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奇,張 昊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074)
隨著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天津港航道工程的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用地日益緊張,近年來,大量采用近海新近沉積的海底淤泥作為吹填料來圍海造陸[1]。吹填土是由水力吹填形成的,顆粒很細,固結性能差,吹填以后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自然沉積固結,待表面形成硬殼后方可進行加固處理。目前,對吹填土地基加固主要采用真空預壓等方法,其工程造價較高,且歷時較長[2]。
橋梁作為交通工程的關鍵部分起著重要作用,橋梁施工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鉆孔灌注樁因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基礎、橋梁樁基、市政及城市地鐵工程基坑施工中。由于南港工業區交通量繁重,以重車和超重車為主,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
某橋為3跨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梁橋,橋梁跨徑分布為3×16 m。每孔由19片空心板梁組成,橋面布置形式為0.4 m護欄+2.35 m人行道+17.5 m行車道+0.5 m防撞墻,全寬20.75 m。下部構造采用薄壁式橋臺,鉆孔樁基礎;蓋梁、柱和樁基礎均采用C35混凝土,1-1號樁樁長56 m,1-3號樁樁長58 m。
具體地質資料如下:
(1)吹填土層全場地均有分布,厚度3.00~4.30 m,為淤泥質土。吹填年限小于10 a,土質欠密實。
(2)全新統上組海相沖積層厚度15.20~16.50m,該層從上而下可分為5個亞層。
第一亞層,粉質黏土:厚度一般為0.50~1.30m,該層地基承載力80 kPa。第二亞層,粉土:厚度一般為0.60~1.30 m,該層地基承載力100 kPa。第三亞層,粉質黏土:厚度一般為1.20~2.60 m,該層地基承載力95 kPa。第四亞層,軟黏土、淤泥質黏土:厚度一般為9.0~10.30 m,該層地基承載力95 kPa。第五亞層,粉質黏土:厚度一般為1.80~2.70 m,該層地基承載力80 kPa。
(3)全新統下組陸相沖擊積層厚度2.10~2.60m,該層地基承載力130 kPa。
(4)全新統下組陸相沖積層,該項勘察鉆至最低頂板標高為-17.41~-17.94 m,主要由砂性大粉質黏土組成,呈灰黃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透鏡體。
該橋采用先建橋后開河的施工方式,原河底標高為-0.8 m,后由于設計變更,河底標高改為-2.3 m。由于設計變更出現在灌注樁施工完成以后,在開挖過程中發現,1-1號、1-3號灌注樁出現嚴重的夾泥、空洞、露筋現象,橋墩與灌注樁中心線發生偏移。具體病害如圖1、圖2所示。

圖1 1-1號灌注樁病害情況圖

為了驗證該樁基礎病害的嚴重程度,分別進行了鉆心取樣和垂直度檢測,通過對鉆心進行軸心抗壓試驗發現,混凝土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橋墩與灌注樁中心偏移量為5 cm,大于L/100的要求[3]。
由于南港工業區建設周期較短,施工進度較緊張,為了加速土體的固化,提高地基承載力,在土體固化過程中采用了真空預壓排水板,路基采用了竹耙上鋪設土工布的方式。鉆孔時該處由于受到竹耙和土工布的影響,容易造成灌注樁局部孔徑較小,當鋼護筒沒有伸入到竹耙以下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泥漿會跟隨混凝土向上移動,當受到竹耙和土工布的阻礙時,泥漿將會停留在竹耙和土工布以下,造成該部位的混凝土量減少,進而出現夾泥、空洞和露筋現象。
由于土體固化水平較低,如果不提高泥漿稠度,而采用普通灌注樁所需要的泥漿稠度,泥漿對孔壁的支護作用就會降低,加之該橋的灌注樁長度較大,鉆孔時間較長,在鉆孔過程中容易發生塌孔現象,一旦發生塌孔現象,就會造成局部的擴孔,當塌孔發生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時,就會造成竹耙層處出現夾泥、露筋現象。
由于海域吹填區土體固結較慢,土體之間的粘結力較小,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如果過早地拔出鋼護筒,由于混凝土尚未初凝,在周圍土體的擠壓下,會造成混凝土出現夾泥、露筋現象。
由于發現該灌注樁病害時,蓋梁已經澆筑完成,為了降低損失,減少工期的延誤,根據對現有病害檢測數據的分析,采用加大樁基直徑的方式進行加固。加固后的樁基直徑比原樁基直徑大40 cm。選定病害區各向上擴大1 m、向下至河底標高以下0.5 m為加固區,制定了如下加固處理方案。
用高壓水槍對病害處進行處理,先將病害部位的淤泥全部清除,然后鑿出松動的混凝土,直到裸露出的混凝土為新鮮致密的混凝土,然后用鋼絲刷清除鋼筋表面的水泥漿,嚴禁采用電動砂輪清理,防止造成鋼筋受損。
經過計算,縱向鋼筋間距為15 cm,螺旋箍筋間距為10 cm。先在樁基上放樣,標出植筋的位置。然后采用沖擊鉆進行鉆孔,鉆孔深度不應小于12 cm。鉆孔完成后用高壓空氣將孔中的混凝土粉末吹凈,然后向孔內灌入大于2/3孔深的高強植筋膠,將鋼筋植入孔中。當植筋膠完全硬化后,將縱向鋼筋與植入的鋼筋焊接,然后布設螺旋箍筋。再一次用高壓水槍沖洗混凝土表面,水壓不應大于200 kPa,且沖洗時應避開鋼筋。
為了節約時間,加快施工速度,采用木模板,模板內應均勻涂刷脫模劑。
混凝土澆筑時,應分層澆筑,一次澆筑厚度不應大于30 cm,且應采用直徑小于8 cm的振動棒振搗,振搗時應避免觸及到鋼筋。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后拆模養護,養護期不應小于7 d。
通過加固處理,樁基礎的強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完全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經過加固處理后,樁基礎夾泥、露筋現象徹底解決,墩柱中心線誤差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為了避免今后此類病害的再度發生,提出如下建議。
應該使鋼護筒的長度伸入到竹耙層以下1 m,并且鋼護筒周圍應用粘土回填并夯實。
根據現有的施工經驗,應該在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將泥漿稠度提高10%~15%。
對灌注樁的混凝土用量要做好記錄,通過混凝土用量的超方和虧方來初步判斷是否發生塌孔或縮頸現象。
由于海域吹填區土體固化較差,容易發生塌孔現象,因此應適當增加鋼護筒的長度、提高泥漿稠度,鉆孔完成后應立即進行灌注施工,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對混凝土的用量做好記錄,及時了解虧方或超方情況,掌握灌注樁的施工情況。
[1]天津市南港工業區管委會.天津市南港工業區整體規劃方案[R].2008.
[2]王江宏.天津濱海新區吹填土快速結殼的真空預壓法研究[D].天津:天津市城市建設學院,2008:2-9.
[3]CJ2-90.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
[4]劉晟.清水浦大橋超深鉆孔灌注樁施工[J].公路,2011,4(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