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海伊
(浙江鉅元建設有限公司 浙江 建德 311600)
戰略之于企業,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企業的戰略指導企業的選擇,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那么,如何了解企業是否沿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是否偏離了企業的戰略方向呢,這需要對企業進行考評。
企業的戰略會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而目前建筑企業所處的環境是:一方面,建筑企業相互的競爭趨于白熱化,低價中標情況極其普遍;另一方面,建筑企業所依賴的房地產行業動蕩不安,影響非常大。 在此種情況下,要評價建筑企業,就必須要全方位結合,多視野,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了解建筑企業。
平衡計分卡最突出的特點是:將企業的愿景、使命和發展戰略與企業的績效評價系統聯系起來, 轉變為一組平衡的、可操作的目標和評測指標,以實現戰略和績效的有機結合。 它有效地調動和整合各種管理要素,全面、準確地反應企業的戰略發展[1]。
基于此,本文以平衡計分卡為工具,設計一個評價體系,以此衡量建筑企業的整體狀況,并將評價的結果融入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之中。
在設計評價體系時,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從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入手,結合企業的目標,列出一些關鍵的考核指標,而這些指標是左右企業戰略發展、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財務維度是告訴企業管理者其努力是否對企業的經濟收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財務方面是其它三個方面的出發點和歸宿。
而對于建筑企業來說,除了一些特殊類型建筑,總體來說均是以量取勝,企業要發展,要生存,必須要有充足的業務支撐,因此,在考評建筑企業的財務維度時,必須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新簽合同額,即一個企業在一年當中新承接并簽訂施工承包合同的業務量,一個建筑企業,每年必須要保持一定的業務量,才能保證機械、材料等的周轉及維持施工人員能夠有工作量。
2)營業收入,包括建造合同收入及其他收入,建造合同收入即指工程價款收入,是建筑企業的基本業務收入;其他收入主要包括設備租賃收入等。 企業簽訂施工合同后,要開工并且收到甲方支付的工程款, 才能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否則,雖然簽訂大量的施工合同,卻開不了工,或者收不到工程款,反而將企業拖入泥潭。
3)利潤,追求利潤是企業的原動力,建筑行業是個利潤率比較低的行業,因此,我們要視企業的戰略目標及發展階段不同而審度企業利潤;
4)管理費用,能有效衡量企業在費用控制上的重視度。從表面數字來看, 建筑企業的收入和成本數據一般較為龐大,相對而言,管理費用似乎微乎其微,對利潤的影響力也相對較小,實則,管理費用卻能細致地體現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因此,需將該指標納入到考評中去。
在財務維度的各項指標中,應該根據企業的戰略發展階段有差別的設定各項權重, 如果這個企業的目標是要做大,那么,新簽合同額與營業收入應該占據較大的比例。
客戶維度主要體現企業在客戶的維護及在客戶心中的形象等方面,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其客戶即各利益相關方,包括業主方、監理方、分包方等:
1)業主方評價,業主方與建筑企業是合作的伙伴,但有時也是對立的。 因此,要考評一個建筑企業時,務必參照其業主方的評價及與業方之間關系維持情況,若一個建筑企業與業主法律糾紛不斷,撇開業方應承擔的責任不說,建筑企業必須存在自己的問題和責任,為何官司連連,多少說明這個企業在關系的維持方面存在缺口,改進勢在必行。
2)老客戶的比例,一個建筑企業如果管理到位,關系維持較好,必然有能力跟老業主建立起長期或短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可以考察這些老客戶項目占企業項目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企業在這方面做得越好;
3)項目部的評價,這是主要針對項目承包制企業的一個評價指標,隨著時代發展,項目承包制已遍地開花,建筑企業對項目部的管理方式存在多樣化。 有些企業,提取一定管理費后,任由項目部自我管理、自由發展,給足空間;有些則不放權,抓的過嚴、管的過深,從而很難實現項目承包制的初衷意義。 因此,在考評項目承包制的建筑企業時,萬不可忽視項目部對企業的評價,這些評價最直接的反應了企業對項目部的指導、服務、管理和控制是否到位。
