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時表示,雖然當前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但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仍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水情,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問題十分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還要低12個百分點;二是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國年平均缺水量達500多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農村有近3億人口飲水不安全;三是水資源利用方式比較粗放,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5,與世界先進水平的0.7-0.8有較大差距;四是不少地方水資源過度開發,像黃河流域開發利用程度已經達到76%,淮河流域也達到53%,海河流域更是超過100%,已經超過承載能力,引發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五是水體污染嚴重,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46%。2010年,38.6%的河床劣于三類水,2/3的湖泊富營養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水資源需求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持續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

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意見》,胡四一表示,這是繼2011年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來,國務院對實行該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體安排,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水資源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于解決我國復雜的水資源水環境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和重要影響。《意見》確定了我國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一是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二是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到2030年用水效率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三是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總量控制在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范圍之內,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