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志成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錢學森就提出要加強標準、標準化工作及其科學研究以應對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環境。 通過標準及標準化工作,以及相關技術政策的實施,可以整合和引導社會資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動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加速技術積累、科技進步、成果推廣、創新擴散、產業升級以及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
書標是圖書館加工圖書時粘貼在書脊部位的標簽,其上面記錄著索書號。 索書號一般由圖書分類號和其他區分號(如種次號,著者號,年、期號等)組成。 索書號用于圖書排架,圖書檢索,是圖書館藏書上必不可少的標志,沒有這一標志,圖書館的很多業務將無法開展。
圖書館在圖書加工時,一般將書標粘貼在圖書外封某個部位,大多粘貼在書脊上。 早年,杜定友先生在論述圖書加工方法時,主張將書標粘貼于書脊上,距離書根3 公分處。 在實際工作中,經對多家圖書館考察,有的館將書標粘貼在如杜定友先生所述部位,有的館粘貼在距書根5 公分處,有的館貼于書脊中部,有的館貼于書脊頂部等等,但大多數館將書標粘貼在書脊中下部,包括國外多數圖書館也是如此。
通常書脊上印有書名、副書名、卷次、編、著者、出版社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是辨認尋找排列在書架上圖書的重要標識,如果書標粘貼在書脊上,難免遮蓋書脊上的部分信息。 例如我館書標粘貼的位置是距書根5 公分的書脊上,根據對我館3 座書架的統計,3 座書架共計排列2892 冊圖書, 其中書標遮蓋出版者信息的974 冊,遮蓋編、著者信息的481 冊,遮蓋卷次及其說明的195 冊,遮蓋書名的421 冊,遮蓋其他信息的247 冊,無任何遮蓋的574 冊,總遮蓋率達80.2%。 書脊表面所印圖書的重要信息被貼上去的書標所遮蓋,影響對架上圖書的進一步辨認,不利于用索書號以外的圖書的其它外部特征辨認、索取圖書,也影響圖書外表裝幀的美觀。 實際上,圖書的外表特征更易于人們辨認圖書。 在書架上尋書時,圖書的外封顏色、裝幀特征、原有字符等信息常常被作為尋找圖書的信號比按照索書號尋找圖書更為便捷。 對開架借閱來說,圖書外封上原有的文字信息尤為重要。
隨著書籍裝幀業的發展,圖書的外部裝潢越來越華麗精美,圖書外封的材料種類多,除了紙質的,還有塑料壓膜的、布面的、皮革面的等等,因材料的不同而表面的光潔度也有差異。 現在圖書館所用書標大多都是壓敏型不干膠書標,盡管粘貼比較方便,但其牢固性并不理想,脫落率較高,尤其是粘貼在書脊中下部的書標,極易被磨損。 人們閱讀圖書時常用的姿勢有兩種, 一種是坐在桌前將書打開放于桌面閱讀,第二種是一手持書脊的中下部,另一手翻書頁閱讀。 由于第二種姿勢是一手持書脊中下部,因而粘貼在此處的書標極易受到手的磨損,書標上的索書號常被磨損得模糊不清。 據對本館文學閱覽室架上圖書隨機統計,某座書架共計573 冊圖書, 其中216 冊書標模糊不清,91 冊書標有破損,38 冊書標松動即將脫落,28 冊書標脫落。 200 冊完好無損,完好率只有34.9%。
粘貼書標需要手工進行,由于書標材料本身以及書標粘貼位置的原因,粘貼上的書標易脫落易磨損,經常需要進行修補重新粘貼,必要時需用透明膠帶加固處理,既耗費財力又要投入大量重復勞動。 據粗略估計,在整個圖書加工過程中,光粘貼書標這一工序就占了50%以上的時間和人力。
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 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
據統計,全國每年出版的圖書(含其他類型出版物)大約有50%進入圖書館等圖書資料收藏單位。 全國有各類型圖書館數十萬家,書標是圖書館藏書上不可缺少的標記,如果圖書出版時在圖書外封規定部位印上空白書標或者以某種顏色標記出書標粘貼位置,圖書館在加工圖書時可直接在空白書標上填寫索書號或者在相應位置粘貼書標,將減少圖書加工工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實現行業項目標準化。
對某個圖書館來說,書標的位置及顏色各不相同,規則一旦確定下來,就必須嚴格要求并一貫執行,這是為了保證方便圖書排檢、統一管理、美觀一致所必需。 對于普通圖書來說,一般是把書立起來排列在書架上,實踐證明,書標印(貼)在書脊中上部不易被磨損。 所有32 開本和16 開本較厚的書(書脊上可寫印索書號的書), 書標應印制在書脊距書根16公分高處,較薄的圖書(書脊上無法寫印索書號的書),書標可印制在封底右上角。 對于特殊開本可另行規定。 書標規格為3.7×2.7 公分雙線,顏色以紅色邊沿白色內心為好。
書籍的裝幀、封面設計可以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為了形式美,為了引人注目,設計者可以不拘一格盡情發揮。 但是,圖書內的某些必備重要信息其印刷裝訂形式有必要有統一的要求,統一的標準。 比如書名頁、版權頁、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圖書館在進行書刊編目時,書名頁、版權頁、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是重要的書目數據來源,為了方便編目人員快速找到這些信息,在書刊出版時應把這些信息印在書刊的統一部位。 一般書名頁所在位置比較統一,都印在封三或前扉頁,而版權頁和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的印刷位置就比較隨意了,沒有統一要求,各家出版社,各版本的設計者各圖其好,有的在書前,有的在書后,尋找起來費時。 尤其現在的期刊,裝幀設計色彩紛擾,插圖較多,令人眼花繚亂,有些時尚、普及性期刊,一時半會難以找到書名和刊期,尋找出版、編輯項更是需費一番功夫。 筆者認為,書名頁、版權頁、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這三項重要內容應該統一印在書刊的正文和目次前即圖書的前扉頁正反面,這樣更方便,也不易被損壞(封面相對封底來說更已受到保護)。
綜上所述,應制定書籍裝幀業相關行業標準,引領行業標向,整合和引導社會資源,推進書刊裝幀業乃至圖書館業務標準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