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楊 軍
抓實基層黨建 提升干部素質
文Ⅰ楊 軍
從江縣按照“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總體要求,以抓實基層黨建示范建設、大力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全面落實基層保障為出發點,統籌推進“十項行動”100項重點任務,努力提升全縣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通過摸底調查,征求意見,綜合分析,今年確定了農村、社區和機關11個縣級黨建示范點作為黨建的重點領域。其中農村示范點7個,社區示范點1個,機關示范點3個。分別在從江東部、中部、西部鄉鎮和縣城區選點,確保不同區域、領域都有一個代表性的示范點。
按照“一點一定位、一點一方案、一點一特色、一點一品牌”方式。在西部鄉鎮:把宰便鎮宰近村定位為“綜合發展型”,建立“香豬產業黨支部”,支部創建“香豬養殖示范區”。將往洞鄉增沖村定位為“黨建幫扶創業型”,推行“集團幫扶、整鄉推進”項目。在中部鄉鎮:支持雍里鄉宰略村重點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引導黨員群眾抱團走中小企業發展之路,培育一批農村黨員“雙帶”能人,努力建成“產業發展型”示范典型。在東部鄉鎮:以高增鄉小黃村、占里村為重點,利用小黃“侗族大歌之鄉”美譽度和占里計生文化知名度,來發揚以侗族大歌為首的優秀民族文化,探索“村建黨總支+歌隊建黨小組”模式,將基層黨建工作與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相融合,積極創新民族地區社會管理新途徑,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穩定團結和文化繁榮發展。
按照“既有典型意義,又有推廣價值;既有個性特點,又有共性特征”的要求,在村級示范點,重點以抓產業、抓民生、抓基礎、促發展、促和諧為主要內容,確定了“產業發展型”、“ 綜合發展型”、“文明和諧型”、“創新管理型”等不同載體。在社區示范點上,以“重管理、重服務、重聯建、重和諧”為主要內容,著力打造文明社區、和諧家園。在機關示范點,以創新工作機制,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機關黨組織活力和黨員宗旨意識,進一步創新機關黨建工作。
以集團幫扶,強化保障為出發點。縣委明確15名縣級領導干部作為示范點的聯系指導人,將農業、扶貧、水利、交通等31個工作部門與示范點掛勾,以政策傾斜、資金扶持、項目支持、齊抓共建的方式,形成強大創建合力。定期召開幫扶部門、鄉(鎮)、村三級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創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建立考核激勵制度,將示范點創建工作列入黨建考核重要內容,把創建成效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為加強換屆后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領導科學發展能力,采取了多種途徑開展大規模干部培訓。
在財力上,今年縣財政拿出100萬元經費作為特色、增設培訓項目的專項資金。為提高師資水平將選派骨干教師到省內外高校培訓,同時選聘兼職教師。在政策上,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生活補助標準,調動干部參訓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基層黨建水平。
為了提高培訓質量,采取走出去“取經”和請進來的“傳寶”模式開展培訓。堅持“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抓好園區和城鎮建設、經濟工作領域干部培訓幾個方面。并抓好重點、關鍵崗位干部培訓。探索推廣“摸擬式” 、“拓展式”等教學法。在剛舉辦的副科級領導干部培訓班上,采取“行動式”教學法,取得良好效果,切實提升干部隊伍的能力水平,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針對因村(居)撤并而無活動陣地的問題,縣財政拿出300萬元,同時整合部門項目資金40萬元,爭取到省林業廳項目資金400多萬元和省黨建扶工作隊50萬元,三年內全部解決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問題,做好基層陣地建設。
從縣直機關選派330名干部下基層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明確77名干部任一類貧困村 “第一書記”,選聘13名“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1名干部駐村,幫助基層清理思路,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基層干部力量。
為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立村、社區干部報酬增長機制,從今年起,對在任村干部基本報酬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800元。對974名離任村干發放生活補貼81.72萬元。此外,還把村、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今年縣財政安排402.35萬元的村級運轉經費,19.2萬元的基層黨建工作專項經費,90.48萬元的村黨組織書記業績獎勵經費,30萬元的黨內關懷激勵基金,全面落實基層基礎保障工作。(作者系從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