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曲沃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成 功
發揮地域優勢 打造廉政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中共曲沃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成 功
曲沃縣位于臨汾盆地南端,史稱“天府雄風、三晉重地”,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據之而稱霸”的晉國古都,也是晉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曲沃縣紀委、監察局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整合資源優勢,挖掘晉國典籍,積極構建彰顯晉韻清風、突出時代人文特點的晉國廉政文化大宣教格局,提出了“1563”工作思路,充分實現廉政文化建設與晉國歷史、產業發展、社會和諧完美結合,使廣大黨員干部知興亡、明得失、正衣冠,為全面推進懲防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曲沃文化底蘊深厚,晉文公德法并重、舉賢任能、省刑薄賦、通商禮賓的治國理念,閃耀著濟世安邦、圖強稱霸的光輝;“叔向賀貧”、“韓起退環”、“一食三嘆”、“子罕辭玉”的廉潔典范名垂千秋,讓后人肅然起敬;“驪姬亂晉”、“叔魚暴尸”、“郭開禍國”、“壬夫貪賄”等貪腐之徒的無恥行徑,更是前車之鑒,發人深省。
為了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晉國廉政文化,在曲沃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縣紀委積極參與、多方協調,把晉國廉政文化建設真正融入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和文化旅游的總體部署中。縣紀委在文化立縣的戰略指導下,以建設全國晉文化研究開發基地為依托,挖掘整理晉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成語典故,從明理誠信、弘揚正氣、舉賢為公、從政為民、清正廉潔、秉公執法、律己修身、警鐘長鳴、懲惡拒腐、從善和諧十個方面展示晉國安邦理政的思想和廉政文化的魅力,采取多種方式,運用各種載體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以史為鑒,古為今用,使廉政文化融于身、化為行、立于本,傾心打造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一是建設晉都廉政文化公園,搭建公眾“休閑觀賞”平臺,接受晉國廉政文化教育。縣委、縣政府、縣紀委以晉文化研究協會為依托,挖掘歷史資源,精心設計規劃了占地180余畝、投資1.17億元的晉都廉政文化公園,讓人民群眾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品味晉國歷史、感受廉政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強自信心、自豪感和廉潔自律意識。
二是布展晉國博物館,搭建游覽“實景還原”平臺,印證晉國廉政文化內涵。總投資約2.01億元、占地面積12.4萬平方米的晉國博物館,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全省第一座遺址類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縣紀委把晉國廉政文化內涵溶入博物館文化主題門、旅游觀光大道、“晉魂”大型主雕塑、晉文化浮雕墻、晉國歷史文化展廳等景觀。同時,在導游解說中加入能夠體現晉國廉政文化精髓的歷史故事和典故,讓前來參觀的人時時處處感悟“廉潔修身、貪腐亡國”。
三是豐富磨盤嶺廉政文化生態觀光景區,搭建百姓“信廉擁政”平臺,促進廉政文化與農民致富緊密結合。被省委譽為“磨盤嶺模式”的國家農業生態觀光景區,每年接待參觀游客十余萬人。縣紀委以晉文化為主線,以“廉、政、勤”為主題,結合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特點,提出了打造磨盤嶺廉政文化生態觀光景區的工作目標,并通過完善區域功能,使磨盤嶺成為集晉國歷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文化教育、楷模榜樣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于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綜合景區。
四是利用監獄這個特殊陣地,搭建警示教育平臺,使黨員干部感受腐敗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危害。2010年11月曲沃監獄被臨汾市紀委確定為全市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以來,縣紀委與曲沃監獄攜手共建了反腐倡廉教育成果展廳、警示教育報告廳,開展了現身說法、家庭助廉教育等活動,告誡人們廉潔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自愛,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帶頭廉潔自律、勤政廉政,才能為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和社會進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現已開展廉政教育30余次,受教人員達1萬余人。
五是完善晉韻清風廉政機關,搭建國家公職人員知廉崇廉平臺,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是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基礎。縣紀委在全縣機關單位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建設“三個一”活動,即建設一個廉政文化大院、一條廉政文化長廊,開展一次“學史知廉”演講比賽,讓廣大黨員干部在良好的辦公氛圍和辦公環境中,不斷加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增強抵御腐敗誘惑的能力。
