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朱永飛
基于ERP的物流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研究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朱永飛
作為能夠高效地促進企業物流管理水準的一種方法,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所采用,然而目前的物流企業信息系統開發水平還不完善,處于發展階段。本文將ERP系統與物流信息系統聯合論述,試圖建立在ERP系統之上的新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以滿足日益寬泛的企業需求,提升企業物流管理效率,希望能夠對相關企業進行此類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參考。
ERP系統 物流信息系統 企業物流管理
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國際化趨勢正在我國及世界范圍內展開,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物流運營效率的提升、物流成本的控制、物流收益的穩步提高以及對于多邊利潤源的深度挖掘等都成為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立足的關鍵因素。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工業企業中,用于物流支出的成本占用比例高達企業總支出成本費率的40%,而用于產品生產加工和勞動力成本的支出份額正在逐年下降,同時在企業的生產運營時間總消耗中,包括產品在途中和倉儲之類的物流時間接近企業全程運營時間,這都體現了新時代的物流管理對于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性。在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運作中,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的物流信息處理系統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的共識。當今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都為這種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以ERP為發展潮流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在眾多的待選方案中脫穎而出,漸漸地成為了企業物流現代化建設的主流發展方向。
我國的物流業發展受到宏觀經濟總體向上的趨勢帶動,近些年都呈現出較快的增長勢頭,這種增長趨勢在電子商務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更顯突出,企業在這種條件下,對物流信息化系統建設也大多相應地提高了投入力度,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代表的企業物流信息化進程加速,70%以上的企業都已經建成了自己的專用信息管理系統和業務網站,以當下企業物流涉及的影響因素以及物流企業信息系統開發軟件劃分,物流信息管理模塊的建設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這個模塊主要是對于企業物流提供運輸資源信息支持,涉及到物流所用交通工具、人員以及選擇的運輸區域和道路途徑等,其中對于運輸成本的控制包括單位運輸單元成本信息,而運輸計劃的控制則包括計劃生成、計劃執行等,物流裝載優化可以提供配載計劃,目的在于使得運輸單元利用效率最大化,物流路徑和經過地區的信息處理提供站點順序安排和路徑優化選取服務[1]。
企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這個模塊功能主要是針對合理分配單元物流工作量而建設的,具有物流工作量峰值分配能力,通過在物流服務地區、服務時間等資源上的合理分配,對物流作業量進行平衡,目的是使得物流系統的服務資源能夠在更為寬泛的工作范圍內迎接挑戰,在不顯著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人工作量的前提下將物流收益盡量擴大,物流任務盡早完成,物流資金投入盡快回收。
企業物流處理信息系統的訂單處理模塊是輔助業務部分訂單接收和執行的一個專設功能區域,其通過對客戶的發送訂單進行統一集成,提供客戶整合的一站式的供應鏈形式服務,訂單管理和跟蹤功能可以使得用戶得到直觀而具體的貨物在途及送達情況,從而調整貨物接收計劃和資金派送時機,這種情況在目前大多的B2C電子商務模式中都很常見,典型的如京東商城和卓越亞馬遜等[2]。
對于物流存貨管理模塊,顧名思義就是提供全部貨物倉儲服務和調進調出工作的管理系統,通過對這個功能模塊的利用,物流倉儲管理可以實現貨物儲存水平的自動化分配,高度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貨物倉儲作業的速度和質量,將貨物庫存信息及時、準確地向物流各方發布,使庫存量與物流需求同步變動,滿足存貨倉儲對于質量和數量的雙重要求。
企業物流數據收集模塊是將數據經過收集子系統采集,收集到預處理系統中,整理為系統要求的格式后,再通過輸入子系統輸入到物流信息系統,因此這一過程是其他功能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倘若初始收集和輸入的信息不完全或不正確,那么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信息處理得到的結果就可能和實際情況相左,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在衡量一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性能時,其收集數據的完善性、準確性以及校驗能力和預防抵抗破壞能力是開發應用的重點。
ERP系統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簡稱,英文全稱為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以其系統化的管理理念為企業決策和員工管理提供科學的建設平臺,同時隨著電子商務在物流領域里的產業傾斜趨勢日趨加快,集電子商務和ERP于一體的企業信息化轉型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總的來說,電子商務拓展了ERP的邊界,使得其改變傳統的后臺運作,走向前臺,而且從企業內部走向外部,打破了信息化管理的空間局限,所以ERP的進步實際上為企業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塑造了良好的基礎與糾偏功能。
可以說一套完整的ERP系統的執行,絕不是僅局限于電子軟件的使用安裝,它還使得企業建立了獨特的控制流程,這種建立甚至會基于整個企業組織結構的重新設計,目的是掌握和適應選用的ERP模式管理,物流作為企業運作的眾多業務之一,也得到了結構重組,通過設立專項物流部門進行管理,對于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過程減輕了制造和營銷部門的工作量,體現了ERP環境處理業務的效率優勢,企業整體物流能力能夠得到提高,所以ERP的組織重構功能的確可以為企業營造全新的經營環境提供助力[3]。
