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濟市委書記 陳杰
在“黨建民生年”活動中詮釋為民宗旨
■中共永濟市委書記 陳杰
今年是“黨建民生活動年”,永濟市委緊扣這個主題,在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開展了愛民為民活動。
黨建為民,首先要建立基礎。我們積極探索建立黨建服務民生的新機制,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健全黨建服務民生網絡:在農村打破行政區域限制,讓黨組織(黨支部、黨小組)隨著黨員走,形成黨組織建在產業鏈、區域鏈、服務鏈等黨員實際發揮作用的領域上的多種設置形式;在非公企業采取企企聯建、下派組建、掛靠組建等模式,建立健全黨組織;在城市社區采取轄區聯建、下派組建、設立黨員示范戶等方式,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活力。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開好民情民意懇談會、開通“民生民情”熱線電話、設立“黨建服務民生信箱”、搭建黨群互動平臺、從全市選聘1300名群眾威信高的黨員作為“黨員示范戶”等形式,多渠道掌握民情。對于民愿中一些疑難問題,通過限時辦結制、領導簽批制、聯席會議制和督辦質詢制等,多途徑滿足民愿。全市副股級以上干部、農村“兩委”主干和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訪貧問苦,對各村及2200余名特困戶,包聯到村到戶,制訂民生計劃,建立結對幫扶長效機制,設立愛心基金,實行民事代辦,多方式服務民生,使黨建服務民生常態化、制度化、正規化。
為了確保活動抓出成效,我們加強組織領導,專門成立黨建服務民生工作領導組,明確各級黨組織和“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大推進力度,年初召開工作部署會,季末召開民情分析會,半年召開工作推進會,年終召開總結表彰會;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除30%用于辦公外,其余70%的功能用于服務民生;按照專款專用、立足實際原則,市財政每年列支130萬元專項經費,推動黨建服務民生工作保障機制。同時建立考核制度、督查制度和獎懲制度,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評分相結合的方法,對各單位黨建服務民生工作進行評定獎懲。
此項活動開展半年來,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各項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黨的核心作用更加增強。全市在非公企業等新建黨組織82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立體覆蓋,分層負責、不留空擋”的黨建服務民生新格局逐步形成,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和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落到了實處。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基層干部的骨干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二是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市、鎮(街道)、村三級部門,尤其是市四大班子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訪貧問苦,制訂幫扶計劃,發放連心卡2000余份,積極幫助所包村、戶脫貧致富。全市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獻愛心”活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紛紛解囊,捐獻愛心基金120多萬元。據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為所包村、戶辦各類好事、實事2800余件,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三是干群關系更為密切。我們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眾的困難,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哪里有群眾的需求,哪里就有黨組織的服務”,充分體現了民意在基層了解,問題在現場解決,干部作風得到有效轉變。我們扎實掌握民情,努力改善民生,確定了事關永濟發展大局的“四十+雙五”重點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廉潔自律,政令暢通,干群關系更為密切。目前全市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各項工作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