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臣繁
打造“陽光黨建” 建設陽光花溪
文 曾臣繁
要實現地方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離不開一支思想陽光、面貌陽光、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隊伍,離不開一個組織陽光、事業陽光、協調和諧的政治生態。
春日的陽光,分外明媚,照射在美麗的花溪河畔。
花溪區委書記向虹翔胸前佩戴的黨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花溪區實施‘陽光黨建’工程,就是要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立足崗位,踐行宗旨,以‘陽光環境’、‘陽光組織’、‘陽光隊伍’、‘陽光黨務’、‘陽光服務’、‘陽光形象’、‘陽光評價’七個方面為黨建載體,建設陽光花溪。”向虹翔說。
花溪區搭建為民平臺,推行“陽光服務”。通過開展“黨代表履職服務”、“黨員便民服務”、“黨員網格化服務”、“黨員為民點題服務”等活動,全面提升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水平。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舉一動常思百姓冷暖。”去年,花溪區新一屆區委班子產生后,集中開展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基層,進村入戶蹲點調研。通過“干部群眾談心日”、預約接待群眾來訪等活動,傾聽基層呼聲,共接待來訪群眾588次,解決群眾問題743件。
花溪區委副書記向洋說,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作風,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用真情辦實事,服務群眾,溫暖群眾。
“以前,爸爸媽媽出去打工都不放心我們,我們心里也空空的。現在有了黨員叔叔和學校老師的關照,心里踏實多了,學習也有了勁頭。”馬鈴鄉留守兒童盧小娟說。在這里,馬鈴鄉的留守兒童有個共同的“家”,不再是無人管的娃。
馬鈴鄉地理位置偏僻,80%的農村青壯年常年在外務工,衍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2009年,留守兒童之家的成立,解除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這是馬玲鄉黨委在陽光黨建中,開展“一村一支黨員服務隊、一戶一張連心卡”的實際行動。
短短一年間,花溪區石板鎮就創造了四項“貴州之最”——我省最大的石材加工銷售基地、二手車及商用車市場、五金機電市場和農產品物流交易市場。花溪區政協副主席、石板鎮黨委書記吳同恒說,在重點項目的推進中,黨員干部吃苦在前,沖鋒在前,成為加快發展的領頭雁。
花溪區在全省經濟強縣增比進位中,由32位躍升到17位,發展勢頭強勁。
“事實說明,花溪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一支思想陽光、面貌陽光、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隊伍,離不開一個組織陽光、事業陽光、協調和諧的政治生態。”向虹翔說。
近年來,花溪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純潔黨員干部隊伍。在2011年全國組織工作民意調查中,花溪區“干部選拔任用”、“防止和糾正用人不正之風”、“組工干部”、“組織工作”的評價分值在全市上升幅度最大。
2012年春節剛過,花溪區就面向全區公推競崗孟關鄉、麥坪鄉、黔陶鄉黨委書記,在全區符合條件報名的38名科級干部中公開選拔。同時,花溪區還面向全市公開選拔13名科級領導干部,把“陽光黨建”工程落到實處。
花溪區以實施“陽光黨建”工程為抓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完善黨內民主、群眾參與的“陽光評價”體系,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樹立黨員干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形象。
近年來,花溪區大力開展機關廉政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月活動,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在園區建設、重點項目中著力做好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確保“項目優質,干部優秀”。
為推進廉政文化建設,花溪區充分利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最大限度地延伸廉政文化陣地,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只有黨員干部清正廉潔,才能建成陽光花溪。”結合“陽光花溪”的創建,花溪區在作為貴陽市黨務公開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成果,引進和加大群眾評價的權重,制定“實績考察”、“民主測評”、“民意調查”相結合的“三維考核”陽光評價體系,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廣泛開展群眾性評議活動,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圍繞“陽光黨建”工程,花溪區大力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為促進全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組織保證。當前,全區迅速梳理出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文件的重點建設項目131個,總投資1300.31億元,已有29個項目列為2012年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金石產業園主干道中廣線工程已于2月28日開工、貴州花溪大學城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全區增比進位的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作者系花溪區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