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彬
(寧夏煤炭基本建設公司 寧夏 銀川 750200)
建設項目投資失控是我國固定投資領域普遍存在的現象。 建設工程消耗大量的工料機資源,它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綜合性強,關系到建設各方的經濟利益,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重大。
目前,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存在著技術與經濟相分離的狀況。 我國大多數工程技術人員往往把工程造價看成是財務、概預算人員的職責,認為與己無關。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往往只注重工程質量控制及工程進度控制,忽略對建設項目的投資進行控制。 如果技術人員忽視工程造價,管工程造價的人員不懂得與工程造價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工程造價就難以合理地確定和有效地控制。
要做好項目的投資預測,需要很多資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電路狀況、地質情況、主要材料設備的價格資料、大宗材料的采購地以及現有已建類似工程資料,對于做經濟評價的項目還要收集更多資料。 造價人員要對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認真分析,保證投資預測、經濟分析的準確。
可行性研究,是對建設項目在技術上、工程上、經濟上是否合理和可行進行全面分析、論證,提出評價;是確定建設項目和編制設計文件的主要依據。 因此,它的質量、深度、投資估算的準確性,對建設項目投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家規定,初步設計總概算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投資估算,出入不大于10%,否則,要對擬建項目重新決策。
投資估算是指在整個投資決策過程中, 依據現有的資料和一定的方法,對建設項目的投資數額進行的估計,它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 在整個投資決策過程中,要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估算,在此基礎上研究是否建設,因此投資估算要保證必要的準確性,如果誤差太大,必將導致決策的失誤。 準確、全面地估算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是項目可行性研究乃至整個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造價管理的重要任務。
財務評價是根據國家現行財稅制度和價格體系, 分析、計算項目直接發行的財務效益和費用,編制財務報表,計算評價指標,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等財務狀況,據以判別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它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內容,其評價結論是項目取舍的重要決策依據。
立項批準之后,需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對擬建項目的多個解決方案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評價和優選。目前, 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專家論證和招投標方式, 力求客觀、準確地匯集與項目執行有關的基本數據資料,請有經驗的專家根據規定的條件對各種技術方案進行評價, 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意見, 為決策者選擇及實施方案提供多方面的建議。
建設工程項目估算的內容,從構成來講應包括該項目從籌建、設計、施工,直至竣工投產所需的全部費用,分為建設投資估算和流動資金估算兩部分。 估算工作按投資決策過程的進展相應的分為三個階段,即投資機會研究與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投資估算、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和詳細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 在不同的階段,工作深度不同,估算的準確程度也不一樣。
(1)投資機會研究與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投資估算這一階段主要是選擇有利的投資機會,提出投資建議,該階段的工作可大致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可稱為毛估階段,它屬于項目規劃的投資估算。 估算的目的僅在于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進一步研究。由于資料的綜合性很強,因此,估算的工作量小,時間和費用均消耗少,但誤差率較大,允許在30%以上。
第二個步驟可稱為粗估階段。 它屬于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投資估算。 在此階段,有了初步的流程圖、主要設備的生產能力,并已確定了項目的地理位置。 粗估的目的主要是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可行,指導進一步的研究。 此階段的誤差率仍允許達30%。
(2)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
這一階段是介于投資機會研究和詳細可行性之間的階段,此時要進一步明確項目的可行性,以及設備、材料的規格、設備的生產能力、工廠的總平面圖、公用設施的初步配置等。 進而確定項目是否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并為下一步的研究和投資計劃奠定基礎,這種估算的誤差率為20%。
(3)詳細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
詳細可行性研究階段又可稱為最終可行性研究階段。在此階段,項目已經進行了較詳細的技術經濟分析,決定了項目是否可行,并比選出最佳投資方案,估算的投資額比較準確, 可據此進行項目的籌資。 這種估算的誤差率范圍為±10%。
各個階段的估算有著各自的作用。 項目建議書階段的投資估算,是項目主管部門審批項目建議書的依據之一,并對項目的規劃、規模起參考作用。 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是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是研究分析項目投資經濟效果的重要條件,一旦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批準,其投資估算額即成為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 工程項目的估算不僅對其設計概算起到控制作用, 還是項目籌措資金及制訂建設貸款計劃、 核算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需要額及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重要依據。 在工程設計招標中,估算是優選設計單位和設計方案, 衡量設計方案的經濟合理的重要依據。 估算也是設計者控制設計方案,實行工程限額設計的論據。
總之,投資決策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過程,依次分為若干階段,不同階段決策的深度不同,投資估算的精確度不同。 另外由于在項目建設各階段中,造價形式之間都存在著前者控制后者, 后者補充前者這樣的相互關系。按照“前者控制后者”的制約關系,意味著投資估算作為限額目標對其后面的各種形式造價起著制約作用。 合理地計算投資估算,才能保證其他階段的造價被控制在合理范圍,使投資控制目標能夠實現。
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 但決策階段各項技術經濟決策, 對該項目的工程造價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評選、設備選用等,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的高低。 因此,決策階段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階段, 直接影響著決策階段之后的各個建設階段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是否科學、 合理的問題。
[1]李慧民.建筑工程經濟與項目管理[M].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
[2]茍伯讓.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張智均.工程項目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趙國杰.工程經濟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5]李定榮.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M].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
[6]董士波,任國強.工程造價CALS 的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3(05).
[7]任國強,尹貽林.基于范式轉換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