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勇,邵 強
(1.吉林省柳河縣林業局大北岔林場,吉林 通化135315;2.吉林省柳河縣林業局,吉林 柳河135300)
2010年,柳河縣按照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林地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實施了以打擊非法侵占林地,全面實施停耕還林為主的林業生態建設。按照“停、封、造、管”的原則,2010~2011年累計完成停耕還林19.62萬畝。其中:2010年當年全縣結合林改清理收回林地19.2萬畝,完成自主停耕還林18.82萬畝,計劃一年停耕、三年還林的任務,僅用一年時間全部還林。柳河縣城水源地、公路、鐵路沿線等重要生態區域得到了有效治理,林業生態得到了良好的恢復。
從2009年開始,林業局歷經一年多時間開展調查摸底,將全縣林地流失情況形成報告后提交縣委、縣政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主要領導開展了廣泛的調研活動,并多次專程到省林業廳進行專題匯報。根據清查摸底結果,結合柳河縣十六屆人大38位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縣委、縣政府站在為柳河生態負責,為全縣人民負責,為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決心依法對這一問題進行根治。從2010年開始,用三年的時間,開展大規模的打擊非法侵占林地、實施停耕還林專項整治行動,徹底收回林地,把部門行為上升到了政府行為,使專項打擊收復林地整治行動一開始就體現了高端開局,確保了整體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有序推進。
2.2.1 加強領導,強勢推動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柳河縣委、縣政府就把林地管理為主的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納入中心工作的大盤子重點謀劃。成立了專項行動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總指揮,下設了宣傳報道、嚴打整治、信訪接待、考核監督4個工作組,4名縣委常委牽頭負責,從領導體制上實行高位推動。召開了全縣千人大會動員部署,國家林業局駐長春專員辦、省林業廳、通化市林業局有關領導親臨大會,省林業廳副廳長欒勝寬作了講話,在領導力度上實行高位推進。林業局成立了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實行局領導分片包保,結合縣政府各組情況,抽調專人設立了林業宣傳報道、嚴打整治、信訪接待、考核監督4個工作組,選派了15名聯絡員駐鄉鎮包保,有力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2.2.2 建立機制,明確責任
建立了三年的林地清理為主的林業生態建設包保責任制,由縣委書記、縣長負全責。把全縣15個鄉鎮劃分為3片,縣人大主任、縣政府縣長、縣政協主席牽頭包片,24名副縣級領導包鄉鎮,85個部門包保全縣219個行政村,鎮村干部包戶。林業局采取班子成員包片,15個局機關科室、駐鄉鎮聯絡員包鄉鎮,形成縣、鄉、村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同時,安排林業站負責造林工作,抽調林業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駐鄉鎮指導,全縣形成了上下聯動的包保體系。
2.2.3 嚴格考核,嚴肅獎懲
縣委組織部牽頭制定出臺了《林業生態建設問責辦法》,對上至縣級領導,下至村屯干部以及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主要責任人實施工作問責。林業部門牽頭組成造林質檢小組,抽調機關干部60多人分成6個檢查組,每年都要連續奮戰兩個月對各鄉鎮造林質量進行逐村逐地塊的檢查驗收。縣委、縣政府2年來累計兌現鄉鎮和有關部門獎勵資金120萬元。針對群眾反映的部分鄉鎮遺漏地塊的現象,縣委組織部牽頭組成3個檢查組深入到15個鄉鎮逐村逐地塊的進行了踏查,清理遺漏地塊9000多畝,在2011年度全部停耕還林。各包保部門、各鄉鎮制定了工作責任追究制度,這些措施和機制在柳河縣歷史上都是首次,對保證打贏這場戰役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制度保障。2012年,柳河縣政府制定了《柳河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目標考核及獎懲辦法》,并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責任狀,林地管理推行一票否決制。縣領導帶領包保部門,深入鄉鎮協調解決問題,督查工作進度和任務落實,推進了林地清理工作的開展。2012年5月上旬,柳河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對各鄉鎮停耕還林工作進行檢查;縣委組織部、兩辦督查室加大了對林地管理考核督查力度;紀委監察局、檢察院加大執法監察檢查力度,對問題嚴重的堅決問責,這些有效措施的實施,確保了復耕現象得到遏制,林地清理工作取得了實效。
2.3.1 強化林地清理宣傳力度
