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經濟社會等方面逐步積累起來的問題,許多已經到了“臨界點”,再不解決會引起比較大的社會矛盾、社會沖突。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就目前的改革形勢、收入分配改革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對于哪些地方到了臨界點,宋曉梧說,一是經濟結構嚴重扭曲。比如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調、內需外需的比例失調、產能嚴重過剩、資源過度消耗、環境嚴重污染、勞動力成本壓得過低。
此外,社會方面的問題更突出,像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勞資矛盾尖銳等。社科院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與世界上人均GDP大致相同的國家相比,我們的社會結構比經濟結構滯后15年。這是社會問題多發的主要原因。

宋曉梧表示,我們的收入分配差距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跟我們差不多的中等收入國家。現在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嚴重。我們現在的收入分配,是倒“丁”字形,上層是一小塊,中間很細,下面一大塊。我們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最大的特點是共同富裕。如果分配差距過大長期得不到解決,會嚴重損害社會的凝聚力。
推動收入分配改革的阻力、困難到底在什么地方?宋曉梧表示,在于收入分配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涉及社會管理,也涉及既得利益格局的調整。“關鍵要下決心。比如,行政性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問題,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國務院會議上就說要解決,至今舉步維艱。”宋曉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