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勇
西山“銘”珠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司西銘礦紀實
■呂勇
西出晉陽二十余里,踞龍城之屏障,扼西塞之要沖。千峰腹地,風物殊佳;西山“銘”珠,奇葩競放。
風云際會五十六載,飲風霜而恒久,歷滄桑而彌堅。民心淳樸,礦區隆昌;西山“銘”珠,開啟新章……
每當夜幕降臨,遠眺龍城西麓,總能看到萬家燈火鑲嵌于西山天際,點點繁星儼如天上的街燈,熠熠生輝恰似玉盤明珠。這便是近年來聲名鵲起的西山“銘”珠——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西銘礦。
作為一座有著56年發展歷史的國有特大型企業,西銘礦累計產煤一億多噸,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許多貢獻。礦車穿梭的工業廣場,煤浪奔涌的萬米井巷,處處銘刻著西銘礦曾經的歲月與輝煌……從2010年至今,西銘礦勵精圖治,不僅連續實現兩年無事故、安全生產周期達到900余天,而且榮獲全國“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全民健身先進單位”、全國煤炭系統“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文明單位標兵”、“優秀企業”、“模范職工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五星級職代會”,山西省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山西焦煤和西山煤電公司“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為山西焦煤“安全工作要有新舉措,應對危機要有新對策,轉型跨越要有新動作,文明企業建設要有新追求”四件大事和西山煤電“三年跨千億”的工作目標做出了許多貢獻。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年來,西銘礦堅持以新風正氣引領和諧礦區建設,以黨建工作促進中心工作,在安全生產長周期上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社會管理、幫扶濟困、民生改善、企業文化等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2012年,西銘礦創新開展“室、站、崗、點”活動,以黨建工作的融入促進了礦區整體工作的順利開展,全礦上下呈現出安全文明、和諧發展的繁榮景象。
加強黨建工作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近年來,西銘礦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以黨建工作引領和諧礦區建設,恰似傲雪寒梅,一縷清香沁人心脾,迎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
為了努力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西銘礦根據“基層組織建設年”和“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要求,將“創先爭優”活動與礦區實際相結合,圍繞2012年黨委工作會提出的“五建設、五融入”的黨建工作思路(加強靈魂工程、素質工程、陽光工程、溫暖工程、創優工程建設和融入中心工作促發展、融入素質提升促文明、融入企業管理促安全、融入民生改善促和諧、融入文化建設促繁榮),創新開展“室、站、崗、點”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全礦整體工作的順利開展。
“室”即礦黨委設立“黨建教研室”,利用多部門聯動效應,重點解決黨建工作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形成集經驗交流、分析研討、創新提升為一體的黨建工作機制;“站”即各總支設立“共產黨員服務站”,采取黨員服務站、信訪接待站、職工幫扶站、警務協同工作站、女工家屬安全協管站“五位一體”的運作模式,促進整體工作;“崗”即每個黨支部至少設立一個“共產黨員示范崗”,以共產黨員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突出先鋒模范作用;“點”即全體共產黨員構成“共產黨員聯心點”,以聯系職工和服務群眾為目的,著重進行思想引導、體現人文關懷,落實包保責任、牽手促進和諧。“室、站、崗、點”工作是一個閉合式的管理系統,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采取“點→崗→站→室”逐級反饋的運作模式,為促進全礦中心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春節過后,平時出勤正常的西銘礦運輸區運輸一隊職工季艷強卻一反常態,連續多天都沒有上班。“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隊里的包保黨員張栓林通過電話詢問,得知季艷強不幸患上了肝腹水,面對昂貴的醫藥費倍感絕望。張栓林馬上將這一情況向黨支部書記郝俊忠匯報。運輸區總支書記盧峰馬上組織召開區務會,不僅發動本單位職工為其捐款9730元,還及時向礦黨委的黨建教研室進行了反映。黨建教研室積極協調礦工會,在礦黨政領導和工會組織的幫助下,又在慈善救助金中撥款3萬元,緩解了季艷強的燃眉之急,也使這個一度瀕臨絕望的家庭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室、站、崗、點”就是這樣一個閉合的管理系統,黨員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支部來解決,支部解決不了找總支,總支有困難,礦黨委出面解決,充分發揮了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作用。季艷強的這一事例,正是黨建工作融入溫暖工程的典型寫照,也為行政工作起到了分憂解難的作用。