內部流程,主要是考察企業在實施戰略的過程中,是否有完善的管理流程來作為支撐,對于建筑企業來說,不管是要做強還是做大, 其內部管理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防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投標流程控制,作為建筑企業,投標是承接項目的第一步,也是可能存在隱患的第一步,因此,考察企業在投標過程中,是否經過相關人員的審核,是否經過投標前的各項考察。
2)合同簽訂流程控制,作為建筑企業,在和業主方簽訂合同時,大部分處于被動地位,業主方初擬的合同中往往有很多苛刻的條件或責權不平等的條款;還有些企業的合同僅為項目經理與業主方談判而簽訂。 這些不經過嚴格流程進行審批的合同均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因此,在考評時,要對其合同簽訂的審批流程要加以關注,查看是否經過不同部門的人員審批,是否有相應提出意見,合同中是否按照這些意見進行修改等。
3)付款流程控制,建筑企業的付款主要為人工工資、材料款、機械租賃費用,在考評付款流程控制時,主要考察企業在支付款項時,是否經過相應審批流程,在審批流程時是否查看相應依據,如支付人工工資時,是否有工人考勤記錄,是否有班組的承包合同,支付材料款時,是否有合同、收料單等;
4)工程管理流程,工程質量、安全和文明對企業至關重要,一旦出現事故,不僅對企業聲譽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并且由此引起的經濟損失往往很巨大。 因此,要考察建筑企業的質量、安全控制流程是否完善,并重點考察其流程的執行記錄,如安全檢查記錄、質量檢查記錄等。
如果想在內部流程、 客戶和財務上獲得更大的成效,學習與成長構面就是促成它們的工具。 從本質上說,學習與成長構面是發展平衡計分卡的基礎,在無形資產與智力資本未來將主導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學習與成長構面的開展,將能為組織發展、管理與衡量智力資本提供依據與基礎[2]。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學習與成長維度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稱與職業資格情況,建筑企業的資質及承接工程均需要大量的建造師、工程師、安全員、質量員等各類執業資格證書、職稱證書、上崗證等,一個企業能否保持可持續發展,其內部培養的各類人才非常重要,在考評時,可以以企業每年新增的執業資格證等為依據。
2)培訓情況,一方面是專業技能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安全培訓,這些都是一個企業的員工能否進步,公司的工程能否保質保量完成的基礎。
3)員工滿意度,只有員工滿意了,才能做出好的產品,工程質量和進度才能得到保證,因此,考評企業時,要考察其員工的滿意度,這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體現,同時,也可借助員工的流失率指標,側面反應員工滿意度。
根據以上設計的考評體系, 企業可實施內部自我考評,也可由企業的上級部門對其實施考評。
當企業實施自我考評時,必須摒棄一切主觀與客觀的因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觀察企業,深入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更健康的發展提供解決思路。
當企業的上級部門對其進行考評時, 必須深入剖析、挖掘各項指標的真實數據,并且將該考評結果與企業的未來戰略、經營班子的職業發展、績效獎金掛鉤,若要考評發揮出實實在在的作用,必須做到獎罰分明,激勵有力。
在實施考評后,可以綜合分析考評過程中是否存在障礙,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可以結合考評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同時,必須做到隨著企業的戰略改變及外界形勢的改變,而實時調整考評的各項指標。
平衡計分卡目前在國內的企業應用并不廣泛, 且多數應用還停留于績效考核,尚未跨越到企業戰略的高度。 本文設計的考評體系則將平衡計分卡應用于企業戰略評價、決策之中,不再局限于績效獎金的發放決策, 還可擴展應用于企業戰略發展的自我評估和自我引導上, 也可作為集團公司對下屬建筑企業的評價,為下一階段企業的發展提供決策基礎。
[1]高秋利,鄭韶峰.平衡計分卡在建筑企業的應用[J].建筑經濟,2007(12).
[2]于泳漲,陳依蘋.平衡計分卡導入與實施:修訂本[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