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雄,孫高琴,鄭素云
(浙江省遂昌縣林業局,浙江 遂昌323300)
近年來,遂昌縣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工作理念,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設步伐,實現了森林資源保護、利用與發展,生態、生產與生活的和諧統一,生態林業建設呈現了良性發展態勢,林業綜合生產力日漸發達,林業經濟持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2011年全縣實現林業總產值22.8億元。
遂昌縣以“資源增長、林農增收、產業壯大”為目標,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以加強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特色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林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扶持毛竹、油茶、干水果基地建設,發展高效林業產業。2009年,遂昌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級林業科技示范縣”。
(1)積極引進油茶新品種,大力推廣種植新技術,努力開發油茶產品精深加工。加快油茶高效林業基地建設,累計完成油茶低產林改造2.8萬畝,建設高產良種推廣基地0.4萬畝。全縣油茶面積達到7.7萬畝,位列全省第5位。先后建立了遂昌縣文泰山油茶廠等一批油茶加工龍頭企業。油茶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品牌效益日益顯現,2010年遂昌縣油茶產值達2555萬元,油茶產業已經成為遂昌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山圣”山茶油年加工產值達到500萬元,產品達到歐盟標準;“金竹牌”山茶油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論證,進入中南海成為國宴用油,2010年以來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健康營養食用油產業博覽會上,“金竹”牌原生態山茶油獲得博覽會金獎和“推薦產品獎”。
(2)以科技示范園區為引領,推進竹林培育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廣竹林高效經營技術,創建浙江竹子現代科技示范園區,全縣竹林面積從2000年的24萬畝增加到2010年的35萬畝,產值從1.13億元增加到7.9億元。全縣擁有省級竹炭加工龍頭企業4家,中國馳名商標1個、浙江名牌3個、浙江省著名商標2個。2008年建成了全國首個集生產研發、應用展示、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和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竹炭產業園區,13家竹炭生產企業入駐,初步實現了竹炭產業有序集聚、專業化分工、集約化生產的目標。遂昌縣成為國內最大的竹炭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竹炭之鄉”和“中國竹炭產業基地”,竹炭產業園區被評為麗水市撤地設市10周年“30個精品工程”,遂昌縣被省政府認定為“浙江省竹木產業單項強縣”。
(3)積極引導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紅提產業。積極引導林農發展紅提,優化干水果品種,從外地引進碧香無核、金手指、夏黑等優良品種10多個,全縣種植面積達1800余畝,投產面積800余畝,2012年上半年實現產值960萬元。北界鎮過去因培植香菇每年要消耗800多萬kg木材,如今在政府的有序引導下,積極發展以“原生態、自然紅”為特色的紅提產業,畝產值達到1.2萬元至1.5萬元。
(4)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香榧產業。2009年遂昌縣政府出臺了《遂昌縣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鼓勵廣大林農利用自留地、旱地、房前屋后等空地栽種香榧,并給予100元/畝的政策補助。該縣從2008年開始發展香榧,已從香榧之鄉諸暨引進種苗8.6萬株,通過3年的發展,全縣種植面積已達4418畝,香榧這種“生態樹”已經遍布該縣,逐步成為林農增收致富的一大產業。
近年來,遂昌縣公益林建設管理工作穩步推進,健康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9年獲“公益林建設示范縣”稱號,2010年被浙江省林業廳、省財政廳聯合評為公益林建設管理先進單位。但在實際工作中該縣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有待在今后工作中去完善。
(1)小部分鄉(鎮)林業工作站對新形勢下的護林員管理認識不夠到位,沒有進一步挖掘護林員的工作潛能。
(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涉及公益林林地的基礎建設項目不斷增多,對這部分公益林的調整報批和實際施工范圍的監管存在一定的難度,需進一步與相關部門單位進行銜接,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公益林安全。
(3)由于分戶不均、歷史遺留等原因,諸如范圍界址、權屬、補償資金分配等信訪問題不斷增多,無形中對公益林建設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壓力。
(4)公益林護林隊伍正規化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待在今后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進一步強化公益林建設管理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鄉鎮公益林管理站的監管作用,將公益林護林員的觸角延伸到林區的每一個角落,為全縣森林資源保護上一道牢固的“防護墻”。
(1)完善護林員保障機制。目前只為公益林護林員投保了人身意外險,今后將逐步推行護林員養老保險、傷害賠償、工傷保險、經濟補償等機制。
(2)提高護林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公益林護林員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護林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護林隊伍整體素質,使護林隊伍更好地服務于遂昌的生態林業建設。
(3)嚴格執行末位淘汰制度。逐步淘汰護林隊伍中不適合擔任護林員的人員,以全面提高護林隊伍整體素質。
對毗鄰鄉鎮實行公益林護林聯防機制進行了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在試點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聯防試點經驗向其他各鄉鎮、國有林場推廣,全面實行公益林護林聯防機制,及時撲救森林火災,確保遂昌縣森林資源安全。
根據示范縣建設的要求,遂昌縣各公益林管理站依據標準站的建設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對危舊辦公用房進行修繕,電腦、打印機、檔案柜、辦公桌椅等不夠用的進行補足,如有可能,縣級公益林管理機構還將配備公益林管理專用車,以適應公益林管理現代化的需要。
[1] 徐志恒.遂昌縣生態公益林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綠色科技,2010(6):111~113.
[2] 巢湖市林業局.試論巢湖市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理對策[R].巢湖:巢湖市林業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