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
(湖北省襄陽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湖北 襄陽441000)
農業面源污染是指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化肥、農業、畜禽糞便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污染物質,通過農田的地表徑流和農田滲漏,引起的對水層、湖泊、河岸等生態系統的污染。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分散性和隱蔽性。與點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隨流域內的土地利用情況、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氣候、天氣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間流動性和時間上的不均勻性。排放的分散性導致其具體污染發生的位置不易識別,因此很難從某點進行治污。
(2)隨機性和不確定性。農業面源污染,影響因素很多,隨機影響很顯著。例如,農作物的生產會受到自然的影響,因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溫度、濕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化學藥品對水體的污染情況。
(3)廣泛性和不易監測性。由于面源污染涉及多個污染者,在特定區域內的排放又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氣象、水文條件對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影響很大,因此很難具體監測到單個污染者的排放量[1]。
目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廢物,包括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農藥、化肥、殘留在農田中的農用薄膜和處置不當的農業畜禽糞便;二是污水灌溉以及多種激素的使用[2]。
(1)農民施用肥料不科學。雖然測土配方施肥已經在我國農村進行了試驗推廣,但還沒完全為廣大農戶所接受,普及使用率不高。
(2)合理施用農藥有待提高。農藥的施用不當是導致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控制農藥的施用,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濫用禁止施用的農藥或者假冒偽劣藥品以及農民施藥不當導致作物和環境的污染。
(3)秸稈利用率較低。目前我國農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很低,絕大部分的農作物秸稈都被野外焚燒,同時還有部分農作物秸稈亂置亂堆,造成面源污染。
(4)缺乏對農業面源污染源頭控制的監督體系和獎懲措施。對于面源污染,源頭控制的監督體系和相應機制的完善十分重要。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對各項農業環境技術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主要通過政府專項撥款,依托當地的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部門代行這一職能。而在我國,無論是重要的水源保護區還是水污染已很嚴重的流域和高污染風險地區,目前均無源頭控制的監督體系和相應的獎懲措施,對農民和農村農資供銷專業戶不規范的生產、經營行為缺乏指導和監督[3]。
(5)部分農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識欠缺。雖然有關部門制定了一些農產品安全生產標準,但由于部分農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識欠缺,科學施肥、施用農藥等還有待提高。沒有形成有效的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的環保意識。
測土配方施肥應該說是最科學合理的施用肥料,按“缺什么補什么”思路進行施肥指導,既可以保證肥料最高利用率,充分發揮肥料的效益,又可以在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最低限度地使用化肥,避免浪費和污染。
生物農藥是利用生物及其基因產生或表達的各種生物活性成分,制備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蟲害、雜草、鼠害以及調節植物生長制劑的總稱,具有高效性和無害性。目前,國際上已商品化的生物農藥有30余種,約占農藥銷售額的30%[3],我國也將逐步用生物農藥取代化學農藥。
通過秸稈還田,可以補充土壤養肥,培肥地力,避免浪費和污染,實施免耕覆蓋沃土技術、堆漚發酵或過腹還田等方式處理農作物秸稈。推廣稻田秸稈覆蓋連續免耕技術,實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逐步提高秸稈能源化利用水平。或者通過利用秸稈進行生物發酵產生沼氣等干凈能源。
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基礎建設加快農村生活垃圾的資源化進程,提出資源循環利用的方案。將化肥、農藥、除草劑等農業投入品包裝袋(瓶)和地膜、塑料、育秧盒等廢棄物集中分類收集、處理。
科學制定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及經濟發展布局的有關政策,制定科學、全面的面源污染檢測指標,并進一步完善監督體制;通過媒體積極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并建立相應的考核體系,嘗試建立許可證制度,建立信息公開和交流制度,嘗試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如財政轉移支付、補貼、稅收等,并且確定政策細節,如財政轉移支付的比率,補貼程度、補貼操作方式,稅率征收對象、征收方式等[4]。
一是加強面源污染危害和原因的宣傳,開展農村面源污染倡議活動,增強全民生態環境意識與參與意識;二是加強農民專業技術組織的建設,發展農業種植業專業戶,提高種植業效益,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并啟動面源污染控制新技術的研究和示范。
[1] 胡心亮,夏品華.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6):211~215.
[2] 張 青,周國強.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洛陽理工學院:自然科學版,2010(3):72~73.
[3] 張維理,徐愛國,冀宏杰,等.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形勢估計及控制對策Ⅲ.我國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04,37(7):1026~1033.
[4] 韓洪軍,吉振興,馬文成.國內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及防治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