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萍,馮竹清,白雪梅
(玉溪市人民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體檢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三級醫院體檢中心的產生是人們的健康需求和現代醫學模式發展的需要;也是醫療機構響應國家預防為主、關卡前移醫療方針策略,改變醫療服務模式和擴大醫院服務職能的體現。然而,三級醫院體檢中心在從傳統的由醫務部或門診部兼管、多科室參與完成發展到獨立運作的現代化體檢中心這一脫胎換骨過程中,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與挑戰同在,醫院政策及管理模式決定其發展速度和方向。
資料與方法 一、三級醫院體檢中心建議的優勢與劣勢
1.場地設置。體檢中心一旦成立,醫院均具備現成資源,可在短期內騰出地點作為體檢場所。但除非有提前規劃的新建場所或院外選址,一般而言,在擁擠的三級醫院內選擇的場地均難以達到空間獨立、寬敞、環境優美、流程合理等要求,并且都要根據業務發展情況經歷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我院體檢中心成立近6年因業務量的增長和醫院整體規劃需要曾搬遷3次,現面臨第4次搬遷,在建筑裝修、設施配置方面造成較大浪費。為達到現代體檢中心建設規模及不斷提升品質,一些三級醫院規劃將體檢中心搬遷至院外,雖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又帶來大型檢查、后續醫療不便,客戶體檢期間發生意外不利于及時處置等問題。
2.設備配置。三級醫院先進、完善的設備和良好的技能是吸引客戶、提高競爭能力的有利條件之一,具有較高的信譽度。但與專業體檢機構和民營醫院相比,存在以下劣勢:⑴客戶需求量最大的超聲檢查設備和人員配備相對不足,超聲醫生專業分工細(腹部、心臟、婦科)和對設備性能的依賴性強(專業高端機),導致工作量和設備使用協調困難,是客戶滿意度最低的一個項目;⑵與醫院共用的檢驗設備因工作量大影響報告出具時間;⑶與專科相似的檢測項目因可能出現結果差異而不被采信,如肺功能、骨密度、C14等;⑷科室未獨立購置的大型設備如CT、乳腺鉬靶檢查等與患者共用,違背“醫檢分離”原則。
3.人員配備。三級醫院的品牌效應源于強大的專家團隊和完善的專業學科等,但管理者和醫務人員“重醫療、輕體檢”的觀念是客觀存在和一時難以改變的。經驗豐富、能力強的臨床醫生如無特殊原因多不愿意從事專職體檢工作,少數有志于健康管理的優秀臨床醫生醫院不會放到體檢中心,新招聘和社招人員專業往往不對口。此外,醫院對體檢中心技術崗位設置及分配政策的限制使科室人才隊伍缺乏穩定性。因此,體檢中心的人員配備無論是數量或結構都不盡人意,整體業務素質低于其他臨床科室,科研、教學的開展能力較差,體檢質量提高受限,是制約體檢中心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管理模式。三級醫院具備成熟的管理制度、服務理念和技術規范,體檢中心的管理多數按照臨床科室模式運作,但無明確的系統定位(內科、外科、醫技)。由醫院決策的人員配備管理和體檢效益分配不能充分調動參與體檢科室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增加科室管理者工作難度。筆者認為,體檢中心的結構和規模已相當于“院中院”,其職能和發展需求既是醫療行為又具有其他公共服務行業性質,如營銷、外聯等。按照醫院科室模式管理安全、規范,但效率低、靈活性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夠,長此以往會影響體檢中心競爭力和良性發展,難以做大做強。許多省份的三級醫院體檢中心近年來發展緩慢,而部隊醫院、專業體檢機構、甚至個別醫院采取與公司合資的方式管理運營后取得顯著成績的對比,說明三級醫院現行的體檢中心管理模式存在較大弊端。
二、關于體檢中心學科建設方面的幾點思考
1.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源于并依賴于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但不同于傳統的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它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人的健康以及健康維護和促進[1]。其中健康檢查是基礎,風險干預是關鍵,管理(個人、社會)是重點,健康促進與改善是目的[2]。健康管理是健康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提高人群健康素質的有效措施。是否開展健康管理是體檢中心綜合能力提升的體現。三級醫院雄厚的綜合實力客觀上講最有利于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但目前未經權威機構明確認可的多種風險評估軟件讓人無所適從,收費標準得不到地方物價部門批準,工作人員不足等因素影響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據了解,除獨立設置的專業健康管理中心外,多數醫療機構的健康管理工作僅限VIP、屬地干部等部分人群,覆蓋面不廣。
2.人才隊伍建設。體檢機構是一個擁有大量基礎人群的醫學實體、一個擁有類似全科醫學框架結構的綜合學科、一個擁有大量體檢信息數據庫和多種功能模塊的信息化基地[3]。體檢中心如果沒有一支穩定、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就難于發展全方位、多學科領域相結合的體檢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關系到體檢質量,而體檢質量是體檢中心的直接產品,體檢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體檢中心的生死存亡[4]。行內人士多抱怨體檢市場良莠不齊源于國家衛生部門制定的準入門欄低、缺乏質控標準、地方衛生監督部門督查不力等。近幾年五花八門的健康管理師、總檢醫師資質認定培訓缺乏規范,各方說法不一。因此,作為邊疆地區的體檢中心希望國家相關部門盡快規范體檢市場,培養優秀的體檢專業人才,促進學科良性發展。
3.市場營銷。三級醫院的臨床醫療市場長期以來都是人滿為患,營銷似乎是多余的。雖然醫院的品牌效應為體檢中心帶來較強競爭力,但主動營銷仍是體檢中心良性運行的必備工作之一。因為體檢產業是臨床成熟技術的綜合應用,其經濟效益明顯,無論軟件、硬件均容易被其他更好的機構取而代之。只有在良好質量及信譽的基礎上培養忠實客戶,不斷開發新客戶才能保證體檢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三、三級醫院體檢中心建設及管理策略
1.用發展的眼光、專業的設計規劃體檢中心,并以構建科學完善的健康體檢服務體系為原則:醫檢分離、完善先進的檢查檢測系統,科學合理的設計體檢套餐和檢測項目、搭建系統完善的信息網絡平臺、構建人性化的服務平臺[5]。
2.按小型醫院規模設置部門并配備相應管理人員(醫院內設機構)。目前體檢中心的所有職能均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和業務人員兼管,既要完成業務工作又要兼顧行政管理,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專職行政、計算機、財務、營銷和后援服務等人員,科室的整體協調非常困難,體檢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因此建議:⑴探索公司制管理模式。在遵守國家醫療法規的前提下,通過醫院努力,爭取特殊管理政策,如授予體檢中心人事使用權、體檢分配權、小型設備及急需物品的自主采購權等;⑵采取合資方式改變傳統管理模式。
[1] 宋心紅,林海燕,張豐煥.綜合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設意義與服務模式探討[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0,4:186-187.
[2] 白書忠.中國健康產業體系與健康管理學科發展[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7,1:67-70.
[3] 曹東平.體檢機構開展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討[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273-275.
[4] 雷航,陳偉芳,潘平.運用SWOT分析方法規劃健康體檢中心的發展策略[J].現代醫院,2008,8:155-156.
[5] 曾強,王曉鐘,馬俐華.健康體檢與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