西銘礦還建立完善了黨委中心組“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黨委把宣傳部安排的學習記錄、政策研究室安排的資料研討和民主集中的會務交流有機結合,促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企業建設;月考核、季度測評的干部測評常態模式,引入“賽馬機制”,表揚先進,鞭策后進,促進了干部隊伍整體面貌的持續向好;制定技術人才和操作崗位人才管理辦法,從政策、物質、精神激勵入手,積極引導職工樹立“不當官也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理念,建立了正確的人才導向;創新會務組織形式,月度干部大會采用全月綜述、頒獎、講話、學習資料“四合一”專題片的模式,充分調動與會人員的感官神經,提高了會議質量,實現了會風轉變。《山西焦煤》報2012年7月27日頭版以“先進性在職工笑容中綻放”為題報道了省國資委“先進黨委”——西山煤電西銘礦黨委與時俱進抓黨建,使黨建工作融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和諧穩定,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道路的先進經驗。
在礦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西銘礦堅持以人為本,在幫扶濟困、信訪穩定、社會管理等方面也形成許多亮點,猶如深谷幽蘭,在西山之隅譜寫了一曲和諧溫馨的美好樂章。
幫扶濟困是西銘礦的“知名品牌”。西銘礦積極運作“十大救助基金”,扎實開展“一助一,獻愛心”、“訪貧思廉”等幫扶活動,創新建立“困難職工幫扶站”、“愛心超市”、“愛心藥店”,得到了職工群眾的廣泛認可。2011年以來,西銘礦共接待省內外觀摩團體61次1300余人,西山煤電兩級公司幫扶工作現場會、山西焦煤幫扶工作現場會、省屬企業幫扶工作推進會等現場會議相繼召開,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讓西銘礦走出全省、走向全國。
《“幫”出溫暖,“扶”出希望》、《多樣化,“活”了幫扶一渠水——西山煤電西銘礦開展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紀實》、《愛心灑滿山窩窩——西山煤電西銘礦千方百計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西山煤電西銘礦開展“一助一”訪貧思廉活動》……《山西工人報》、《太原日報》、太原電視臺、《山西焦煤》報、《西山煤電》報等媒體相繼報道了西銘礦幫困扶貧暖人心、關注民生促和諧的典型事跡,使這座老礦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01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在省市領導陪同下來礦調研指導,這是對西銘礦幫扶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每一個西銘人的自豪。
同時,西銘礦還非常重視幫扶濟困與信訪穩定工作的有機結合,成立“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綜合辦公室,在切實解決職工群眾實際困難的同時,也有力地維護了礦區的穩定。
白金貴多次赴省、市等有關部門上訪,是礦區家喻戶曉的“人物”,各級信訪部門更是“人見愁”。近年來礦黨政和信訪部門堅持不懈做工作,千方百計為其排憂解難,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年初,得知白金貴的妻子患癌癥住院做手術,礦領導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不僅多次走訪慰問,還在其妻子病逝后幫著料理了喪葬事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11年4月10日,白金貴將寫有“關心百姓疾苦,甘當人民公仆”的錦旗親自送到礦黨委書記胡國順的手中,一時哽咽得說不出話來……自此以后,在西銘礦辦公樓北面的山坡上,便經常會看到一個起早貪黑義務育苗、植樹造林的身影。2012年7月12日,得知白金貴已經在山上挖好了300個樹坑后,西銘礦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幫助其栽下了滿眼蔥綠的柏樹苗,老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上訪戶的轉變,只是西銘礦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一個縮影。
56年的發展建設,西銘礦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半個多世紀的春華秋實,也讓這座老礦的企業文化展現出迷人的風采。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沒有文化的企業,猶如沒有導航系統的航船,在驚濤駭浪中會迷失方向。西銘礦黨政領導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文化引領”的重要措施,似春風勁吹,恰桃紅柳綠,全礦職工乘勢而上,譜寫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嶄新篇章——舉辦“文明之春”、“消夏活動”、“重大節慶”三大系列活動,節目異彩紛呈,豐富了職工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召開新聞工作會,按照“報刊上檔次、熒屏上欄目”的要求,加強閉路電視、《西銘礦報》、廣播等媒體建設,提升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力度,擴大了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立西銘礦銘馨文學藝術社,廣納全礦文學、美術、書法、攝影、剪紙等愛好者,定期舉辦書畫展覽、藝術講座,為職工展現個人風采、實現人生追求提供了廣闊舞臺;融文化元素于基本建設領域,打造宜居礦區、提升文化品味,礦區盡顯崇文尚學之風……
