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景
當前事業單位經費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把有限的經費用好,必須以經費預算為“龍頭”,強化計劃、控制與統籌,才能有效保障單位各項事業目標的完成
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既是配合落實財政支出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與部門預算改革有機銜接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促進事業單位規范內部控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的迫切要求。當前事業單位經費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把有限的經費用好,必須以經費預算為“龍頭”,強化計劃、控制與統籌,才能有效保障單位各項事業目標的完成。本文就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完善對策作些初步探討。
財務預算是一個單位財務活動的核心和依據。財務預算明確單位各項收入的來源和數量、各項支出的用途和數量,反映整個單位活動的范圍和方向。事業單位財務預算是指在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圍繞事業發展目標,對一定時期內資金取得和投放、各項收入和支出、事業成果及其分配等資金運動所作的具體安排。
——促進效益目標實現。財務預算使發展目標具體化、系統化和定量化,能夠以價值量的形式明確有關責任單位的職責及目標,使計劃目標一目了然,并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將收入目標落到每個項目、落到實處。通過財務預算,可以建立評價各責任單位財務狀況的標準,將實際數與預算數對比,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偏差,使責任單位的經濟活動按預定的目標進行,從而實現整體的收入目標。

——有效控制成本費用。通過對預算收入和利潤目標的制定,從源頭上自然控制成本總額;通過按照不同的行業分別確定費用占收入的比重,以歷史數據、行業先進數據或行業平均數為標準控制成本開支;通過規定相同活動發生的規模和頻率,對工作任務的每項活動是否必須、怎樣的規模合適進行深入細致分析,控制的力度較大。
——規避財務風險。通過編制收支平衡的財務預算,不編制赤字預算,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從事后控制轉移到事前控制;通過建立一套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和預警值,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預算完成情況實時監控,對預警值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財務風險。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財務預算管理的框架下,打破傳統部門職能管理的界限,注重內部綜合協調管理,將所有收支在一個時段內進行統籌安排;通過財務預算管理,事前規劃資金使用的方向、使用的結構比例、使用的重點以及具體使用的項目,合理配置內部資源,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用。
——有助于績效考核。預算是績效考核的基礎,科學的預算目標值可以成為每個責任單位績效考核指標的比較標桿。相對于同過去的業績相比時,預算是比較好的基準,預算是以單位的現狀為基礎,考慮了已發生的變化情形。通過預算與實際的比較,可以找出差距和癥結的所在。預算在為績效考核提供參照值的同時,還可以根據預算的實際執行結果去優化績效考核體系,確保考核結果更加符合實際,真正發揮評價與激勵的作用。
目前,在財務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些通病。究其病因,關鍵在于對預算的管理職能認識不足、方法應用不當,以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顧此失彼、疲于應付。
對預算管理職能認識不足。有的認為預算只是對未來收支的預測而已,不可能準確。單純為了編制預算而編制預算,沒有將預算與管理很好地結合起來,往往把預算的重點放在具體的數字計劃上,使得預算編成以后,只是一些單純的數字和表格,起不到管理的作用,預算的編制流于形式。導致這種局面,主要是缺乏對預算深層次的理解,沒有把它作為一種管理方法來運用。
忽視預算與戰略目標的關系。戰略目標應作為一種目標導向,引導年度預算目標的確定,預算則更主要涉及中、短期特定任務的完成。財務預算管理應以戰略目標為基礎,是戰略發展目標在預算期的具體體現。預算應該與戰略相結合,處理好短期目標與長期發展目標的關系,使各年度編制的財務預算有很好的銜接性,促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是現實中很多單位的戰略目標與預算的結合度不高。
預算編制缺乏有力的組織保證。有的認為財務預算編制工作是財務部門的職責,有關責任部門沒有編制財務預算的責任,管理者在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較低,也缺少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來組織和協調單位內部的各部門和責任單位,在這樣的環境下,財務預算的編制和調整工作就缺乏有力的組織保證,財務部門閉門造車做出來的預算往往缺乏可操作性。
預算編制寬余、不夠準確。有的是受歷史數據的影響,收入基數低、支出基數高,來年也難以有大的改變,零基預算又沒有現存的標準參照;有的是人為將預算的標準放松,目的是照顧某些人的利益;有的是編制前沒有對支出預算做認真的測算。預算的寬余,扭曲了單位內部的資源配置,使資源向預算寬余的部門流動。不合理的預算標準也使得考核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
預算執行缺乏剛性。預算能否實現其功能,歸根結底取決于執行的程度。有的單位對預算的嚴肅性認識不足,對預算的權威性重視不夠,在執行中彈性過大,剛性不足。同時,預算過于籠統、粗糙,也致使預算執行中追加預算較多的問題,造成預算和開支“兩張皮”,預算缺乏必要的約束。有的部門還在年底預算寬裕的情況下,突擊花錢,使預算失去控制費用的作用。由于預算執行軟化,導致預算形同虛設,嚴重影響了單位內部管理。
強化預算管理意識。預算是按法定程序編制、審核、批準的經費收支計劃;預算一旦獲得批準,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必須牢固樹立預算就是法規的觀念,強化預算約束,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若遇任務變更等,確需調整預算時,必須按照報批程序辦理,堅決維護預算的嚴肅性。要樹立預算就是效益的意識,優化經費結構和投向投量,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在當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勢下,必須注重預算管理效益,對各項收支做出最合理的預算安排,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完善預算管理組織和制度。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以預算管理委員會為主體的預算管理體制,實行預算分級分口管理責任制,明確規定各級責任部門單位在預算管理方面的職責和管理內容,從而形成科學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有效地進行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通過制定內部預算管理制度及相關實施細則,明確預算的收支范圍、編制程序、編制原則和方法,預算執行和調整的具體規定,使預算收入的取得、預算支出的使用以及預算的追加和調整等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效避免預算管理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夯實預算編制的基礎性工作。預算管理的本質要求是緊緊圍繞單位戰略目標的實現而開展,必須強化戰略目標和預算期目標任務在預算編制中的落實,同時必須對各責任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將各責任單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細化到具體項目。要選擇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對不同的預算項目合理選擇靜態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增量預算、零基預算等預算方法的組合。此外,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量大,應借助完善的財務預算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先進的財務預算信息化管理平臺,并制定統一的、口徑一致的預算項目代碼、基礎業務數據代碼,收集、整理各種與預算有關的可靠的歷史數據、行業標準,建立預算基礎數據庫和項目庫。
加強財務預算執行的約束性控制。強化審核審批約束力,堅持在預算范圍內的分類分級審批權限制度,堅持審核審批“兩道關”,財務部門對每項業務支出的預算執行進度、合規性進行審核,各級領導負責權限范圍內審批業務的真實性、合理性,嚴禁無預算開支和超預算執行。強化審計監督約束力,借助獨立于預算執行機構和預算審批機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定期進行審計監督約束。增加預算執行情況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對各預算責任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定期上報給單位決策者和責任單位,使他們能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盡快作出相應決策,以保證預算的順利執行;對于公共性項目的預算及執行情況及時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
構建預算績效考評激勵性機制。全面引入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建立完整的預算執行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就各責任單位的實際預算完成情況作出評價,對積極增收節支、預算方案執行良好、資金效益高的責任單位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建立預算績效層層問責制,將預算績效問責制度化,對不履行監督和管理職能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并引入事項化管理手段,即以每個獨立的管理活動或業務事項進行追蹤問責,細化、敲實預算績效問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