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覺,黃湘南,陳振雄,魏 甫
(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湖南 長沙410014)
二類調查是指以森林經營管理單位或行政區域為調查總體,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資源的種類、分布、數量和質量,客觀反映調查區域森林經營管理狀況,為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開展林業區劃規劃、指導森林經營管理等需要進行的調查活動[1]。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森林生態的重視,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已不僅僅為林業生產經營提供指導,并且可直接提供生態環境質量數據、反映生態建設成果,還可作為政府長期林業生態工作績效提供依據。二類調查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應用的能力,其質量控制是調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我國,大部分省(市)都在國家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基礎上制定的符合本省(市)情況的操作細則,在技術上全省統一了標準。隨著當今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我國大部分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都通過各總體(縣、森工局、林場為主)二類調查數據匯總,形成了統一的成果矢量和屬性數據庫。為滿足省級質量管理和技術統一上的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更有利于保證成果的質量:一是由省級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進行技術指導;二是由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承擔單位組織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隊伍完成外業調查、內業整理和成果編制;三是由省級森林資源監測中心負責數據統計;四是由省級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和承擔單位聯合組織,負責內外業質量檢查工作,并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成果評審。通過上述的組織管理方既通過省級監管最大程度的統一了技術方法,又通過外業調查和統計人員的分離減少了人為因素對調查結果的干擾。
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工作特性決定了其對調查隊伍和人員專業素質要求高。一般來說,二類調查外業要求能及的小班都需現地調查核實,深入小班調查各項因子,其勞動強度大;內業需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將調查成果矢量化、數字化并編制制件,其技術要求高,故二類調查工作需專業的技術隊伍和人員承擔。國家林業局和各省市林業廳(局)也對專業隊伍的資質級別和業務范圍有明確的規定,根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資格認證管理辦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等級分為甲、乙、丙、丁4級,甲級又分為兩個檔次。其中具備甲、乙、丙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是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丁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只能在所有單位或者所在縣內承擔營造林設計與驗收、采伐作業設計與驗收、簡易經營方案編制等直接為林農或者基層林業單位服務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
由二類調查承擔單位聘請的具丙級及以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單位組建聯合調查隊伍是比較可靠的和可行的。聯合調查隊伍由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承擔單位技術人員、本地護林員組成。其中內外業工作基本由聘請隊伍完成;協調、交通、食宿等工作由承擔單位人員負責;護林員負責權屬、邊界、造林、年齡等調查因子的核實。以湖南省為例,湖南省目前共擁有資質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192個,其中甲級4個,乙級27個,丙級78個,丁級83個,基本上所有市縣級行政單位和大型國有林場都具備丙級及以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單位,所有林地都實行了護林員管理責任制,一般來說護林員對其巡護范圍內的林地情況非常熟悉,聯合調查隊伍組建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聘請非本地具丙級及以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單位進行調查有利于防止人為因素影響調查結果,在管理上將會更加順暢。
