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這句貴州人耳熟能詳的話語,如今已成為貴州的時代標志。絢爛的精神之花綻放在貴州大地,精神的強大力量正在引領著貴州創造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的優異成績。
貴州大地上,革命先輩曾經以“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大氣魄,堅定地走出了“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冷洞村群眾面臨特大干旱,修窖蓄水、滴灌種植,硬是讓石漠化重災區穿上“綠裝”,實踐了“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羅甸縣大關村村民,在石旮旯里建造出米糧川、花果山,用雙手托起了“大關精神”……
今天,貴州要構筑的“精神高地”,是“自覺自信自強、創先創新創優”的“精神高地”。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背篼干部”精神激勵著廣大干部轉變作風、服務百姓。近年來,貴州省干部大規模地走向基層,形成“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的長效機制。全省1.7萬多個行政村,村村都有駐村干部蹲點。他們下到田間地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宣傳政策、化解矛盾,為基層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同時,貴州省針對基層黨組織開展了“幫助學習領會精神,促進思想統一;幫助理清發展思路,促進科學發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增比進位;幫助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和諧穩定”的“四幫四促”活動,涵蓋了7000多個行政村黨支部和100多萬黨員。
新時期“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的貴州時代精神正在引領貴州加快轉型、奮力攀高。貴州省委提出,要把“經濟洼地”變成投資熱土,用苦干實干換取貴州的快速發展,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使貴州盡快實現歷史性跨越。
越來越多的發展奇跡在貴州大地創造。曾經落后的畢節市引來了云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卡車生產基地。項目從破土動工到整車下線只用了18個月時間,打造了象征貴州沖出“經濟洼地”的“畢節速度”。在遵義,去年底以來,僅湘江工業園區和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就開工151個工業項目。一股子比著干、爭著干、追著干的精氣神在貴州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