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露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國有營頭林場,陜西 眉縣 722307)
連翹為木犀科,連翹屬,原產于我國中部和北部,在秦嶺北麓生長在海拔500~1000m之間的陽坡、半陽坡的灌叢或林緣。連翹早春開花,長短枝上節節有花,是早春優良的觀花灌木。連翹還是中國臨床常用傳統中藥之一,莖、葉、果實、根均可入藥,有抗菌、強心、利尿、鎮吐等藥理作用。連翹種子可提取食用油脂,有一定的食用價值。連翹的花及未熟的果實,采集后用水煮20min,每天在早上或睡前用此水洗臉,有良好的殺菌、殺螨、養顏護膚作用。連翹在退耕還林和植被恢復以及結合森林公園規劃大面積營造春季森林景觀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綜合來看,連翹集園林觀賞、藥用、食用、美容養顏等價值于一體,有著廣泛而實際的用途。
選擇地塊向陽,土壤肥沃,質地疏松,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于秋季進行耕翻,使土壤充分風化。在晚霜過后,再進行一次深翻,要求深翻深度為24~30cm,撿凈碎石和雜草,打碎坷垃,平整地面,結合耕翻施農家肥5000kg/667m2,三元復合肥50kg作為基肥,然后整平作畦,做好排水溝,育苗地做成1m寬的平畦,長度視地形而定。
連翹根系發達,為深根性植物,入土較深,易選背風向陽,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熟地,以中性土壤為佳,對新開墾的山崗、荒涼地應注意增施有機肥,種植前翻整兩次,整地在秋后進行,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然后按株距1.5m,行距2m挖穴,密度為222株/667m2。
2.3.1 播種繁殖
(1)采種。在秋季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選擇生長健壯,枝條間斷而粗壯,花果密生而飽滿,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的優勢單株做母株,采取發育成熟,籽粒飽滿,粒大且重的果實,置于通風陰涼處,陰干后脫粒,去雜取精,貯藏在5~10℃條件下留種。
(2)催芽。第2年3月10日左右開始催芽,將貯藏的種子放到30℃左右溫水中浸泡4h左右,撈出后摻濕沙3倍,用木箱裝好,上面蓋熟料薄膜,置于背風向陽處,每天翻動2~3次,保持溫潤10d左右,種子萌發即可播種。
(3)播種。4月上旬,將催芽的種子條播到準備好的寬120cm,高15cm的畦中,深度1.5~2.0cm,行距30cm,每畦3行及時澆水、除草,當年可長到60~90cm。
2.3.2 扦插繁殖
在秦嶺北麓多在夏季扦插,選1~2年生的健壯嫩枝,剪成20cm左右長的插穗,上端剪口要高于第一個節0.8cm,插條每段要帶2~3個節芽,留3~4個葉片,將下端近節處削成45°的斜面,用ABT生根粉100×10-6浸泡1h。扦插時行距10~20cm,株距5cm,上端露出地面1/3,插后澆足水,搭建遮陰棚,當年即可存活,成活率達到90%左右,到第2年春萌動前栽植即可。
2.3.3 分株繁殖
從野生產地秋天或者春天發芽萌動前,刨挖野生母株四周萌發出的幼苗帶根挖起,分株進行移栽,一般一株能分載3~5株。技術關鍵是要每棵分出的小株上,都帶上一點須根,這樣成活率高,見效快。行距40~50cm,株距20~30cm,栽后及時澆水。
2.3.4 壓條繁殖
春季選擇成年樹上較長、下垂的枝條,將其彎曲壓入土內,并在枝條處刻傷,保持土壤濕潤,待枝條在土中生出須根后,與母株分離,讓其獨立生長成新株,在秦嶺野生的母樹由于冬季的生長環境比較寒冷,一定要提早做好防凍準備,適宜方法是:11月中旬左右對幼苗覆蓋雜草和落葉之類,既經濟又實用,可確保安全過冬。第2年春季帶根移出幼苗,栽入大田定植。
2.4.1 定植
將上述育好的苗,可定植于苗圃地。株行距1m×2m,挖穴,深約70cm,內填農家肥,每穴一株,栽后澆水。定植時一定要將幼苗分級,長短花柱的植株相間種植,合理配置,這樣可以保證苗木生長健壯,這是增產的技術關鍵之一。
2.4.2 除草、追肥
根據圃地的雜草情況及時除草,每株要追施農家肥10kg左右。
2.4.3 整形修剪
當樹高達1m左右時,適當剪除頂梢,修剪側枝,保證充足的關照和通風。
2.4.4 病蟲害防治
鉆心蟲主要以幼蟲鉆入莖稈木質部危害植株,嚴重時被害枝條不能開花結果,甚至植株死亡。冬季清除枯枝落葉和雜草,消滅越冬蟲卵;及時剪除病害枝條燒毀,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500倍液堵塞蛀孔毒殺。
蝸牛主要危害花及果,清晨于植株周圍撒石灰粉防治,或者人工捕殺。
連翹可通過播種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壓條繁殖等方法進行繁殖。配合除草追肥、整形修建、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規范化、科學化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連翹的繁殖速度和成功率,為實際應用提供大量的優良苗木,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