國際上ERP系統的主要模塊涵蓋了制造、分銷、財務以及人力資源等部分,一定程度上集成了以上各功能,但是對于用來交換和集成其他的信息模塊以間接支持物流模塊的功能還沒有得到開發,物流信息還是較多地以分散化狀態游離在其他模塊中,例如制造和銷售部分都包含較少的物流處理功能,這樣,一方面容易導致數據信息的重復,人力、物力被浪費;另一方面具體的業務處理過程的反應速度會變得相對較慢,ERP系統的物流功能得到弱化,但是對于生產類企業,ERP模塊可以解決財務控制和原材料企劃,若沒有供應鏈調度系統,ERP的預測計劃性得不到發揮。
在目前的國際計算機發展水平模式下,無論是ERP系統,還是物流信息系統,每一個個體的單獨應用都較為成熟,例如:ERP和物流信息系統的組成模塊都非常清晰,因此對于兩者的集成,簡單地說就是對于原有ERP系統的物流模塊添加,然后即是兩者的融合和優化。物流信息系統自身具有數據處理規范和業務條理清晰的特點,這樣就為其軟件開發的代碼編寫等提供了較好的前提條件,而我國企業對于ERP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重視實際上也為這兩者的結合提供了充裕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合作前景。
企業物流管理要想增強應用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就必須使得ERP系統應用針對企業內部處理過程,而ERP是以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工具為主的集成,對于供應鏈整合和管理較為欠缺。因此,ERP系統與SCM系統功能的結合就做到了企業內外信息的真正集成,SCM負責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流計劃控制,供應鏈管理整合、優化供應商、零售商、制造商的業務效率,商品能夠數量、品質、地點、時間以及最佳成本得到保證的方式進行產銷,物流定向集成的ERP系統不會局限于單個企業實體,其范圍轉向客戶為主,做到基于供應鏈的管理。
結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ERP物流信息技術的確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企業和機構在進行開發時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1)企業不能不進行調研而盲目開發ERP物流技術,若不考慮企業資金實力和具體需求,一味地追求軟件應用的高精尖,妄圖建設一步到位的高智能ERP物流信息控制技術處理系統,對于電子構碼階段的標的物操作性和可控性等軟件工程問題缺少客觀論證,這些問題也會使得企業ERP物流構建成本過于高昂,得不償失。一般來講,ERP物流項目盲目上馬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是ERP信息處理系統開發風險累積,很可能會因為高復雜性而造成技術和資金不匹配的失敗結局;二是雖然ERP物流技術開發成功,但軟件的很多應用被證明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企業維護龐大的ERP項目造成額外成本負擔,浪費資源[4]。
(2)企業對ERP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執行流程、方法、路徑以及操作手段存在偏差,信息化管理無層次劃分,不能達到設計之前所標定的目標和功能結構標準,換個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企業對于ERP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真正意義沒有能夠充分、具體的理解到,而是僅僅將ERP物流建設作為了一項宣傳企業形象的工程在抓,工作目的和過程僅僅停留在膚淺的表面形式,領導層沒有將ERP物流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高度在考慮和建設,這也是大多數ERP物流在企業構建或引進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ERP物流技術的開發,要提早預計和規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采取以下的兩個策略來進行應對:
(1)樹立正確的開發思想,堅持穩步推進建設理念。企業從領導層直到基層的技術操作人員都要創新思想,認識到ERP物流對于未來企業發展的意義,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追求大而全,把ERP技術和SCM技術結合納入物流管理體系,減少風險,考慮整體協同效應,將銷售、制造、倉儲、分配、零售以及財務資金回流進行有效整合,安排ERP物流信息共享制度,使得ERP物流信息技術真正能夠做到為企業所用[5]。
(2)加強ERP技術人員培訓建設,推進物流信息技術的企業貫徹。企業要從長遠ERP統籌分析出發,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計算機和管理人才的雙資質隊伍,完善ERP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加強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與ERP計劃接軌,將信息資源與企業物流部門之前設立防火墻制度,定期檢查數據交換安全,形成和專業IT部門的定期溝通,掃除交流障礙,借助IT技術優勢擴展企業ERP物流信息系統的數據和業務應用潛力。
我國的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通過ERP技術和企業物流管理思想的有機結合,一個嶄新的、具有先進科學管理優勢的物流運作模式得以產生并發揮作用,ERP物流信息管理不但實現了傳統的B2C電子商務集成優勢的再突破,而且同時也可以使得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思想和信息化的系統性、集成性優勢得到體現。因此,ERP物流奠定了企業物流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基礎,降低了傳統物流的信號傳接成本,提高了物流運作的效率,其未來發展必將有更大和更深遠的應用潛力。
[1] 程麗娟.基于ERP的物流信息系統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2009(5).
[2] 李振.ERP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5).
[3] 包勝華.應用于物流工程中的信息技術[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3).
[4] 夏磊.ERP中的物流模塊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
[5] 陳啟申.ERP-從內部集成起步[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F252
A
1005-5800(2012)07(a)-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