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晉中市委副書記、昔陽縣委書記 劉潤民
充分發揮核心作用全力構建“陽光黨務”大公開格局
■中共晉中市委副書記、昔陽縣委書記 劉潤民
去年以來,昔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黨務公開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充分發揮縣委的核心作用,堅持“一務帶六務,七務全公開”的原則,突出“民心、實效”兩大重點,高標準部署,大力度投入,全方位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我們從組織領導、載體建設、體制機制三方面入手,保障黨務公開扎實開展,高效推進。
1.“書記掛帥”抓公開。縣委以全市黨務公開工作試點縣為契機,把黨務公開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緊緊抓在手上。成立了以晉中市委副書記、昔陽縣委書記劉潤民同志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丁雪欽,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馮耀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郭豐慧任副組長的黨務公開暨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領導組,加強對全縣黨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黨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要把黨務公開作為強力引擎,領跑全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縣委抽調精兵強將,劃撥專項資金,開辟專門場地,成立專門機構,負責黨務公開日常事宜。各鄉鎮、縣直各單位都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黨務公開工作領導組,具體負責本部門、本單位黨務公開工作的組織實施,在全縣形成了黨務公開“書記主抓,上下聯動,協調有序,推進有力”的良好局面。
2.“四個走向”促公開。一是黨務公開從“文件”走向“文藝”。在采用文件、通報、簡報進行公開的同時,更加重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小品、音樂快板等文藝形式進行公開。二是黨務公開從“會場”走向“廣場”。投資600萬元新建廉政文化廣場,開辟公開專欄,設立信息公示平臺,及時向群眾公開全縣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三是黨務公開從“參觀”走向“參與”。通過行風評議、電話熱線、書記縣長信箱等載體,暢通信息公開渠道,公開信息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參與。四是黨務公開從“傳統”走向“傳媒”。設立黨務公開欄、黨務公開室,依托電視臺、《昔陽報》、公眾信息網、黨建網、紀檢監察網、陽光農廉網進行全方位公開。一年來,全縣共設立黨務公開欄455個,黨務公開室70個,黨務公開閱覽處567個,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公開黨務信息1500余條。
3.“五大機制”保公開。建立健全五大保障機制:一是建立制度保障機制。制定黨務公開聯席會議、信息報送、公開備案等制度,確保黨務公開常態運行。二是建立規范運行機制。對黨務公開的運行過程,群眾意見建議收集、承辦、反饋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管理。三是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堅持黨內監督與法紀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構建“1+3”監督模式,全方位、多領域開展監督。黨務公開工作開展以來,共收到群眾建議37條,媒體反饋信息18條,全部予以采納辦結。四是建立目標考評機制。將黨務公開作為硬性指標,納入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疇,年底兌現交賬。去年,共有28個黨務公開優秀基層黨組織受到表彰。五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檢查中發現的公開不及時、程序不規范、內容不全面等問題及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其“一把手”進行誡勉談話,以嚴格問責推動黨務公開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昔陽縣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面統籌,穩步推進,全縣的黨務公開工作實現了“事事按標準公開,環環有標準相扣”。
1.實施“三項推進標準”。在推進思路上,“跳出黨務抓黨務”,提出“一務帶六務,七務全公開”,以黨務公開為龍頭,發揮“陽光”效應,統領和帶動團務、政務、村務、企務、醫務、校務公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面、寬領域的“七位一體”大公開格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縣694個基層黨組織全部推行了黨務公開,公開面達到了100%。在推進布局上,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針對“七務全公開”分別選樹試點,培養典型。全縣共選樹各類試點典型33個。在推進方式上,通過領導帶動、會議發動、活動促動、機制聯動、媒體推動,有效地提升了黨務公開的影響力和實效性。
2.嚴格“五個公開標準”。一是公開內容有標準。圍繞公開目錄確定的6大類66項內容進行公開,重點突出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及貫徹落實情況、基層黨組織的中心任務和重大決定及其執行情況、黨員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二是公開范圍有標準。依內容確定公開范圍,做到重大事情黨內先知道、重要文件黨內先傳達、重要決定黨內先討論、重大部署黨內先發動。三是公開時限有標準。長期公開固定內容,季度公開定期內容,分段公開動態內容,隨時公開重要內容。四是公開程序有標準。嚴格執行“提出→審核→公開→處理→反饋→評議”流程,確保黨務公開嚴謹可行。五是公開監督有標準。對于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不僅要監督公開結果,還要監督公開過程,讓群眾在決策前知曉、決策中參與、決策后監督。