技術準備主要分調查內容和方法兩方面。從質量控制上來說,調查內容越少越能減少工作量,參考資料越準確豐富,越容易保證質量。一般二類調查內容來源于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本省最近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操作細則和本省前期森林資源調查操作細則,還可結合本省、本地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達到調查的目的。一般來說隨著二類調查要求的提高其內容越來越多,并且很多內容進行過專項調查,如果部分調查內容能在前人專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核實,從調查內容上可有效提高調查的質量。提前準備好前期二類調查、一類清查、行政界線、地形圖、遙感影像、公益林區劃、林地落界、林權制度改革、石漠化調查、荒漠化調查、沙化調查、濕地調查等資料,可在調查內容上減輕調查工作量。另外,根據調查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形成工作預案也能有效減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煩。使用一些適用的調查方法和技術能大大減少外業工作量,有效提高調查內容的精度和質量。以下幾種調查方法或技術手段能有效減少調查工作量和提高調查質量。
連續小班區劃方法包含有連續、修改和補充三層意思。
(1)連續。對上期區劃小班界線進行核對,無法找到明顯錯誤的小班界線就保留。
(2)修改。通過核對,發現有明顯錯誤的小班界線就進行修改,不應劃開或可以合并就合并。
(3)補充。通過核對,發現地類或林分類型在間隔期內已發生變化,并達到了劃分小班條件的就補充區劃[2]。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進行過森林資源二調查、林權制度改革和林地落界等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使用連續小班區劃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并且此種區劃方法不僅減少了工作量,還有利于二期數據進行對比。
在有多次二類調查,專項調查準確,并且遙感影像分辨率較高的基礎上,先通過內業地理信息系統區劃的小班界線出錯概率應該較小。故二類調查采用內業先進行小班區劃,外業進行小班界線驗證和小班屬性因子填寫的調查方法是可行的。在先區劃時可以根據已有的資料形成一套內業圖形庫和屬性庫,外業調查時使用內業圖形庫進行核實修正而不提供內業屬性庫,外業調查后通過兩套圖形庫和屬性庫的對比,可剔除調查隊員因人為因素對調查質量造成的影響。
目前3S技術在林業中應用非常廣泛,從外業調查區劃的GPS、PDA(掌上電腦)、IPAD(平板電腦)、遙感影像到內業的各類型軟件系統都有3S的應用。當前3S系統的軟硬件在外業調查中有集成的趨勢,如使用IPAD可將導航、調查數據采集、照片拍攝、地理信息系統查詢等功能集成,不久的將來也能集成測距、測高的相關功能,能減少外業所帶工具數量,并能做到數據采集后進行及時檢查,有效減輕外業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隨著3S技術的深入使用和林業相關軟件程序員的增加,使用掌上電腦或平板電腦進行外業調查和數據采集變得易行,也使得內業數據整理和查詢變得簡單,在二類調查中使用此類技術其質量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無論采取隨機、機械、分層或其它的抽樣方法,布設圓形、方形、帶狀或角規樣地,都是根據樣地樣木測定的結果計算樣地蓄積。森林資源一類清查布設的樣地所測得的樣地樣木數據非常準確,只需通過二元材積式重新計算材積即可得準確的蓄積,可滿足二類調查中抽樣控制樣地的需求。使用森林資源一類清查數據,可有效減少二類調查外業蓄積抽樣控制樣地工作量。
良好充足的物資支持對整個調查質量水平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二類調查物資準備可分調查設備物資和后勤設備物資。調查設備物資直接對調查結果起重要作用,雖然老的一些設備如羅盤、皮尺、圍尺、角規、外業手圖、卡片等還在使用,但也有新的數碼相機、測高測距儀、數據采集器等設備在使用。外業調查要盡量使用重量較輕、簡單實用、堅實耐用、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調查設備物資。當前數據采集器較為廣泛,好的數據采集器不僅能節省調查時間,減少野外負重和勞動強度,提高調查隊員數據采集質量,而且有利于整個調查質量的提升。后勤設備物資對于保障調查隊員體力和人身安全也意義重大。調查設備物資和后勤設備物資種類多達二三十種,在外業服裝或背包中各個工具物資的位置通過規劃統一進行整合,不僅能反映調查隊員專業素質形象,還能有效提高工具物資的使用效率,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培訓是質量控制重要的一環,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調查結果,故提高培訓質量也間接提高了整個調查的質量。培訓需達到統一思想認識、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調查方法,使調查隊員取得調查能力的目的。培訓內容應全面包括基礎理論、技術標準、調查方法、工作流程、儀器使用、規章制度、安全事項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培訓形式一般采取室內理論知識學習、分組野外操作演練、內外業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以有效提高培訓的質量。