一是教育培廉,為廉政文化“強基”。第一,從四大班子領導抓起,在縣委中心組學習中增加廉政建設內容,在民主生活會上查擺廉潔自律情況,起好示范帶頭作用。第二,抓住科局級干部這一重點,把廉政教育與“一月一講”干部日常培訓結合起來,每月必講廉政法規,半年匯報廉政建設情況,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第三,把好黨員“入口”關,將廉政教育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第一課,引導青年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宗旨使命。第四,緊盯重點部門、關鍵領域工作人員,組織開展“規范執法我先行,廉潔自律當先鋒”主題教育活動,樹先進典型,查違紀案件,以敬效尤。第五,抓好磨盤嶺鄉鎮紀檢干部培訓基地建設,以農村兩委干部為重點,組織開展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廉政文化教育活動,著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在全社會營造尊廉、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圍。
二是會展示廉,為廉政文化“固本”。曲沃縣將《廉政準則》52個不準制作成漫畫,在全縣進行巡回展出;在機關單位建起了廉政展示平臺,其中縣檢察院已成為全省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院,正在申報國家級先進單位;在曲沃賓館每年定期舉辦兩次廉政書畫和攝影作品展,其中高顯鎮的農民廉政書畫已赴太原展出,并獲得了全省一等獎;在農村設置了農民廉政書屋、廉政大院、廉政書畫室;把晉國廉政文化融入榮獲全國大獎的鄭月巴葫蘆、剪紙作品,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薦。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設計生動、形式活潑的廉政會展,使廉政文化牢牢地扎根于沃土大地。
三是文藝宣廉,為廉政文化“搖旗”。縣紀委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廉政廣場文化月、廉政主題征文、廉政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將廉潔、誠信、守法等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法紀觀念植根于人們的頭腦之中;借助民間文藝宣傳隊和在校中學生,編排了蘊含廉政元素的扇鼓儺戲系列節目,將廉政文化與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結合,不斷豐富廉政文化內涵,打造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盛宴”。今年,曲沃縣已出版了《晉國廉政故事書》一書,制作了《晉國廉政畫冊》。當前,正在拍攝3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晉文公》。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宣廉活動,在全縣大力倡導“以廉為美、以廉為榮、以廉為樂”的社會理念,把廉政文化教育對象從黨員領導干部擴大到群眾,延伸到中小學生,讓人們把廉政文化看在眼中、聽進耳中、記在心上、用在行動上。
四是專家講廉,為廉政文化“吶喊”。曲沃縣邀請著名學者和晉文化研究人員舉辦晉國廉政文化系列講座,用“桐葉封唐”、“叔向賀貧”、“韓起退環”等歷史故事,教育人們要誠信、廉潔、修德;用“郭開禍國”、“壬夫貪賄”、“羊舌鮒暴尸”等歷史故事,告誡人們不重視廉政文化建設,放任腐敗,勢必造成亡身亡族乃至亡國的沒頂之災,讓群眾在聽講座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地了解歷史,感悟人生,達到聽廉養廉,以史為鑒的目的。同時,不定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參觀曲沃監獄,聽取在押職務犯罪人員的現身說法,讓廣大黨員干部切身感受到“貪廉一線間,榮辱兩世界”的巨大反差,使其不想腐敗、不敢腐敗。
五是明史鑒廉,為廉政文化“開源”。曲沃厚重淳樸的民風、勤勞善良的百姓,與源遠流長的晉文化有著不解之緣。研究晉文化的專家和學者,從晉國廉政文化角度剖析歷史,探索思考晉國興衰的原因,挖掘借鑒其廉政精髓并賦予現實借鑒意義,豐富了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內涵。特別是郭惠勇縣長主編的《晉國廉政故事》一書,用現代的眼光解讀歷史、詮釋人生,讓讀者充分感悟晉國廉政文化的魅力,從中獲得啟示乃至警示,現已成為廉政文化建設的生動教材,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頗多借鑒。
六是家庭助廉,為廉政文化“堵漏”。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縣紀委都要與宣傳和婦聯部門聯合開展一次“賢內助,廉內助”系列教育活動,解決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盲區問題,營造家庭的廉政文化氛圍;向干部家屬發放《廉潔家庭倡議書》和《家庭助廉承諾書》,舉行一場家庭廉政經驗交流座談會,讓廉政文化走進家庭;用“后宮亂晉”、“驪姬之亂”等故事,忠告黨員干部的家屬要站好廉潔崗,不讓腐敗在“后院”著火。家庭助廉活動讓每個家屬常吹家庭“廉政風”,讓每位黨員干部念好“廉政經”、算好“廉政賬”,使廉潔的觀念成為家庭美德,形成家家把好廉政關的良好社會氛圍,積極構建家庭助廉防護網。
一是建立組織協調機制。縣委把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文化立縣”戰略的重要內容,融入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建立健全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牽頭負責,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
二是規范工作運行機制。根據晉國廉政文化建設“1563”工作思路,科學制訂中長期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各項責任單位,要按照時限要求,制訂較為詳細的工程建設計劃,把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建設單位頭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項目建設單位要發揮自身優勢,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加快工程進度,力爭早日完工。
三是完善考核獎懲機制。把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與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結合起來,健全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責任體系,制訂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目標考核制度,把五大廉政文化平臺建設所涉及的30余項任務量化到部門,細化到個人,采取簽訂責任書的形式,按年度實行百分制責任考核,對工作推進快、工作程質量高的予以表彰獎勵,完不成工作任務的進行責任追究,推動全縣廉政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