堅持把涉林法律、法規的宣傳放在重要位置,做到送法入鄉、送法入村、送法入戶。柳河縣委、縣政府制定印發了《柳河縣開展打擊破壞林業生態建設,實施停耕還林專項整治行動通告》1號令、《致農民朋友的公開信》等宣傳單10多萬份,積極向群眾宣傳停耕還林、造林綠化政策及其重大意義;林業局組織編寫了《柳河縣林地管理法律法規宣傳手冊》6萬冊發放到全縣各農戶手中;縣司法局把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納入“五五”普法的主要內容;縣電視臺利用滾動字幕、設置專欄,制作百姓話題等節目,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全程安排記者跟蹤報導工作動態,曝光打擊案例,公布停耕還林推進態勢;各鄉鎮及時召開了動員大會,通過出動宣傳車、召開重點農戶座談會、法律法規宣講會、制作永久性宣傳牌等多種形式,使宣傳工作深入林區、深入村屯、深入家家戶戶。
2.3.2 穩步推進造林綠化進程
各鄉鎮林業站及時進行了地塊踏查,提前進行“停、封、造、管”設計。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和各項技術規程進行造林。把坡度25°以上縣級公路兩側、生態區位重要區域、林中掛畫地、河流庫區周圍的陡坡地作為重點,全力攻堅,通過采取置換的方式,使歷史形成的“老大難”問題地塊得以解決。堅持“政府花錢買生態、群眾造林得效益”的工作思路,采取鄉鎮自籌一部分,部門支持一部分,林業向上爭取一部分,群眾自主投入一部分,招商引資引進一部分等多種形式,加大停耕還林資金投入,保證了造林資金的落實。按照“停得下,栽得上”的要求,各鄉鎮自籌資金保證了苗木的供應。
2.4.1 創新機制抓管護
(1)建立了各級領導示范林包保責任制。縣、鄉鎮、村各級領導都有示范林,不但負責造林,還要負責管護,一包三年,確保成林。
(2)推行包村鎮干部、林業站工作人員、村干部、護林員“四級聯動”獎罰責任體系,形成了“宣傳不留死角,排查不漏地塊,看護不分你我,打擊不留情面”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3)建立專職管護責任隊伍。全縣各鄉鎮積極爭取封山育林、公益林管護資金,建立管護隊伍,落實管護責任。
2.4.2 政策扶持抓管護
堅持“誰造林、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林業部門加快了群眾自主造林林權發證速度,特別是新造林的林權發證發放工作,為群眾及早明確林木產權,使農民真正從植樹造林活動中得到了實惠,促動農民自發加強造林管護。
2.4.3 嚴格執法抓管護
2010年,全縣共采取抓捕行動50余次,出動警力800余人次,出動車輛200余臺次。共破獲林業刑事案件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4人。5月份全縣召開了公捕公判大會,對19名毀林開墾違法嫌疑人依法進行了嚴懲,有效震懾了涉林違法犯罪,鞏固了停耕還林成果。2011年,森林公安共破獲林業刑事案件41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1人。2012年,為遏制毀林復耕,林業部門出動執法人員800余人次,機動車輛540余臺次,投入辦案經費30余萬元,連續奮戰90余天,全縣清理項目工程非法占地767.2hm2,清理收回新毀林開墾地11.9hm2。共查處破壞林地案件266起,其中行政案件240起,挽回損失120萬元;刑事案件26起,抓捕犯罪嫌疑人26人。
始終把加強林地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分工,層層簽定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促使柳河縣林地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進一步創新形式,加大對《森林法》和《吉林省林地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確保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規深入人心,使林地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繼續開展對全縣歷史性征、占用林地和毀林復耕案件的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對采石采礦、取土挖沙、建廠蓋房、水庫山莊等工程項目使用林地中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以及非法占用林地等依法查處,規范項目工程占地管理,以清理整頓為契機,提高企業依法使用林地和保護林地意識。
為守住19.62萬畝停耕還林成果,2012年8月下旬,柳河縣委、縣政府下發了停耕還林質量檢查驗收方案,由組織部牽頭,抽調監察局、“兩辦”督查室、林業局等24人成立了兩個檢查組,歷經一個月時間,對各鄉鎮近三年停耕還林造林質量進行檢查驗收。重點檢查停耕還林保存面積、造林“兩率”及幼林撫育。停耕還林質量檢查結果與鄉鎮干部任期調整掛鉤,與年終責任制獎懲掛鉤。
[1] 何齊發,孫玉軍.關于江西省林地保護利用的幾點思考[J].林業經濟,2011(6):97~99.
[2] 盧彰顯,鄧文生.廣東連山縣林地保護利用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9(1):112~113.
[3] 鄧東發,袁亞光.永州市林地保護利用現狀及建議[J].湖南林業科技,2008(4):213~214.
[4] 姚賢林,徐 鵬.義烏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技術的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1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