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平,王玉芬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體工部,浙江 金華321007;2.浙江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浙江 金華321004)
人體的核心部位一般認為包括胸廓和整個背部的軀干部位[1]。近年來核心力量訓練在競技體育領域已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而核心部位是人體健與美的關鍵部位[2],厚實飽滿的胸部和挺拔結實的背部是男子健美的象征,挺拔豐滿的胸部是女子形態美的目標。核心部位的健身訓練可以挺拔胸部,結實腰背部,改善臀部形態。在近些年的健身訓練中,越來越多的男子借助器械健身訓練以改善核心部位力量和形態。核心部位的器械健身訓練中,背部訓練采用杠鈴俯立劃船、重錘坐姿胸前下拉和啞鈴俯臥飛鳥為常見動作,胸部訓練常用動作是杠鈴臥推、啞鈴仰臥飛鳥[3]。
心率是機體生理負荷的量度指標,在體育教學和健身運動訓練中,作為評定機能狀況和負荷強度的簡便措施是較常采用的手段,因為“運動科學研究表明,心率與運動強度存在著線性關系[4]”。負荷強度在一定的規定的范圍里,考察心率的閾值,如果確定運動強度,心率也會在一定閾值范圍內,據此確定核心部位健身訓練的最佳心率閾值,針對健身核心部位訓練時實施心率動態監控,就可對訓練的運動強度進行隨時的科學調整,使訓練的針對性更強,保證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和降低訓練時的運動損傷。
1.1 研究對象
測試對象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64課時的《器械健身》課程學習后,隨機抽取男生40人,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男子20名,平均年齡21歲,60人均分成五組,第一組進行杠鈴俯立劃船測試,第二組進行重錘坐姿胸前下拉測試,第三組進行啞鈴俯臥飛鳥測試,第四組測試啞鈴仰臥飛鳥。第五組測試杠鈴平板臥推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過程與步驟。(以第一組俯立劃船測試為例,第二至五組動作實驗方法類同):
實驗測試前告知被試者測試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并征得被試者書面同意后,進行常規體格檢查,無運動禁忌或心血管疾病方可參加測試。同時要求受試者在測試前兩天不進行劇烈活動。運動測試的具體方法是(以俯立劃船為例,其他動作實驗步驟類同):第一天,受試者統一進行15 min熱身活動,休息5min,測出心率;第一組的12名受試者逐個進行俯立劃船最大負荷能力測試,并測得心率。第二天,測試90%最大負荷能力,完成3RM后的心率值(Repetition Maximum,RM)(3-5RM 是肌肉力量的最佳范圍[3]);第三天,測試80%最大負荷能力,完成8RM 后的心率值(8-12RM 是肌肉肥大的最佳范圍[3]);第四天,測試60%最大負荷能力,完成15RM后的心率值(15-20RM主要增加肌肉線條彈性[3])。
計算俯立劃船3RM、8RM和15RM的具體做法及鍛煉方法是:在測試得出每人最大負荷能力(100%)的數據乘以90%(重復次數約為3-5RM[3])、80%(重復次數約為8-12RM[3])和60%(重復次數約為15-20RM[3]),求得每人的俯立劃船3RM、8RM和15RM負荷強度值。
1.2.2 數據處理。數理統計分析法:采用EXCEL2003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及分析,并進行組間T檢驗和各組配對T檢驗。
1.3 實驗器材
重錘下拉器,平板凳,平板臥推架,杠鈴,啞鈴,裁縫尺子,秒表。
2.1 相同負荷強度的背部訓練,站姿負荷訓練(俯立劃船)的心率高于臥姿負荷訓練(啞鈴俯臥飛鳥),也高于坐姿負荷訓練(坐姿重錘胸前下拉)。臥姿負荷訓練(啞鈴俯臥飛鳥),和坐姿負荷訓練(坐姿重錘胸前下拉)心率相差很少。
2.2 相同的訓練,8RM或15RM訓練的心率高于3RM或1RM訓練的心率。
2.3 進行一次核心部位健身訓練后,體圍較訓練前有所增大,但差異不顯著。
人體的背部主要肌肉有斜方肌、背闊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和豎脊肌等。胸部主要肌肉有胸大肌、胸小肌等。胸背部是人體核心部位重要組成部分,常用的胸背部健身訓練方法,運動軌跡均是以肩關節為軸,以雙臂為半徑做運動。本文采用公式“HRmax=208–0.7X年齡”來計算最大心率[5]。
3.1 不同負荷強度的心率閾值比較(負荷強度與心率閾值)
從表1中可以看出,核心部位不同強度訓練的心率各不相同。背部訓練時,站姿訓練(俯立劃船)心率高于坐姿訓練(坐姿胸前下拉)和臥姿訓練(俯臥飛鳥),而坐姿訓練和臥姿訓練心率相差很少。核心部位健身訓練時,15RM的俯立劃船心率最高,上限達到126b/min,達到最大心率的65.2%。

