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方長,鄭慧英,羅根香
(浙江省遂昌縣林業局,浙江 遂昌323300)
遂昌縣是浙江省重點竹產區之一,全縣現有竹林面積2.33萬hm2,其中毛竹林面積2萬hm2。全縣19萬農村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直接或間接從事竹產業生產,竹產業的收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基于竹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遂昌縣委、縣政府將竹產業列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予以重點培育,圍繞“竹”字做文章,走出了一條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科技為支撐,以資源為依托,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新路子,竹林經營效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遂昌竹產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2011年全縣竹產業實現產值9.2億元,其中竹林培育業產值2.4億元,竹產業在農民增收致富和山區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確保將園區建成為現代農業的示范樣板,遂昌縣在園區建設過程中,狠抓科技創新,將園區作為高效經營技術研究、推廣和應用的主陣地,研究、示范和推廣由竹林結構動態管理、分區式測土推薦施肥、水分定量管理、輕耕型土壤管理、筍竹產品結構優化的調控、竹筍無公害生產、毛竹冬筍覆蓋多發技術等構成的竹林高效經營體系,全縣竹林經營水平顯著提高,園區竹林平均每畝度產值達到3000元,其中毛竹覆蓋冬筍早發技術示范點冬筍平均畝產量達422kg,平均畝收入10132元,最高畝產達到556kg,樹立了浙西南竹林高效經營成功的典范;在2010年首屆浙江省毛竹(筍)王吉尼斯擂臺賽上,遂昌包攬了“筍王”和“奇筍王”兩個項目前3名,獲獎項數位于全省第一,充分展示了竹農實施科技興竹的成果。
立足遂昌竹林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農民主體”的投入模式,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建設示范作用大、輻射帶動力強、產業化程度高、品牌效益明顯的現代園區,先后開展了浙江(遂昌)省級竹子科技現代園區、遂昌小忠冬筍特色示范基地、遂昌縣三仁省級綜合園區、遂昌縣竹子主導產業示范區、遂昌縣石倉原生態竹筍精品園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進一步促進了先進適用技術的示范和推廣。“竹筍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區”列入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浙江省(遂昌)竹子現代科技園區”通過了省廳組織驗收,遂昌小忠冬筍基地被命名為“浙江省效益林業十大示范基地”。
按照“先示范、后普及”、以點帶面的原則,建立了以園區為載體,示范鄉鎮、示范村、示范戶三級示范體系;根據不同推廣實施時期,通過開設技術講座、科技趕集、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采用“階梯式”技術推進方式,分階段推廣竹林高效培育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根據農戶對人際傳播的偏好,成立了由科技示范戶組成的農民技術服務團,以鄉音土活傳播科技知識,以現身說法推廣實用技術,以身邊例證引領群眾致富;舉辦了“發現遂昌”首屆筍王、竹王大賽等一系列評比活動,促進竹農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激發了竹農參與“科技育竹”的積極性和勇爭第一的進取心。在科技支撐下,遂昌形成了一批示范作用大、帶動力強的新型農民科技示范戶,為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進行了著有成效的努力。
2008年,遂昌提出了“提質增量,全面提升竹林資源培育基地綜合生產能力”的竹林培育業目標,著力擴大毛竹林資源規模,“十一五”期間全縣通過毛竹自然擴鞭、低效散生林分改造、采伐跡地種植、低產果園區和低效林分套種等方式增長毛竹林面積0.33萬hm2,增幅達16.7%;同時為利于集約化經營,形成規模效應,在調查評估和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立地、交通、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和竹農經營習慣等條件按區域劃分不同經營類型,形成了以三仁、妙高為中心的筍用林經營區,以垵口、應村為中心的筍材兩用林經營區和以高坪為中心的材用林經營區。3個經營示范區面積達0.52萬hm2,輻射帶動面積1.33萬hm2。
園區建設水平的提升,增加了資源數量,提高了資源質量,極大促進了以竹炭加工為代表的遂昌筍竹加工業的發展。建成了占地20hm2竹炭產業集聚區,成功開發出竹炭食品、污水治理、新型環保材料、空氣凈化等多個新型高端領域產品。目前遂昌縣已擁有竹炭加工企業5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獲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名牌產品3個,省著名商標2個。2006年12月國家質監總局批準“遂昌竹炭”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遂昌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竹炭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以竹炭業為代表的筍竹加工業發展,在解決了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特別是老人、婦女就業問題的同時,使遂昌竹材價格從2009年的每百斤30元提高到42元,實現了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以“二產”發展來促進“一產”的目標。
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旅游市場,給遂昌竹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以竹林資源為依托的“農家樂”和筍竹旅游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08年10月,遂昌文照竹炭公司投資興建了全國首個集生產研發、應用展示、文化旅游、商貿流通和科普教育于一體的中國竹炭博物館。竹炭博物館的建成與開業,實現了竹炭產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為遂昌竹炭產品搭建了一個展示和銷售平臺,從而改變了遂昌竹炭傳統的經營模式,開啟了遂昌竹炭全面走向國內市場之路。展示平臺的建立,依靠產業間的相互帶動和促進,使市場對遂昌竹炭和遂昌竹產業的接受度更上一個臺階,實現了一、二、三產業完美融合。
遂昌縣先后編制出臺了《遂昌縣竹產業富民強縣行動計劃》、《遂昌縣竹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竹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今后產業發展目標、工作重點。按現代園區規劃編制要求,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完成《遂昌縣三仁省級現代綜合園區建設規劃》、《遂昌縣竹子主導產業示范區建設規劃》和《遂昌縣石倉原生態竹筍精品園建設規劃》,3個園區規劃總面積0.19萬hm2,總投資達8824萬元。
按照“目標統一、渠道不變、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落實整合70%以上支農資金的政策,整合農業綜合開發、欠發達縣特別扶持等項目資金,改變支農資金“撒胡椒面”的使用現狀,重點扶持園區建設。在全面落實縣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的基礎上,以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建設項目為依托,在生態高效基地、基礎設施、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科技推廣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有力推進了產業發展。
積極推進技術推廣方式創新,建立了以首席林技推廣專家為龍頭、林技指導員為骨干、責任林技員為基礎的三級聯動的新型林技推廣體系;實行縣科技特派員和鄉鎮技術推廣人員包村聯戶制度,形成技術推廣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科技入戶機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形式多樣的多元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農民的多樣化技術需求。
[1] 遂昌縣林業局.浙江省竹子現代示范園區[R].遂昌:遂昌縣林業局,2007.
[2] 遂昌縣林業局.竹產業工作總結[R].遂昌:遂昌縣林業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