為了展示西銘礦五十余年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和厚重積淀,2011年3月,西銘礦組織礦區10名文藝骨干,僅用三個多月時間,就收集、整理、編撰了《銘譜》、《銘角》。《銘譜》為文學作品集,《銘角》為藝術畫冊,遴選了西銘礦職工當中頗具水準的文藝作品,作者當中有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中國煤礦作協會員和中國書畫人才中心高級研修員、山西省美協會員、太原市美協會員等,體現了西銘礦五十余年企業文化建設的發展風貌和豐碩成果。作品體裁豐富,涵蓋了散文、詩歌、小說、曲藝和美術、書法、攝影、剪紙等多種文學藝術門類。題材廣泛,既有謳歌礦山的文學作品,又有力透紙背的書畫精品,也不乏頗具影響的名家力作。作者群體既有在職和離退休職工,也有家屬、子女,還包括曾經在西銘礦工作和生活過、現在高就他方的西銘人,折射出企業文化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蓬勃的發展態勢。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文化引領的旗幟下,西銘礦涌現出一批以《廚師進行曲》、“夜精靈”舞社和高建明為代表的文藝作品、團體和個人,礦區文化建設呈現繁榮發展之勢。《廚師進行曲》是西銘礦餐飲公司職工自發創作的舞蹈小品,融“四小天鵝”、《千手觀音》、“皮影”等舞蹈元素于一體,大腹便便的廚師跳著優美輕盈的舞步,詼諧風趣,雅俗共賞,以高雅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餐飲員工辛勤忙碌的日常工作場景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夜精靈”舞社是礦區自發組織的舞蹈團體,成員全部是礦區子弟,精湛的技藝、奇巧的構思、新穎的編排、曼妙的舞姿,展示了礦區青年的時代風采。高建明是礦區的著名歌手,曾榮獲2008年“中國杯”詞曲原創大賽二等獎、2011年中國紅歌會“華北太原賽區十強選手”,礦黨政專門為其到中央音樂學院深造提供了便利條件,充分體現了西銘礦對文化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對文藝人才的尊重與厚愛。
安全是煤礦永恒的主旋律,也是每一位礦工最樸實的祈愿。
西銘礦高度重視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主題文化建設。在礦黨政的精心策劃下,安監處編撰的《煤礦常見工程“非標”現象圖解及標準要求》圖文并茂、通俗易懂,以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有效地普及了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常識;二采區職工高吉慶創作的《小馬虎違章記》系列漫畫,詼諧幽默,寓教于樂,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山西日報》、《太原日報》和新華網、中國日報網等進行了相應報道,《山西焦煤》從4月25日開始連載,且作者已經取得著作權登記證書,并和北京安全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達成由該公司代理出版的合作意向。
“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是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舉措。西銘礦在全公司范圍內率先推進“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工作,結合實際逐步摸索出“76543”工作法,提出了“賽講、賽學、比用”、“精講、短學、互動”和“影視、圖片、生動”的培訓理念,形成了集培訓、包保、幫扶為一體的全方位包保培訓工作機制,有效地促進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礦井安全管理提升。黨政工青婦各級組織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經常性地開展班前會慰問、井口慰問、女工協管、安全簽名、警示教育、自救器培訓、安全文藝演出、安全文化書畫展、安全知識競賽、班組長知識答辯、短信囑安全、安全征文、入井慰問和義務勞動等安全宣教活動。井口工業廣場安全文化長廊、住宅小區的安全囑語、安全文藝演出……十里礦區處處呈現出安全宣教的濃郁氛圍,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職工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情真意切、情深意濃,似母親的聲聲叮嚀,如家人的殷切企盼,溫暖了每一位礦工的心田。
“牽手行動”是西銘礦保安全、促和諧的重要舉措。2011年11月,在全年工作的沖刺階段,西銘礦開展了以“牽手促和諧、齊心保安全”為主題的“牽手行動”。“雪中送炭”的深情厚誼無疑是冬日最美的一道風景。夜色中,礦領導親自為上早班的礦工送上了一份份“漢堡”、一副副手套——“洋快餐”體現黨政情,棉手套溫暖職工心。全礦科級干部牽手井下全體職工,面對面說一句貼心話噓寒問暖,近距離斟一杯交心酒釋惑解疑。黨政工青婦各級組織圍繞“牽手行動”,堅持人性化管理、親情化服務,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系列活動,形成了齊心協力抓安全,并肩作戰促生產的良好局面。集體見面、牽手宣誓、現場慰問、班中囑托、會餐座談,交友聯絡……在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全礦實現了連續兩年無事故的歷史性跨越,邁上了安全長周期1000天、連續三年無事故的征途,礦區上下處處洋溢著眾志成城的和諧樂章……
千峰盡秀滿眼春,繁花似錦賦西銘。作為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出席山西省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會議的礦井單位的唯一代表,西銘礦黨組織無疑是全集團公司基層黨組織中的翹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礦黨政的帶領下,西銘礦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以西銘礦的信念和追求、西銘人的豪情與氣魄,開始了新一輪的登攀。繁花似錦的西銘礦,也必將乘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駛向3萬余名職工家屬翹首以盼的文明和諧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