室內理論學習著重于林業基本概念、林業基礎知識、林業調查方法的學習,具體來說主要為操作細則上的內容。野外操作演練主要培訓調查隊員野外樣地調查操作要領、調查方法和注意事項等。野外操作演練時需將操作內容在細節上找到相應的標準,做到操作有充分依據。培訓后期安排分組討論,將理論知識學習和野外操作演練中遇到的疑難情況進行透徹的分析和解釋,能使培訓人員不僅知道如何操作,理會為何這樣操作,以有利于培養調查隊員形成及時處理簡單問題的能力。考核應根據理論學習和野外操作演練分別進行,所有調查隊員要做到通過能力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的,野外調查工組長可依據培訓考核結果、技術職稱、工作經驗進行評選。在培訓中質量管理和動員講話,也能有效提高調查隊員工作熱情和責任心,有利于后續調查工作的開展。
前期質量控制是指在外業前期調查中將遇到和發現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將解決辦法通知到調查總體的各個工組,以預防類似質量問題的產生,以進一步提高調查質量。做好了前期質量控制工作,是保障后續外業調查質量最重要的措施。發現質量隱患、解決問題,預防質量事故是前期質量控制的三個重要環節。前期質量控制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成立外業前期檢查組,檢查組做到對所有外業調查各工組的全覆蓋,對工作進行指導性檢查,必要時進行跟班作業。指導檢查工作不僅僅涉及從外業調查小班區劃和屬性因子填寫兩方面,內業圖形處理、數據邏輯檢查也是需要檢查指導的內容。指導檢查工作需從調查整個流程進行檢查以全面的發現問題。針對外業發現的問題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檢查組技術組協商后再將解決方案反饋給調查工組,針對發現的典型問題和普遍問題需要進行提煉,將共性問題或需要強調的方面傳達到每個調查工組,預防已經發現的質量問題再次出現。二類調查前期質量指導性在外業開展時即展開此項工作,大部分二類調查外業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和疏漏經過細致的前期質量指導性檢查都能發現,如能在前期質量控制中解決好這些問題,預防類似問題的發生,將更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對整個后續工作的質量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小班到位情況曾經是質量檢查中的難點,隨著GPS軌跡記錄的簡單化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兼容性不斷加強,使用軌跡檢查調查隊員到位情況十分有效。將調查隊員外業軌跡疊加控制樣地位置或小班數據可非常直觀的看出外業調查隊員的到位情況。
小班區劃和屬性因子檢查是檢查中的最重的環節,小班區劃和因子填寫是調查中基礎和核心的環節,其出現的問題嚴重影響調查質量。小班區劃和因子檢查需從外業、內業、整體、局部四方面進行把握。外業檢查主要檢查小班區劃的準確性,核對其是否按區劃原則進行區劃,樣方布設是否妥當,各項小班因子是否符合小班實際情況;內業檢查主要核實小班區劃是否滿足資源調查和經營管理需要的基本條件,是否合理,并可與參考數據進行對照,小班因子是否具有邏輯方面的錯誤;為防止因個人理解、水平差異造成調查隊員或工組間小班區劃或因子填寫差異較大,需從整體上把握小班區劃細節,進行拓撲檢查,屬性因子前后期或各工組間對比核實對比;針對局部調查地區林相復雜,小班破碎的地區進行重點把握和檢查,確保調查無疏漏情況。
蓄積控制樣地檢查較為簡單,主要檢查外業蓄積控制樣地設置是否正確,蓄積因子調查是否正確。
檢查工作量一般來說,小班外業質量檢查需達到所有外業調查工組工作量的5%,內業質量檢查需做到全查驗收。內外業質量檢查應細化到各項調查內容的具體因子,如需要對檢查的各項內容的因子進行細化并制定評分標準,按評分標準采取倒扣分法對內外業質量進行評定。對于發現不合格情況需擴大范圍進行檢查,外業檢查中若出現不合格情況,應再擴大抽取該工組外業調查成果,再發現不合格的情況,應采取嚴格的質量管理措施。內業檢查驗收發現不合格情況,應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合格率可根據外業檢查合格率和內業檢查合格率取綜合合格率。
中后期質量檢查可起把握整體調查質量水平,發現解決調查中存在的問題,督促調查隊員重視調質量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調查的質量水平。
二類調查的外業調查和內業檢查驗收結束后,通過數據匯總整理、統計后可編制成果文本,相關圖件。成果驗收是二類調查中最后的環節,一般分二步走:一是調查單位首先將成果資料形成征求意見稿后交承擔單位或林業主管部門審定,便于發現和解決調查單位在調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解決中間存在的問題。二是將審定修改后的資料再組織專家評審通過專家評審,進一步發現和解決二類調查、成果編制中存在的問題。經過上面兩個環節對二類調查成果質量的把關,二類調查成果在質量上將能滿足調查的需求。
從二類調查流程上進行系統全面的質量控制,應有可靠成熟技術方法和設備,并且從組織管理采取能有效的措施,規范質量管理,能有效提高二類調查質量水平。
[1]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1.
[2] 熊澤彬.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中小班區劃方法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