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學昌
(貴州省雷山縣林業局,貴州 雷山 557100)
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科學發展觀,這一科學發展觀如今已深入到社會各個發展領域。雷山縣的林業發展與全國林業發展相比具有普遍性,同時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既要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意見》的要求來發展雷山縣林業,又要按雷山縣具體情況來發展林業,不斷地探索發展林業的有效措施和創新發展道路,才能更好地實現雷山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雷山縣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西南部,地跨東經107°55′~108°20′,北緯26°02′~26°34′之間。國土總面積12.18萬hm2。縣境內有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3.58萬hm2,占全縣國土面積的29.37%。雷山縣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部苗嶺山脈雷公山區,長江和珠江上游支流源頭,生態區位十分重要。雷山縣要加強森林生態保護,發揮區域內森林的蓄水保土功能,確保兩江下游安全。
雷山縣屬低山、低中山、高中山的峽谷地貌,以低中山、中山深谷形成的地貌為主,地形侵蝕溝谷切割強烈,山高谷深。最高海拔為雷公山主峰2178.8m,最低海拔為達地亞麻河口484.0m,兩者相對高差達1694.8m。雷山縣屬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林區,耕地面積少,礦產資源貧乏,工業不發達,林業在雷山縣經濟發展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林業的木頭經濟占全縣經濟收入的2/3以上,但由于大量采伐林木,現在除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一部分原始森林外,區外全是人為破壞后人工培育或自然更新起來的次生林,并且大部分為中幼齡林,森林資源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可采資源。現在的林木采伐只能滿足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每年上級下達的木材生產任務都完不成。因此,雷山縣林業發展要創新發展思路,努力探索發展林業的有效措施,確保林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后,天然林禁伐,雷山縣委縣人民政府積極探索林業發展之路,采取了有力的林業發展措施。
(1)大力發展果樹林。在25°以上的坡耕地進行退耕還林除種植杉木外,發展果樹林“4個1萬畝”,即發展優質楊梅、優質梨子、優質獼猴桃和其他優質果樹林各1萬畝。目前,這些果樹林已發揮出經濟效益,許多農戶因種植果樹而脫貧致富。但在發展速度上一味要求快,在引種上有些種苗存在質量問題有些樹種不適地適樹種植,造成不少損失。
(2)大力發展茶葉。目前,雷山縣茶葉已發展到0.53萬hm2,創出了“銀球茶”、“腳堯清明茶”等一些品牌產品,許多農戶因種植茶而致富。存在的問題是發展速度快,茶園管理跟不上,產量低,規模效益不夠。
(3)以西江千戶苗寨和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為依托,大力發展苗族文化旅游業和生態旅游業,以旅游業帶動林下種養殖業發展。目前,在旅游業的帶動下,雷公山天麻、八月筍等林副產品供不應求,天麻已種植到666.67hm2,產生了許多養羊、養雞大戶。
(1)在現有的果樹林上進行重新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保留優質品種,淘汰劣質品種和不適地適樹品種,同時引進市場銷路前景好并能夠適應雷山的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的品種。加大對果農進行果樹栽培管理技術培訓,實行科學種植和科學管理。在扶貧資金和融資貸款上給予政策傾斜支持,以解決果農管理資金困難問題。
(2)在繼續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的同時,積極引導茶農加強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充分發揮已建成茶園的經濟效益,不能重種輕管。對茶葉加工企業進行清理整頓,淘汰人工粗放加工企業,扶持機器加工企業,減少茶葉加工成本,提高茶葉收購價格,提高茶農種茶的積極性。
(3)完善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觀光旅游功能,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到雷公山進行旅游度假休閑,加大對林下養雞、養羊和天麻等的消費,促進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4)加大改造低產林力度。根據《雷山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為8.86萬hm2,公益林面積6.59萬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4.37%,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為6.054萬hm2,地方公益林面積為0.6萬hm2;商品林面積為2.27萬hm2,占全縣林業用地的25.63%。在商品林中存在近0.67萬hm2的低產林,這部分林地要充分發揮經濟效益,一定要加大力度對低產林進行改造。
在雷山縣的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地方的氣候等條件,采取多種發展方式,不能再單一地依靠木材。這樣做既可以保護森林資源,擴大森林覆蓋面,發揮森林生態功能,又可以做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雷山縣林業局.雷山縣林業志[R].雷山:雷山縣林業局,2000.
[2]葉 春,李淵妮,陳志永.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3):56~59.
[3]耿鵬旭,王卓理.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的途徑[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482~484.
[4]任亞東.發展生態農業是貴州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J].當代經濟,2010(16):76~78.
[5]雷山縣林業局.雷山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R].雷山:雷山縣林業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