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昌勝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陽 550002)
道塘水庫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位于貴州省松桃縣,最大壩高65.3 m,上游壩坡1∶1.4,面板為等厚面板,厚度0.35 m,面積14 029 m2,面板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25(R28,二級配),抗滲等級W8,抗凍等級F100。工程所在地多年平均氣溫為16.3℃,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4.8℃,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3℃。極端最高氣溫為39.3℃,極端最低氣溫為-12.0℃。2007年4月開始面板澆筑,受2008年初凝凍災害天氣影響,面板出現多處裂縫,經全面勘察,共發現裂縫98條,裂縫總長約848.5 m。
混凝土面板是大壩最重要的防滲結構,面板裂縫將直接導致壩體滲漏并影響面板結構的耐久性。根據《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DL/T 5128—2001)8.4.2條規定:對寬度>0.2 mm或判定為貫穿性的裂縫,逐條進行處理。處理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表面封堵或灌漿,或兩者兼用。對于面板裂縫也可采用水泥基復合材料進行封堵,但主要應用于混凝土多而密的微小裂縫,針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對面板裂縫采取以下措施處理:①對出現的面板裂縫進行化學灌漿和表面封堵處理;②對死水位高程以下面板采用丙乳砂漿進行表面機械噴涂。同時考慮到面板周邊縫的重要性和死水位以下檢修的不便,在522 m高程以下周邊縫增設了復合土工膜保護。
淺表層裂縫及貫穿性裂縫的判斷:以裂縫為中心線,沿裂縫每間隔3 m鉆深度100 mm直徑27 mm的孔,采用壓水探測,控制水壓,使得裂縫表面不冒水,觀察是否有水流入探測孔,如果有水流入探測孔,則此條裂縫判斷為貫穿性裂縫,否則判斷為非貫穿性裂縫。
對于裂縫寬度<0.2 mm的淺表層裂縫,清除壓水嘴,用環氧膠泥封堵探測孔,沿縫表面打磨寬80 mm,深5 mm的淺層槽,用改性環氧砂漿涂抹,然后沿縫涂刷20 cm寬、1 cm厚的丙乳砂漿(圖1)。

圖1 非貫穿性裂縫(寬度<0.2 mm)處理方案
對于裂縫寬度>0.2 mm的貫穿性裂縫,采用改性環氧樹脂進行灌漿處理,然后在裂縫表面采取同淺表層裂縫一樣的表面封堵(圖2)。

圖2 貫穿性裂縫(寬度>0.2 mm)的處理方案
改性環氧樹脂是在普通環氧樹脂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添加酚醛胺、聚酰胺等配制的灌漿材料,是一種強度較高、快速高效的防滲堵漏化學灌漿材料,主要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固化能力強、無毒、易存儲和施工工藝簡單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于各種混凝土結構裂縫的處理中。
判斷裂縫狀態→布孔→安裝注漿嘴及封縫→壓風測孔→注漿→表面封堵→工程驗收。
1)磨縫:采用手持打磨機沿裂縫進行打磨,打磨的寬度為裂縫兩側各40 mm,打磨厚度為3 mm;洗縫:打磨完成后采用清水、風槍對裂縫進行洗縫,吹干凈裂縫,以保證縫口張開,內無雜物、粉塵和其它影響封縫粘接的污物。
2)用環氧砂漿對裂縫進行表面封堵。
3)布孔分類:裂縫寬度>0.4 mm的裂縫間隔500 mm左右布孔,裂縫寬度<0.4 mm的裂縫間隔300 mm左右布孔。
4)開孔:根據規定間距采用打孔機進行打孔,孔深為30 mm,直徑為27 mm的騎縫孔;洗孔:采用清水、風槍對打好的孔進行壓風清理。
5)安裝注漿嘴:用定位針穿過進漿管,對準孔內縫口插上,然后將注漿嘴壓向注漿孔內;采用環氧膠泥對注漿嘴進行堵塞固定,1 min后抽出定位針應保證定位針不附粘膠,再采用環氧膠泥對孔邊縫進行封堵處理。
6)灌漿:注漿壓力。注漿起始壓力為0.2 MPa,最大壓力≤0.6 MPa;注漿方法。先灌注 1#、3#、5#、7#孔,展開 2#、4#、6#、8#號孔,當 2#、4#、6#、8#孔由開始的流出水到流出漿水混合物直至流出純環氧漿液后,2#、4#、6#、8#,開始并灌,并展開9#、11#、13#、15#號孔,依次類推進行注漿,灌注時應注意相鄰孔口的反漿情況,當鄰孔反漿后,排掉鄰孔中的積水后接通孔管進行并灌,依此方法由下至上逐孔灌注;閉漿。當灌漿吸漿量為0 mL/min時,繼續屏灌15 min再結束灌漿,(屏漿壓力0.4 MPa),達到屏漿要求后進行扎管閉漿。
7)表面封閉:在灌漿結束7 d后進行,鏟除注漿嘴,對混凝土有損傷的部位采用環氧膠泥進行處理,沿縫涂刷20 cm寬、1 cm厚丙乳砂漿。改性環氧樹脂灌漿材料漿液性能指標及固化物性能見表1及表2。

表1 改性環氧樹脂灌漿材料漿液性能指標

表2 改性環氧樹脂灌漿材料固化物性能
鑒于部分面板未在低溫季節澆筑,面板微裂縫較多,同時死水位高程以下面板今后維修困難,對死水位高程以下面板采用丙乳砂漿進行全面防護。丙乳砂漿施工工藝同裂縫處理表面封閉,砂漿厚1 cm。施工順序:混凝土表面清理→涂刷丙乳凈漿→涂刷丙乳砂漿→砂漿養護。丙乳砂漿主要性能指標見表3。

表3 丙乳砂漿主要性能指標
施工完成7 d后對每一條寬度≥0.2 mm的裂縫及貫穿性裂縫均采用壓水檢測,壓水檢測合格標準為透水率(Lu)≤0.1,壓水試驗壓力為0.2 MPa。
裂縫兩側各4 cm范圍混凝土面應嚴格控制平整度,突起高度<2 mm,改性環氧砂漿覆蓋整個需要處理的裂縫施工面,平均厚度達到設計標準,不漏涂。
丙乳砂漿涂料涂刷層厚薄均勻(無漏涂、無空白)、無起粉、無起皮,涂層厚度≥8 mm,封縫/封邊中間厚兩邊薄表面平。
周邊縫復合土工膜除褶皺帶部分攤鋪平整,與膜內粉煤灰無空隙,封邊平順、密實,無漏封閉。
使用材料的各種性能應達到技術要求的規定。
氣溫條件是堆石壩面板開裂的主要誘因,因此面板澆筑完成后必需進行嚴格的養護,否則將導致大面積的裂縫出現。
對于貫穿性的混凝土面板裂縫處理,改性環氧樹脂灌漿材料性能優異,實施性好,經水庫初期蓄水驗證,面板裂縫處理效果良好。
[1]傅志安,鳳家驥.混凝土面板堆石壩[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344.
[2]曹克明,汪易森,徐建軍.混凝土面板堆石壩[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34-137.
[3]陳三潮.水利水電工程化學灌漿監理手冊[K].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