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鐵嶺市圖書館,遼寧 鐵嶺 112000)
每一次技術的變革必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云計算的快速發展為全球產業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圖書館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社會職能提供了技術支持。OCLC推出的基于WorldCat書目數據的“Web級協作型圖書館管理服務”,是云計算在圖書館應用的一個成功范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應用云計算不但可降低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軟硬件成本投入,確保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可靠運行,而且簡化了圖書館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目前,學術界對于云計算還沒有普遍一致的觀點。廣義的云計算是由分布式計算、并行處理、網格計算發展來的,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用戶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如圖書館通過廠商提供的網絡服務器集群,獲得在線軟件服務、硬件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服務。狹義的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用戶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如廠商搭建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以免費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術開發者或者企業客戶提供數據存儲、分析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云計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聯網服務器集群上的硬件資源(服務器、存儲器、CPU等)和軟件資源(如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等)。在云計算模式下,用戶通過電腦、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可按各自的需求進行存儲和運算。
云計算的優點有:(1)超大規模。“云”所擁有的超大規模性,賦予用戶史無前例的計算能力;(2)高可靠性。在云計算環境下,用戶不必考慮電腦中毒、文件丟失、資料泄露等情況的發生。“云”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辦法保障云計算服務的高可靠性;(3)通用性。云計算不受應用范圍的限制。由于各地信息建設標準化不同,嚴重阻礙了信息資源共享,云計算能解決這一困境;(4)價格低廉。云計算能根據用戶使用量計算費用;(5)云計算能對資源進行整合。資源整合一直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一大難題。云計算能夠將散布式存儲的數據庫與一站式的檢索界面結合起來,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整合,能夠為用戶提供統一的入口,實現一站式服務;(6)超強的存儲能力。云計算擁有超強的存儲能力,用戶不用為了數據存儲而購買昂貴的設備;(7)數據與應用共享性高。在云計算的“云”終端中數據只有一份,用戶可以隨時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連接互聯網訪問和使用該數據;(8)降低數據的管理成本。用戶只要通過一個瀏覽器就能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不需要購買大量的設備和軟件管理數據。
云計算的主要服務模式有:(1)軟件即服務(SaaS)。SaaS服務提供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根據需求通過互聯網向服務商訂購應用軟件服務。維護和管理軟件、硬件設施的工作由服務商負責管理,用戶通過互聯網的終端,即可隨時隨地使用軟件;(2)平臺即服務(PaaS)。由服務商提供開發環境、服務器平臺、硬件資源等,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制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并通過其服務器和互聯網傳遞給其他客戶;(3)基礎設施服務(IaaS)。IaaS即把服務商的由多臺服務器組成的“云端”基礎設施,作為計量服務提供給客戶。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因經費、人員等因素的影響,自動化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自動化水平不高。在建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后,系統的維護和更新以及設備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在圖書館投入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可通過云計算服務商建立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從而節省自動化系統軟硬件的投入費用。
中小館公共圖書館因各種因素的制約,難以開展深層次的信息服務。云計算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可為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深化信息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圖書館可依托云計算模式,為用戶提供云平臺服務,用戶使用手機、掌上電腦等設備獲取圖書館提供的電子資源。由于云計算模式提供了強大的無線接入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相關的終端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從而使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得到發揮,提升了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圖書館應用云計算,可采用云計算服務商以網絡服務的形式提供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利用云存儲服務,將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存放于“云”上,利用商用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滿足本地或局部應用的“私有云”平臺,開展互聯網整合服務,向用戶提供更專指的服務。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重點可從資源管理和信息服務兩方面應用云計算。
第一,利用云計算實現資源管理。云計算的資源包括存儲資源、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基礎設施資源以及其他資源(如客戶賬號、進程等)。云計算資源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是接受來自云計算用戶的資源請求,并且把特定的資源分配給資源請求者。一般而言,云計算資源管理系統應提供資源發現、資源分發、資源存儲和資源的調度等服務。利用云計算管理資源,圖書館不必為文件存儲硬件投入任何前期的費用,云存儲會解決用戶文件服務器的安全和更新問題,用戶有權訪問并審計數據,能夠選擇一定的存儲位置存放數據。因此,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可將圖書館的資源如各種數據庫放到云計算中,實現云計算管理。
第二,利用云計算開展信息服務。一是開展集成檢索服務。在云計算環境下,用戶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接入云平臺,云平臺會為用戶提供簡單快捷的集成服務。當用戶發出檢索請求時,客戶端直接把問題發送給云端,最后將結果反饋給用戶。云平臺服務能幫助用戶查找和發現資源。云計算的計算能力可以根據需要無限擴展,因此,信息檢索的方式將不會再受到硬件條件的限制,而且檢索的速度和準確性將得到進一步提高。二是開展聯機咨詢服務。在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模式將會發生變化。圖書館直接使用云服務商開發或引進的信息咨詢平臺,開展咨詢服務,解答用戶的問題,實現了平臺即服務。基于云平臺的服務,用戶不必再考慮找誰解答問題,而圖書館服務機構也不必思考如何吸引用戶,只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解答用戶問題即可。如圖1所示,用戶提出咨詢請求,云服務平臺接到請求后,判斷問題的類型和特點,依據圖書館信息服務機構的優勢自動調度問題并指定一個信息服務機構解答用戶問題。云咨詢平臺發揮著咨詢調度、調配資源、協助通訊的作用。該模式的優勢是:圖書館信息服務機構無需開發自己信息咨詢平臺,節省設備購置和系統開發的費用,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用戶提供統一的高質量服務。由于采用聯合服務的模式,用戶問題能及時得到解答。

提倡人文關懷,提供人性化服務,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一個方向。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掘服務潛力,改善圖書館的服務環境,樹立圖書館的嶄新形象,是圖書館贏得廣闊發展空間的法寶。因此,圖書館要加強館員培訓,使館員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科技,利用新技術開展圖書館服務工作。從方便用戶的角度,為用戶提供服務。
在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探索開放式的大傳播模式,利用云計算服務商開放的云服務平臺,與其他圖書館合作,積極開展云服務。
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發展下的圖書館運用云計算服務模式必然帶來圖書館各個要素的變化,圖書館不能忽視云計算在保護信息用戶隱私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知識產權、數據存儲等帶來的風險。另外,必須通過制定相關的法規加強數字資源的保存,以保證云服務的健康運行。
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指出:“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如果圖書館的發展停滯不前,墨守成規,則終將被社會所淘汰。反之,如果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必然會永葆活力。因此,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要更多地關注IT行業的新趨勢、新變化,了解信息技術的新發展,及時應用新技術拓寬圖書館的服務面。
在我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應用云計算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更多的實踐成果推動云計算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在免費開放環境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除了加強文獻資源建設和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外,應用云計算服務,是解決讀者量增加和圖書館服務能力有限的矛盾的一種選擇。
[1]陶新權,孫青,王亞,等.云計算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2):54-58.
[2]李蘭.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圖書館研究[J].情報探索,2010(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