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澤銳 張潔宜
提高宣傳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斷增加醫護人員與病患者的交流,不僅可以保證患者接受科學的治療,而且還直接影響到醫療費用的支出,是治療糖尿病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1]。所以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患者疾病控制狀況、提高生活質量、減少醫療費用和改善醫患關系均有較大的價值[2]。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采用資料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180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為102例,女性患者為78例;年齡最小為28歲,最大為83歲,平均年齡為(64.5±8.7)歲;病程為3~6a,平均病程為(4.7±0.8)a。對照組與研究組在年齡、性別、學歷、糖尿病知識儲備情況以及病程等方面均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3]將本組隨機地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分次健康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健康教育,研究組采用短期集中強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續電話隨訪。對照組給予每周周末1d,5周為一個周期的分次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并進行3個月以及半年的隨訪;研究組給予5d的全日制糖尿病強化教育,并于出院后按期在3個月以及半年內接受定期電話隨訪或短信等方式,提醒糖尿病患者登陸自我管理的網站等來獲取全新的糖尿病患者的資訊,除此之外,每隔一個季度舉辦一次糖尿病患者的趣味競賽活動,其活動的內容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識有獎競賽、郊游以及趣味運動會、糖尿病患者美食等。
1.2.2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由Microsoft Excel以及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所出現的平均值均以χ±s的形式加以表示。運用卡方檢驗(χ2檢驗),以P<0.05代表存在統計學差異。
2.1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知識得分、自我管理評分、HbAl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2.2 經過上述的方法,研究組對糖尿病的知識水平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明顯地高于對照組,且二者呈現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

表1 健康教育實施之前兩組糖尿病知識與自我管理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χ±s,分)
糖尿病是終身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的綜合性自主治療。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還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并發癥的發生[4]。知識匱乏是糖尿病發病率和并發癥增長首要因素。因此提高宣傳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斷增加醫護人員與病患者的交流,不僅可以保證患者接受科學的治療,而且還直接影響到醫療費用的支出,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5]。
本研究發現,干預后6個月與干預后3個月比較,對照組用藥依從性及足部護理依從性下降,實驗組僅藥物依從性下降。這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我管理有退步的傾向,對照組退步更明顯。電話隨訪對防止CD患者自我管理退步有一定作用。臨床觀察發現,經過治療血糖控制在較好水平一段時間后,患者往往會反復詢問醫生藥物是否可以減量或停用胰島素改用口服藥等,盡管醫生囑咐其維持原治療方案不變,仍有部分患者私自停藥或減藥,這與本研究顯示的兩組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在干預后6個月明顯下降的結果相一致。經過上述的方法,研究組對糖尿病的知識水平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明顯地高于對照組,且二者呈現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由此可知,對糖尿病患者提供短期的集中強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對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效果,應該對此方法加以推廣并運用。
糖尿病患者應當對健康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知識水平以及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能正確掌握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治療的目的和方法,自覺地進行自身管理和控制,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6-7]。
[1]柴樹娟.門診DM患者血糖監測頓率及影響因素調杳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增刊):356.
[2]李明子,喻穎杰,張明霞.門診DM飲食控制的狀況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879-881.
[3]鞠昌萍,孫子林,金暉,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3):2139-2141.
[4]金躍玲.98例糖尿病患者系統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9):212-213.
[5]何筱瑩,李梅忠,阮佩珊,等.互動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450-1452.
[6]楊梅.對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3):388.
[7]張瑤芬.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