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鋒
四輪驅動強推進四路出擊解難題
——陽城縣全面深化黨務公開工作側記
■李學鋒
深化基層黨務公開,既是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現實需要,又是加強黨內監督、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舉措,更是保障黨員權利、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陽城縣緊緊圍繞“公開內容全面真實、公開程序規范嚴謹、公開形式便捷易行、公開制度完備有效、公開效果群眾認可”的黨務公開工作目標,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穩步實施、注重實效,積極推行黨務公開“一把手”工程,將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村務公開、企務公開有機結合,不斷引深黨務公開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黨建工作的穩步開展。
深化黨務公開,統一思想是前提。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對推行黨務公開“有顧慮”、“怕丟權”、“怕惹亂”的消極被動思想,我們一方面抓領導帶頭,把縣委作為黨務公開的“領頭雁”,堅持在第一時間啟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堅持做到重大決策事項公開、程序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在“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通過在府前廣場專欄公示,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和專家論證會、黨代會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情民意,最終確立了“1+4”新型工業發展、“1+5”大縣城和“3+1”大旅游發展戰略。在干部調整上,最大限度地公開調整職位、公開任職條件,最大限度地增強透明度、擴大參與度。從2011年換屆以來,采取“兩推兩票決”、“三推一講兩票決”的辦法,3400余名干部群眾參與干部選拔過程,產生了27名鄉鎮黨政正職提名人選,今年又有13名同志通過推薦、演講、票決等干部選拔程序,走上了縣屬國有煤炭企業的主要領導崗位。這種公開透明的選人用人模式,擴大了干部群眾對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為基層黨組織推進黨務公開樹立了榜樣。另一方面抓典型帶動,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鳳城鎮岳莊村將黨務公開同村務公開、企務公開相結合,通過推行“企財村管”、“三堂會審”、“陽光采購”,將監控權交給集體,將監督權交給民主,將知情權交給群眾,凝聚了黨心民心。我們緊緊抓住這一先進典型,將“兩鎮兩村”4個市級聯系點和“一鎮五村兩局一校一企”10個縣級聯系點作為“先行一步”的示范點,堅持在試點中改進,在改進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可供借鑒、適合推廣的黨務公開模式,黨務公開工作實現了“學習有榜樣、引領有典型、推進有標桿”。
深化黨務公開,有的放矢是關鍵。針對黨務公開過程中出現的避重就輕、粗線條勾勒、泛泛而談等不規范問題,陽城縣采取多種方式,廣泛深入了解黨員群眾對黨務公開內容的所需所盼,堅持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滿足“各有所需”:在農村黨組織,重點公開村務財務、低保申請、小規模工程項目招標、發展黨員等黨員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把最可能影響農村矛盾的“三資”管理置于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黨員群眾的監督之下。在企業黨組織,重點公開重大投資、財務管理、物資采購、產品銷售、用工情況等職工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并把原有的工程建設招投標延伸到重要物資設備和常用物資采購招投標上。在機關黨組織,重點公開經費使用、公務用車、職務消費、行政審批等黨員干部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有針對性地公開黨員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有力地推動了“黨組織公開什么,黨員群眾看什么”的單向式、命題式公開向“黨員群眾想了解什么,黨組織就公開什么”的互動式、點題式公開轉變。
深化黨務公開,創新載體是基礎。針對黨員群眾反映的“老年人看不懂、中年人不便捷、年輕人沒興趣”等現實問題,陽城縣堅持“方便群眾、易于觀看、便于監督、切實有效”的原則,利用黑板報、大喇叭、公示欄等載體,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利用文件、會議、簡報、電視等載體,滿足中年人的需求;利用電子顯示屏、互聯網、手機短信等載體,滿足青年人的需求。比較典型的是:東城辦美泉村在財務公開過程中,把枯燥無味的“賬單式”公開改為易于接受的“文字式”表達;鳳城鎮西關村通過村干部勝任度測評和黨員星級評定,用直觀的曲線變化直接反映了村兩委干部的工作業績以及群眾對黨員的信任指數;晶鑫煤業公司黨委建立了黨務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公開職工關切的資源整合、礦井建設、公務消費等問題。通過多樣、便捷的形式,真正把黨務事項公開到廣大黨員群眾的“家門口”、“眼睛里”和“心坎上”。
深化黨務公開,強化監督是保證。針對一些基層黨組織中的“只公開結果不公開過程”、“只公開成績不公開問題”、“只重公開不重反饋”等突出問題,陽城建立了紀檢監察機關跟蹤監督、新聞媒體實時監督、黨務公開監督員全程監督、黨員群眾民主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督機制,加強對黨務公開工作的“全方位、多元化、跟蹤式”監控,確保了黨務公開“內容有界、過程透明、監督留痕、考核有據”。同時,不斷加大對黨務公開的督查力度,堅決懲治以“假”亂“真”,以“自選動作”代替“規定動作”,以“不實數字”代替“實際數字”等行為,先后有6名領導干部因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務公開問題受到問責處理,有6家單位在評模評先中被“一票否決”,這就確保了基層黨務公開的全面、真實、有效。
陽城的實踐表明,黨務公開適應了推進黨建工作之所需,順應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之所求,回應了黨員群眾之所盼,乃針砭時弊、對癥施治、恰逢其時之舉。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把黨務公開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基礎性的工作,努力提高黨務公開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拓展黨務公開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常態化和規范化,以黨務公開的新成效促進黨建工作的新增強。
(作者單位:陽城縣紀委監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