3.落實“八有建設標準”。一是有組織機構,12個鄉鎮黨委、1個社區、8個縣直工委都成立了黨務公開領導組,各基層黨組織都成立了黨務公開辦公室。二是有公開場地,各鄉鎮、縣直工委乃至有條件的村級黨支部都掛牌成立了黨務公開工作室,實行專人負責,專人管理。三是有公開目錄,全縣各基層黨組織都結合實際,按照民主決策、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6個類別分別編制了黨務公開目錄,做到“應公開必公開,宜公開則公開”。四是有公開載體,注意將傳統手段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針對不同的內容創新和拓展公開載體,實現長期定期公開相結合,動態靜態公開相結合。五是有工作制度,將五大類12項制度貫穿于公開的全過程,強化執行,確保成效。六是有公開檔案,公開資料的審批、查閱,群眾意見建議的收集、反饋、上報,全部立卷歸檔。一年來,全縣共收集黨務公開意見468條,回復反饋意見298條。七是有公開活動,將每季度最后一天作為黨務公開活動日,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主題活動。八是有公開成效,把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作為衡量黨務公開成效的重要標尺,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把評議權交給群眾。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縣累計聽取意見、建議500余條,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126件,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6起。
我們堅持把民意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民意,主動回應民意,通過公開,真正贏得民心,取得實效。
1.突出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我們嚴格按照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要求,把握“三重一大”(重大事項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對縣委主要事項,縣委管理干部評優表彰以及違紀違法懲處,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黨組織的決議、工作計劃、工作目標等8個方面的內容,通過網絡、電視、報刊、公開欄等媒體和平臺,向全體黨員和群眾公開。進一步明確了縣委常委工作職權,制定了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及“三重一大”流程圖,出臺了縣委工作規則和縣委常委會議事決策、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社會評價及監督等一系列制度,確保群眾及時了解縣委在想什么,要做什么,真正讓群眾參與縣委的決策,監督縣委的工作,這也就真正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
2.突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們對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重點公開。在選人用人上,我們嚴格按照“一看人品、二看能力、三看群眾公認度”的選人用人標準和“兩輪推選、實名推薦”的工作程序,公開透明選用干部。特別是實行了基層提名制度,認真聽取基層黨組織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基層民主。去年以來,全縣共調整干部四批次197人,選拔過程和結果都及時通過網絡、電視、公告欄進行公開,讓百姓全程監督,人民群眾對縣委的公信度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在經濟和社會重大事項決策上,我們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訪談、設置意見箱、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離退休老干部、基層群眾代表的意見,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突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我們把黨務公開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悉心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政務公開方面,將精減后的審批事項、辦結時限及辦事流程和部門廉政風險點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有效地規范了權力運行,提高了服務績效。村務公開方面,切實加強對農村“三資”的管理,全面推行“五步五簽”民主監督工作法,對所有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兩委提、黨員審、村民決、村委辦、公示宣”五步程序;對所有財務支出,都由報賬員、村委主任、支部書記、理財小組、鄉會計服務中心負責人逐一審核,逐一簽字。去年以來,全縣共有17名村主干因“五步五簽”執行不力受到黨政紀處分。我們通過團務、醫務、校務、企務全公開,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年干事創業的熱情,更加融洽了醫患關系,凈化了教育教學環境,促進了企業健康有序發展。黨務公開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唱響了“熱土清風”的和諧主旋律,干部作風明顯好轉,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風清氣正、轉型趕超氛圍日趨濃厚。今年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98億元,同比增長15.2%;1~7月份,全縣財政收入完成10.04億元,同比增長79.1%,增幅在晉中市位列第一。
在今后的工作中,昔陽縣將認真總結經驗,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黨務公開各項工作,為建設民富縣強、人和政通、山川秀美、人民幸福自豪新昔陽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