表1 背胸部不同負荷訓練的心率統計(??/min)

表2 背部常用訓練動作練習的心率閾值
根據表1,表明8RM訓練時,俯立劃船心率在103~124b/min閾值之間,坐姿胸前下拉心率在99~115b/min閾值之間,俯臥飛鳥心率在101~116b/min閾值之間,仰臥飛鳥心率在98~112b/min閾值之間,臥推心率在106~119b/min閾值之間;15RM訓練時,俯立劃船心率在106~126b/min閾值之間,坐姿胸前下拉心率在99~116b/min閾值之間,俯臥飛鳥心率在100~116b/min閾值之間,仰臥飛鳥心率在99~113b/min閾值之間,臥推心率在106~121b/min閾值之間。表明在男子健身訓練中,核心部位練習動作選用站姿比坐姿、臥姿強度大,訓練效果好。選擇8RM和15RM負荷強度要好于1RM和3RM。
3.2 不同訓練方法與心率閾值的關系
從表2中可以看出,負荷強度相同時,坐姿胸前下拉與俯臥飛鳥的運動心率閾都相近,俯立劃船的運動心率閾要高于這兩種動作的運動心率閾,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負荷強度相同訓練動作不同時,坐姿胸前下拉的負荷量大于俯立劃船的負荷量,俯立劃船的負荷量大于俯臥飛鳥的負荷量,而處于負荷量中間的俯立劃船訓練后的心率閾值更高,最高達到最大心率的65% ,說明并不是負荷量越大,鍛煉效果越好,健身訓練采用8RM——15RM的負荷強度最適宜。
3.3 負荷訓練與體圍關系

表3 3RM、8RM和15RM的俯臥飛鳥的體圍值(cm)
從表3中可以得到,在俯臥飛鳥練習中,不同負荷重量比例下,背部肌肉的圍度始終在增加。90%負荷從運動前到第四組圍度增加0.42cm、0.36cm、0.37cm、0.12cm,90%負荷之后圍度增加0.38cm;80%負荷圍度增加0.44cm、0.45cm、0.16cm、0.30cm,80%負荷之后圍度增加0.58cm;60%負荷圍度增加0.32cm、0.48cm、0.25cm、0.10cm,60%負荷之后圍度增加0.46cm。在俯臥飛鳥練習中,80%負荷肌肉圍度增加最大、60%負荷肌肉圍度增加次之、90%負荷肌肉圍度增加最小。即在俯臥飛鳥練習中,80%負荷效果>60%負荷效果>90%負荷效果。然而,無論相鄰組還是組間進行的T檢驗中,體圍的變化差異都不顯著(P>0.05),說明進行一次的健身訓練不能使肌體圍度發生明顯的變化。健身訓練能使肌蛋白質的合成代謝更加旺盛,肌纖維增粗、增多,肌肉的生理橫斷面增大。但是這是一個積少成多的慢速過程,只有經過一個較長的時間認真艱苦訓練,身體形態才能發生較大的改觀。
[1]kATHLEEN R LUST.The Effects of a Six Week Open Kinetic Chain/Closed Kinetic Chain and Open Kinetic Chain/Close Kinetic Chain/Cor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Program in Baseball[M].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Athletic Training,2007.
[2]王冬月.核心力量訓練與人體形態美的塑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6):81-83.
[3]田里.健美教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周文軍,等.心率在運動訓練監控中的運用[J].長沙大學學報,2007(5):114-117.
[5]葉衛兵,馬楚虹.體育專業大學生最大心率推算公式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