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姿,杜守穎,賀葵邦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102)
為適應科技發展需要,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強化實踐教學在亟需高等應用型人才的今天已成為突破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實踐教學重在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中藥藥劑學作為中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一門研究中藥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應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也越來越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重視.中藥藥劑學實驗一直被認為是本課程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藥劑學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徑,同時實驗教學也是鍛煉學生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本文根據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當前中醫藥院校中藥藥劑學實驗課存在的問題,對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藥劑學高等應用型人才的途徑和措施進行探討.
實踐教學是藥學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人才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 地位 一切知識都來源于實踐,能力也來自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提高.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對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更要有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因此,只有強化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教學改革力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不負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與重任,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1.2 作用 強化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鞏固擴展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適應社會科技發展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1].學生只有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把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2.1 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國內大多中醫藥院校進行的中藥藥劑學實驗的教學方法與理論課相似,教學模式陳舊.一般是老師事先將實驗名稱、目的要求、實驗內容、數據處理步驟、思考題等寫在黑板上并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指導寫好預習報告;上實驗課時老師詳細講述一遍,再強調注意事項,告知學生可能的結果并要求重點觀察;學生完成實驗后,上交實驗報告,進行批閱.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只要動手尚可按部就班地操作完成實驗.沒能完全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甚至不清楚操作要點,只是機械性地完成實驗;對實驗設計沒有思路,對中藥藥劑學的基本理論認識不深,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缺乏[2].
2.2 學校投入經費不足 由于一些學校對實驗室投入的經費較少,對學生實驗重視不夠,實驗室與實驗器材明顯不足,在整個中藥藥劑學實驗當中沒有儀器設備,都是通過瓶瓶罐罐結束實驗,學生不能接觸到高新的技術和設備就難以激發他們對實驗的興趣.因此就易導致學生對實驗課不重視,認為實驗課對自身的學業幫助不大,常常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如此環境下培養出的學生,無法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在操作技能、創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2.3 實驗教學質量不高 中藥藥劑學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中藥制劑從提取到成型再到包裝的各步驟的實驗操作,以及制劑質量控制的方法并能正確地評價制劑的質量.但是從過去到現在,在實驗課中,各種劑型通常是按常規方法操作,學生沒有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更不了解實驗條件不同,其結果也不同;對操作方法是否合理,工藝條件是否最優,哪些因素可影響實驗結果,怎樣論證等皆含糊不清,對一些研究性實驗方法更是一概不知,學生走向社會僅能“照葫蘆畫瓢”,收效很差.這種狀況難以滿足社會對藥學專業人才素質的要求[3].
3.1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體系一般由實驗、實習的制訂,專業技能訓練、科研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畢業論文設計及社會實踐等途徑來完成,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實踐教學內容的優化來體現.依據國家高等教育方針和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總體目標要求,結合本專業自身特點,構建厚基礎、寬口徑、具有創新型和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大綱.同時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和擴大專業適應能力.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調動教、管、學三方面的積極性,深化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加大選修課范圍和實踐教學比重,科學設計學生必備的能力項目,巧妙安排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等實踐教學活動,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內容.
針對改進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則應相應地優化實驗教學內容.目前中藥藥劑學在制藥設備、藥用輔料、制劑工藝、制劑理論等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國內大規模的GMP技術改造,使國內制藥工業在環境和硬件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新的劑型如緩控釋制劑、靶向制劑、定時定位釋藥系統等逐步上市并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因此應對當前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使之適合制藥現代化的需要.在實驗內容上首先保留原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制劑的制備和專業技術性的實驗,如混懸劑、乳劑、軟膏劑、穩定性實驗等;其次應把引入新技術、新劑型,并與傳統的制備工藝和劑型進行對比;最后,在實驗條件和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安排一部分的設計性實驗,以使學生獨立完成從資料收集、藥物制劑處方及工藝設計、制備以及質量控制等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4].
3.2 強化實踐技能培養,改進實驗教學模式 堅持“強化專業、拓展知識、張揚個性、發揮特長、提高綜合素質”的原則,把實踐技能訓練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緊密結合.首先,遵循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廣闊的創新思維和活動空間,激勵他們養成主動探索、勇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其次,激發學生對實踐教學的情感和愛好,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開展個性化實踐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專業特點來安排實驗項目和實踐教學內容.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既要鼓勵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鼓勵他們學會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也要發揮自身的個性魅力,通過創造自由寬松的實踐教學環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由于現在的實驗教學模式陳舊,難以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為了解決這一類問題,可以借鑒PBL的教學模式,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為“以學生討論為中心”[5],將實驗內容布置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查閱文獻,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各抒己見,達成一致意見后,推選代表進行實驗方案的闡述.通過這種良性的思想碰撞和教師的“點睛”式引導,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會越來越完善,在此過程中不僅達到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為了實驗教學真正的主角,綜合他們以往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6].
3.3 改革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實驗課的科研含量 要把實踐教學納入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能力、探索精神和發明創造意識,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要對教學計劃進行修改,根據各專業的特點,確定相應的實踐教學任務和培養目標.同時根據專業性質,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適當增加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踐教學學時并與理論教學一樣,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考核大綱,考核方式.
將科研設計引入實驗室是一項有效的改進實驗教學方式的措施.它可以提高實驗教學的科技含量,使實驗質量、水平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本校在中藥藥劑學本科生實驗教學中加入了綜合性實驗設計,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課題,并付諸實踐,有助于學生形成科研思維,鍛煉科研能力.
總之,在中藥藥劑學的實驗中不斷強化實踐教學意義深遠,只有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方式和方法,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才能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中藥藥劑學高等應用型人才.
[1] 尹秀玲,張斌,杜立文,等.強化實踐教學 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7(3):86-88.
[2] 古麗巴哈爾?卡吾力,寇耀紅,李巖,等.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3):8-9.
[3] 何群,羅杰英,夏新華.藥劑學實驗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藥學教育,2001,17(1):31-32.
[4] 高靜,儲藏,丁雪鷹,等.藥劑學教學改革中應用PBL教學法的初步探索[J].藥學實踐雜志,2009,27(3):231-232.
[5] 沈嵐,馮年平,林曉.中藥制劑分析PBL教學模式的問題設計[J].藥學教育,2007,23(6):25-26.
[6] 修彥鳳,馮年平,張永太.中藥制藥綜合性實驗的實踐與反思[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10):2580-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