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吉亞尼斯·菲爾吉奧塔科斯

《格列柯傳》,(希)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著,胡晶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28.00元。
迄今為止已有數千冊讀物描寫過這位繪畫和藝術界的“神圣的怪人”——多米尼加·泰奧托科普利奧斯了,他在畫作的末尾總是這樣簽名——“希臘人,格列柯”。
有數百萬雙專家或非專家的眼睛在他的作品上逗留,他們贊美其精湛的藝術、明亮的光線和色彩,靈魂與身體的完美結合。無數筆墨描寫和展現了這位藝術家的貢獻,5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激勵感動著人們。
我很高興能夠介紹另一份出人意料的貢獻: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創作的《格列柯傳》
(原名《格列柯與大審判官》,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28.00元)。這部作品也很與眾不同,因為它并非由專家們創作的學術作品,而是一部小說,一部歷史小說。我之所以認為它出人意料,因為我認為它有點冒險,不只是大膽,事實上用小說再現一位偉人的一生和作品簡直就是在冒險,比如說埃爾·格列柯的人生。
當這位“神圣的怪人”一生的行為中擁有如此多的歷史空白時,你該如何評價他呢?你又如何去填補那個年代的空白呢?那個年代如此遙遠如此陌生,以至于很難領會其精神,了解其生活習慣和社會總體面貌,更難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將一位偉大畫家的人生和行為置于其中。但是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就是用這種方式進行創作的。也就是說,他并非隨意地創作一本小說,而是如封面所示,他撰寫的是一本“歷史小說”,當然,他的筆仍然可以發揮想象,任思緒自由馳騁。同時,由于作者本人在藝術史、考古學和電影方面都擁有廣博的知識,因此他轉而研究格列柯。
可見,作者對于格列柯的人生和行為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因為在書中,他試圖一步步跟隨其人生歷程,從甘地亞、克里特到威尼斯、羅馬和托萊多,試圖再現這位偉大畫家的整個心路歷程。
事實上并不存在什么歷史證據,格列柯人生進程中的謎團也無法聯系起來。無情的時間已經拭去了偉大的格列柯留下的許多印記,唯一肯定存在的只有大師的作品,因此有很多空白難以填補。
普拉伊塔基斯研究了從甘地亞到托萊多的許多歷史證據,同時以一位藝術史專家的眼光、而非普通人的眼光大量研究其畫作。
對于格列柯人生中的空白,作者只能用想象聯系起來,但是這一想象又并非漫無邊際,而是基于格列柯的作品產生的。作者通常運用格列柯作品中展現的事件和場景來填補這些空白,因為他覺得,這些畫并不是偶然的情感表達,而是大師用畫筆和顏料表現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正是其人生或精神的組成部分。
在這本書中,除了創作者以外,作品也以另一種面貌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因為作者仔細研究并分享了格列柯畫作的每一個細節,也研究了其他研究者的有關分析,他的研究獲得了成功,并從中汲取了元素來填補空白。因此這本書對于格列柯的畫作進行完整且豐富的詮釋,對讀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貢獻。當然專家肯定無法從此書中獲益,他們或許并不贊同以這種形式接觸格列柯,但是對于業余人士來說,普拉伊塔基斯在格列柯的作品中融入了生活的氣息,讓讀者有興趣一再回味。至少我個人有這種強烈的愿望和需要。有一個問題是:作者用他自己的方式,是否真實地重塑了格列柯的人生、行為和性格?還是用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創造了一個他自己的格列柯,即“普拉伊塔基斯式的格列柯”?
我愿意相信確實如此。讀者帶著這種信念在一頁頁書稿、一個個事件中轉換,這種說服力讓人毋庸置疑。一種內在的連貫性組成了一個整體,使人很難判斷什么是歷史、什么是想象和錯覺。這一整體讓人覺得,作者親歷了那個時代和當時的文化,甚至親歷了格列柯的創作和行為,這種詮釋讓人覺得與現實無異。
然而,我并不適合下定論,在這一點上,專家們能夠發表更專業的意見。我只是把這部作品當成一部小說,而并非一本學術研究。作為小說,我認為它非常完美,其中某些章節非常吸引人。首先,普拉伊塔基斯保留了“歷史性”,他沒有把事件搬到現代,沒有用當代的想法來評判這些事件,而是把自己帶到那個年代里,融入那些事件中,作者在研究這些事件時總是與歷史條件和實際聯系在一起。他試圖在內心經歷并再現當時的習慣、生活方式和權力,以及不為百姓所知的權力游戲和糾葛。多米尼加·泰奧托科普利就是這些糾葛的犧牲品,他經常與異端裁判所和小心眼的大裁判官發生沖突,后者用他的一生作為賭注來阻止格列柯的職業生涯。僅僅這個章節就證明了普拉伊塔基斯的能力,他深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進行心理描寫。他輕松地運用文字與含義來表現人物和人物性格與整個社會背景和文化之間的聯系。正是這種文化和時代的滲透使小說更有教育意義。
我覺得在全書中,天主教義和異端裁判占據統治地位,這也許成為了小說的背景語言,因為這些神秘的事物形象地重現了,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又有趣。另外,這些事件,還有格列柯與大裁判官之間的沖突,幫助作者表現泰奧托科普利無畏又難以忍受的性格,以及他堅持自己深信的原則和價值觀。
看完此書,我明白了,天主教通過異端裁判所強加于一切的宗教狂熱和審查機制是史無前例的。既然當時這一宗教狂熱控制了西方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且限定了每個人的生活經歷,為何不能主宰一部重現那個年代的小說呢?這也成為了另一個證據,證明此書是一本歷史書,它立足于那個時代,以當時的條件為基礎,沒有隔閡和時間差異。
所有這一切與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流暢的語言和優美的文字結合在一起,他將創作者與創作過程,將生活和作品完美地聯系起來。作品點亮了人生,人生又在格列柯的作品中反映出來,這一切都構成了這本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