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文昌,余莎麗
(江西省靖安縣林業局,江西 靖安330600)
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確權工作完成后,農戶已成為林業經營的主體,但隨之而來的是林地的分散經營和林地經營資金投入規模的下降。由于資金可以轉化成經營中幾乎所有的生產要素,因此林業資金的投入是當今林業經濟發展的第一啟動力[1]。所以,評價江西的林改成效的關鍵對象是對林地具有經營決策權的林農,核心內容是林農林業經營中的投資行為[2]。本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林農為研究對象,考察林農在產權界定后的林業投資狀況及影響其增加林業生產性投資意愿的因素,探析江西省林改的成效,為深化林權改革提出政策建議。
調動農戶培育森林的積極性應成為集體林權改革的目標之一,而農戶林業經營的積極性來自于林業投資后預期的收益情況。理性的農戶在內外部約束條件下進行資金投入改變的成本和收益之間的比較后,決定是否改變林業資金投入行為。假定農戶的預期收益是純收入最大化,那么其目標函數是:農戶的預期收益=產品銷售收入-生產成本-交易費用[3]。林產品價格水平受到國內外林產品供求關系的制約,雖然目前國內外竹木需求市場旺盛,農戶對竹木產品的價格水平普遍存在將來價格提高或持平的預期,但提高的空間不大,加之在木材銷售中,很多農戶以活立木的方式一次性銷售給木材經銷商或直接銷售給用材企業,交易頻率和交易的機會成本等帶來的交易費用在這里的份額并不大(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農戶在交易中的損失可能存在)。因此,決定農戶收益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生產成本,在貨幣表現上就是對林業的資金投入。
從現有文獻來看,我國對農戶林業投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不多。曹建華[4]認為影響林業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交通、土壤肥沃程度、稅費、投入、技術與管理水平等。黃安勝等[5]通過實證認為經營用材林、經濟林和毛竹林的農戶其資金投入行為的影響因素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影響因素各自發生作用的大小也不盡相同。
上述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但并不是研究農戶增加林業生產性投資意愿的影響因素。因此,本文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假設影響農戶增加林業投資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這些,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方向有待于通過實證來檢驗。
(1)農戶戶主及家庭人口特征。主要用戶主文化程度、在家勞動力人數來反映。
(2)林業生產資金特征。主要用資金來源渠道、獲得資金的難易程度、家庭收入來自林業的比重等來反映。
(3)戶主對政策的認知特征。主要用農戶對政策穩定性的認知來反映。
筆者組織調查人員于2009年1月和2月就農戶林業投資行為對江西省宜春市多個縣市的林農進行了調查。調查涉及的地區類別包括平原、丘陵和山區;涉及的林種包括用材林、經濟林、毛竹林等。調查采用的是隨機抽樣和典型訪談相結合的方法,樣本總體上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共獲得有效調查問卷243份,其中愿意增加投資的占63%。
根據對已有相關文獻的回顧,結合本研究目的,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其中以農戶是否意愿增加林業投資的意愿作為被解釋變量,選取的6個解釋變量如下(表1)。二元Logistic模型,是將因變量的取值限制在[0,1]的范圍內。將“以后是否愿意增加林業生產性投資”中“愿意增加生產性投資”定義為Y=1,“不愿意”定義為Y=0。那么,農戶投資意愿Logistic模型可以表達為:Logit[pi/(1-pi)]=β0+β1X1+β2X2+……+β6 X 6
式中β0為常數項,Xi表示表1中各變量。
本文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對243個樣本的截面數據進行了二元Logistic回歸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采用后向篩選法。這樣,一共有3種計量估計結果。從各種模型的計量結果看,模型整體檢驗顯著,不同統計模型的計量結果相似和相對穩定。對于最后一步模型的整體檢驗,Nagelkerke R2=0.510,-2對數似然值=207.387,卡方檢驗值=114.005,并在1%顯著性上顯著,因此,模型總體上是顯著的。表1給出了結果中最后一步模型的回歸系數B、wald值。根據這些指標,分析歸納如下。
(1)戶主文化程度對農戶增加林業投資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其系數B在1%水平上顯著,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增加投資的意愿越強。戶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林業生產的收益也越大,在接受林業科技培訓、林地經營管理、各項交易談判等林業經營過程中,具有更好的知識技能接受能力、管理組織能力、商務談判能力等。這些優勢最終將體現在林地的收益上。依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農戶其投資林業的程度也會越高[6]。
(2)資金獲得的難易程度對農戶增加投資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其系數B在1%水平上顯著,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容易獲得資金將使農戶增加投入資金的意愿增強。因此,無論是自有資金還是借貸、政府補貼等渠道資金,獲得林業投資資金的便利性將影響到農戶林業投資的積極性。
(3)家庭收入來自林業的比重對農戶增加投資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其系數B在1%水平上顯著,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農戶家庭總收入來自林業的收入比重越大,將使農戶增加投入資金的意愿增強。反之,家庭收入中林業外比重的增多會使林業對于農戶來說相對不重要,因而投入的資金將會減少,甚至退出林業生產。
(4)農戶對政策的穩定性認知對農戶增加投資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其系數B在1%水平上顯著,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農戶認為林業政策穩定,將使農戶增加投入資金的意愿增強。
本文以宜春林農為例,分析了農戶增加林業投資的意愿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戶主文化程度、資金獲得難易程度、林業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戶主對林業政策穩定性的認知等對增加投資的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在本研究基礎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組織和加強農民林業經營技能培訓。通過地方林業機構和林業社會化服務機構的培訓,使農戶掌握林業經營的技能,增加農民林業經營效益。
(2)全面深化配套改革,放活林業經營。進一步健全林業公共財政制度,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森林資源培育、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加大國家補助;完善林權抵押貸款制度,規范抵押貸款行為,擴大抵押貸款范圍,激發更多的農戶投資林業的熱情。
[1]魏遠竹.資金投入:林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第一啟動力[J].林業財務與會計,2000(5):9~10.
[2]張小迎,冷小黑,郭錦墉.林業經營中農戶資金投入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9(4):59~61.
[3]郭錦墉,冷小黑.農戶營銷合作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4):1~5.
[4]曹建華,王紅英.商品林經營:環境與經濟分析及政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5]黃安勝,張春霞,蘇時鵬,等.南方集體林區林農資金投入行為分析[J].林業經濟,2008(6):67~70.
[6]冷小黑.農戶林業資金投入影響因素理論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0(9):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