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云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廣東 河源 517400)
紫金縣位于廣東省東中部,河源市東南部,全縣8成以上為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縣林業用地28.3萬hm2,森林覆蓋率達74.6%,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多樣的珍稀動物和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曾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并在2009年被評為省級生態縣。紫金縣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坡鹿、野牛、白鸛、蟒蛇等1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水鹿、貓頭鷹、鸚鵡、白鷴、虎紋蛙、大壁虎、鵑鳩等23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并先后建立了省級白溪自然保護區、縣級自然保護區(仙女灘、烏禽嶂等)17個。
紫金縣人口眾多,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布在邊遠落后地區,群眾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保護意識淡薄,有不法分子使用獵槍、吊杠、野豬剪、魚網等工具進行狩獵。獵捕對象主要有哺乳類如野豬、山羊、野兔等;爬行類如蛇類、龜鱉、穿山甲等;鳥類主要是鸚鵡科和鷓鴣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毀林開荒、森林火災、水利工程、稀土開采、城鎮化建設等及各種地質災害對棲息地的破壞十分嚴重,使許多野生動物失去了適宜棲息地而被迫遷徙甚至死亡。在野生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田間地頭常見受傷或死去的野生動物。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野生動物產品的社會需求益增,巨大的市場需求為野生動物貿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食用野生動物是引發野生動物亂捕濫獵和非法貿易現象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在立法上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在法律責任未作明確規定,沒有明確量刑,缺乏國家強有力的制約。而且食用野生動物極易引發傳染疾病,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010年開展的寄生蟲病感染狀況調查表明,因食用野生動物而感染寄生蟲病的發病率高達17.6%。
非法捕獵監管受經費、人力,地域面積廣且村落分散、鄉土風情等因素限制,不定時、不定點,執法難度大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和困難。同時由于合法與非法交易并存,集市流動性大的特點使監管難度加大。集市上也常見野生動物活體的非法交易,入冬季節在省道的沿路圩鎮、村頭小店也可以看到晾曬大量鳥類干品出售,消費人群主要是從珠三角返家旅游的人群。
野生動物是我國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寶貴資源,野生動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具有多樣性、不可替代等特點。過度地捕殺野生動物已經導致許多物種的逐年減少,種群失去增長的動力,并使一些物種接近危急的水平。野生動物的生衍死滅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野生動物的大量毀滅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對人類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為有效地遏制野生動物的非法利用,保護野生動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公眾對保護野生動物法律、法規了解不足,保護意識相對淡薄。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和“傳統醫學”中對野生動物保護不利的觀念是造成我國野生動物需求大的社會根源,必須廣泛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和宣傳工作,每年抓好“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和“愛鳥周”的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印發《野生動物保護法》、《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小冊子分發到單位、學校、鎮、村和相關餐飲行業進行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廣泛宣傳,讓全社會知曉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大力提高公眾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注和保護野生動物,推進和諧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其次從中小學就開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科普教育講座,從小就培養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進入秋冬季野生動物案件數量頻多,森林公安應從城鄉著手,深入到鄉村邊遠山區、田間地頭開展檢查監管,與鎮、村一級建立聯動保護機制,成立以林業、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的專項行動,根據城鄉集市的特點,重拳出擊,對區域內各農貿市場進行突擊檢查、錯時檢查、打擊非法出售、收購等不法行為,與周邊市縣聯手打擊各種非法獵捕、走私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有效震懾違法犯罪。全面禁止餐飲業非法經營食用野生動物,對餐飲業進行拉網式排查,開展不定期檢查,實現“不準獵,不準賣”的目標,杜絕野生動物的消費渠道,摒棄濫吃野生動物的陋習。
全面嚴格有效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同時,順應形勢,對社會需求量大的野生動物如野豬、龜鱉、山羊、蛇類等,積極鼓勵相關科研部門開展人工馴養繁殖研究,并把成果向商業性轉化,鼓勵指導單位和當地群眾開展人工養殖和加工利用,這樣不僅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又能為農村農民增收致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而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的作用。
非法流散社會的槍支彈藥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直接威脅野生動物安全,全面加強民用槍支的管理,收繳非法獵具,嚴禁使用軍用槍支狩獵,保障珍稀動物安全。
近年來紫金縣結合實際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大力營造混交闊葉林,提高了林分郁閉度、林業生態等級,為野生動物營造適宜的棲息環境。建立完善保護制度,落實管護措施和管護專員,同時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小區的調查管理,建立野生動物資源檔案。如野生動物主要繁育地、停歇地、遷徙路徑監測、疫源疫病監測、調查等,為野生動物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促進野生動物物種多樣性和資源平衡發展。
野生動物資源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密切相關,人類社會的發展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造成嚴重威脅,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維護野生動物資源多樣性,持續合理發展和利用,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1]李友邦,韋振逸,鄒 異,等.廣西野生動物非法利用和走私的種類初步調查[J].野生動物,2010(5):19~21.
[2]尹 峰,夢 夢.中國食用野生動物狀況調查[J].野生動物,2006(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