類型的超級市場;二是積極發展專賣店、專業店系列,以滿足個性化和品牌消費的需求。
零售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明確自己的競爭戰略,如百貨商店、購物中心,大型超市應實施差別化戰略,“創建自有品牌”或“加強集中采購的方式”吸引顧客,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來提高商品附加值,從而贏得對服務和品質敏感的顧客。大型零售企業根據自身優勢組織生產自有品牌的商品,使商品進貨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減少廣告費的支出,也省去為打通流通渠道所需的費用,這就是沃爾瑪區別于其他大型超市之間的差異化戰略。
目前,宜賓市的一些連鎖企業建立的配送中心,大部分是從傳統的倉庫改建而成,信息化、機械化程度較低, 缺乏現代物流的分揀、倉儲設施;多數連鎖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落后,企業內外信息不暢,不能進行電子商務運作和多數據源的信息收集、交換與處理,影響貨物及時配送,極易造成缺貨現象。面對這些問題,宜賓零售企業之間必須加速構建配送體系、加強整體規劃研究,建立戰略同盟、提高物流技術和標準化水平、加強物流信息網絡建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又為企業之根本。先進的零售業管理技術和人才給零售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管理水平上的提升,也是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是促進零售業發展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轉型的關鍵,它能使企業擺脫過去那種低水平的競爭方式,提升了企業的經營層次,也使企業的盈利模式得以優化。隨著顧客消費水平、觀念的轉變,在零售服務中,過去由經驗積累形成的技能型服務已經不能再滿足消費者對商品服務的高品質需求,而是全新的智能型服務。政府應加快對零售業高級管理人才的引進,建立科學完備的人才培訓認證標準和用人規范;積極引導從業人員學習現代零售理念、流通技術、電子商務、物流與采購、消費者行為、信息化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零售企業經營水平和競爭能力;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管理、經營素質,幫助轉變經營觀念,增強市場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
[1]張洪等.我國零售業物流發展能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08(32).
[2]張媛等.本土零售業與外資零售業的物流管理比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13).
[3]李穎.自有品牌營銷戰略—零售商企的致勝法寶[J].陜西經貿學院學報,1999(1).
[4]林火燦.零售企業須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來源[DB].經濟日報http://www.mie168.com/marketing/2010-01/309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