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仙
(云南省曲靖市國營海寨林場,云南 曲靖655003)
海寨林場位于南盤江上游兩側,于1956年建場,是一個以森林培育和保護為主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現有職工376人,其中在職職工231人,離退休職工103人,聘用護林合同工42人。經濟來源以木材生產銷售和職工基礎工資40%的財政補助為主。全場經營面積1.79萬hm2,活立木蓄積148萬m3。林地主要分布在沾益、富源、陸良、馬龍、麒麟四縣一區境內。近20年來,海寨林場營造的林分以華山松、云南松純林為主,由于初植密度大,加之長期以來缺乏資金、項目支撐,絕大部分沒有開展過森林撫育,導致林分密度過大、林下可燃物增多,嚴重影響了林木生長,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隱患較大,給森林保護和培育帶來巨大困難,嚴重影響了森林質量和森林功能的發揮。
海寨林場自2009年被列為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單位,云南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累計下達該林場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計劃任務0.33萬hm2,其中2009年0.067萬 hm2,2010年0.067 萬 hm2,2011年0.2 萬hm2。林場以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為契機,認真開展中幼林撫育試點工作,通過精心組織施工,加強技術把關和現場監管,有力保證了撫育作業質量。目前,下達的0.33萬hm2國家森林撫育試點項目任務已全面完成。試點工作在調整林分結構、改善林木生長環境、促進職工增收、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作用明顯。
根據海寨林場的森林資源經營現狀,森林撫育試點主要以人工云南松、華山松中幼齡林為撫育對象。結合該場的林分生長狀況和經營條件,本著先急后緩的原則,優先對初值密度大、郁閉度在0.8~1.0的林分進行撫育。
針對撫育林分的不同年齡、密度、林種等將撫育方式確定為以撫育間伐為主,以修枝撫育為輔,即在進行撫育間伐的同時,對部分保留木幼樹進行修枝撫育,以減少森林火災、病蟲害的發生隱患。
撫育措施根據撫育林分的林種、林齡以及林木生長狀況確定:生態公益林的撫育措施類型主要確定為生態疏伐,按照間密留稀、留優去劣的要求,伐除有害木,保留優良木、有益木和適量的灌木,達到調整林分結構、改善營養空間、促進林木生長的目的,采伐對象主要為彎曲木、瀕死木、枯立木以及過密的被壓木;商品林的撫育措施類型主要確定為生長伐,按照間密留稀、砍彎留直、砍小留大的原則,伐除有害樹以及過密的或受害的輔助樹,采伐對象主要為被壓木、彎曲木、瀕死木、枯立木以及少量過密的中等木。在進行撫育間伐的同時,對部分枝條過多過密的華山松、云南松保留木進行中強度修枝,修枝高度幼齡林不超過樹高的1/3,中齡林不超過樹高的1/2,修枝采用平切法,修枝切口要求平滑,不偏不裂,不破皮、不帶皮、不損傷主干,保留2~3cm的枝節,避免切口緊貼樹干,傷口形成環狀剝皮。
生態疏伐株數間伐強度控制在15%~20%,蓄積間伐強度控制在20%以內;生長伐株數間伐強度控制在15%~35%,蓄積間伐強度控制在20%以內。撫育后的郁閉度均控制在0.6以上,撫育后的林分平均胸徑大于撫育前的林分平均胸徑。
森林撫育的后期工作主要是對伐區內的剩余物進行清理。首先將作業區內采伐的幼樹及時打枝、造材、歸堆并運出伐區銷售,清理干凈伐倒林木,然后對修下的枝頭、枝條等及時歸堆或歸帶處理,以避免和減少森林火災及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根據海寨林場的森林類型、撫育措施、區域分布等情況,自2009實施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以來,累計在作業區內布設0.1hm2的監測樣地13個,其中2009年度布設4個,2010年度布設4個,2011年度布設5個。森林撫育監測依托科技支撐單位,詳細收集撫育當年以及撫育后第3、第5年相關因子變化情況,開展森林撫育成效監測與評估工作,對林分生長情況、林分結構變化、林分健康狀況、林下植被狀況、森林土壤狀況、森林撫育實際成本、森林撫育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等進行監測和分析,總結森林經營技術和管理模式。
森林撫育補貼試點施工管理實行“林場試點領導小組-生產技術科-林區-施工主體”四級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責任制。森林撫育由場長任施工總負責人,分管副場長任技術總負責人,施工作業由林區主任任施工負責人,全面負責施工的組織及管理,生產技術科長任技術負責人,全面負責技術培訓、指導、質量監督及檢查驗收等工作,解決生產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并由場領導與林區主任簽訂責任書,建立責任制。
二是跟班作業。實行依事定責、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后驗收的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每個林區抽調足夠的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項目管理組,主要負責每個作業區的標號、技術指導、質量監督等具體工作,掌握施工進度及解決施工中出現的一般問題,嚴格按作業設計組織施工,發現作業質量不合格的進行及時糾正、及時返工。
三是林場與施工主體簽訂施工承包合同,明確各自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撫育工作順利開展。
四是強化檢查驗收工作。項目竣工檢查驗收先由林場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主要驗收實際撫育地點、范圍、面積、撫育方式、施工質量等內容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填寫驗收單,并根據驗收結果編寫自檢自查報告及總結。自檢自查報告主要包括作業設計執行、中幼齡林撫育作業數量與質量、資金使用、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成效監測、信息檔案管理等情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地總結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總結成功的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報請省、市林業主管部門進行核查驗收。
根據云南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要求,為確保森林撫育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海寨林場自2009年就成立了以場長為組長,分管副場長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在生產技術科下設辦公室,落實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組織項目作業設計、申報、施工及統計報告工作,按要求及時準確上報項目進展情況、建設成效、經驗等信息。
海寨林場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遵循中幼齡林撫育以形成穩定、健康、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和林地生產力以及綜合效益為原則,優先撫育密度過大、結構差、質量和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的林分;遵循科學設計、突出重點、相對集中、積極推進的原則,同時兼顧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因地制宜地編制年度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細化工作任務,明確操作規程,落實工作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一是在撫育施工作業前,由林場抽調專業技術骨干組成森林撫育技術指導組,組織參與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生產施工人員到現地進行一次技術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森林撫育技術、操作技能、工作要求、作業安全和防火知識、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環境保護知識、工傷急救常識等。
二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的有關森林撫育的方針、政策,使森林撫育工作在依法依規、規范管理中穩步推進。在森林撫育工作中,嚴把資格審查關、作業設計關、檢查驗收關,嚴格按照管理程序操作,對沒有年度撫育計劃或作業設計未經批準的,一律不實施;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一律不進行林木采伐。
三是嚴格按照上級批準的作業設計開展施工公示,明確施工主體并簽訂施工合同,經過伐區撥交后再精心組織施工。
四是切實加強森林撫育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嚴格實行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后驗收的管理制度,確保施工作業質量,堅決杜絕以撫育為名,采好留壞、破壞生態的現象發生。
海寨林場除了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調查設計、技術培訓、施工管理、技術指導、質量監督外,林區職工還直接參與到了采伐木標號、修枝以及撫育間伐的施工,不僅在操作技術、質量要求方面作出了表率作用,而且大大地促進了林區職工的增收,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林區職工培育和保護森林的積極性。
為了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海寨林場落實了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項目管理及實施,認真執行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有關資金管理的規定,按照批準的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的內容管理和使用好國家補貼資金。對試點補貼資金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執行國家有關資金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全面按照資金管理的具體要求,規范資金使用程序,落實資金使用責任,確保專款專用。
在信息檔案管理上,一方面是建立健全檔案信息管理制度,明確專人負責收集管理項目申報、組織管理、試點實施方案、試點任務下達、作業設計、施工作業、檢查驗收、財務管理、成效監測等方面的文件、圖表和相關電子資料,實行電子數字化管理;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定期信息報告制度,將項目建設的各類統計報表、相關信息及時報送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切實有效地加強撫育試點信息檔案管理工作。
海寨林場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工作,一方面通過采取修枝撫育、撫育間伐等措施,本著去除多余枝條、伐劣存優、去弱留強的原則,不僅使林分結構得到調整,林分質量明顯提高,林木生長環境得到大力改善,也大大緩解了森林防火壓力,減少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的隱患,有效地促進了林木健康、穩定、持續生長,進一步提高了林地生產力和森林經營水平。同時,撫育后森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功能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能顯著增強,農業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森林生態系統更趨于穩定健康。另一方面,森林撫育工作也帶動了周邊社區、村組、群眾參與森林撫育的積極性,對推動山區森林資源培育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挖掘林地生產潛力,提高林分質量,培育優質、豐產和高效的森林資源,最終解決林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組織村民參與施工,廣泛宣傳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生態環境對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影響,進一步提高了當地村民的生態意識、防火意識,讓他們自覺參與到護林防火、保護森林資源行動中,為海寨林場今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曲靖市林業勘察設計隊.曲靖市國營海寨林場森林經營方案2010-2019[R].曲靖:曲靖市林業勘察設計隊,2009.
[2] 云南省林業廳.云南省中低產林改造資料匯編[R].昆明:云南省林業廳,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