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明
勝利油田勝利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東營 257000
在住宅內部使用功能的設計上,我們將“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貫穿整個方案設計的始終,以人的尺度、心理感覺和行為規律作為設計依據。人通常的行為規律和生活習慣是將客廳、餐廳、廚房作為公共空間,將臥室、書房作為私密空間。戶型空間緊湊而高效,廳室全部采用自然采光通風。在現有的技術、經濟基礎上努力創造舒適合理的住宅形態,力求功能配合最優化,面積利用最大化,居住空間舒適化。功能的實用在方案忠尤為注重,在限定的面積范圍內,平面布置力求緊湊合理。精心推敲每個功能空間的尺度,適宜安排人的活動和布置家具,并且在相同型號的面積情況下盡可能布置出多種戶型。方案中在布局上重視住宅的朝向,從而獲得良好的陽光和充足的光照,充分照顧到了居住者的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室內空間布置注意空氣的對流、噪聲的隔絕,居住者的私密性,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和考慮。
在平面組織上努力實現了南北方向通風順暢的目標,使臥室和起居室采光充足,設計中采用了飄窗設計,飄窗具有的180°視角明顯好于平時經常使用的90°視角,使房間具有了開闊的視野。
起居室是戶型設計的精髓,起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滿足家庭公共活動,如團聚、會友、娛樂、消遣的需要。方案中我們放棄了南廳的傳統設計,單獨設置起居室,設計中充分減少交通面積,有效的發揮了客廳的交通組織作用,從而很好的提高了住戶的家庭生活質量。
在廚房的設計方面,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時,大家對于廚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在戶型方案設計中,適當延伸了廚房的有效面積。將廚房與家務陽臺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劃分為烹飪區、備餐區、就餐區、家務區,其中烹飪區、家務區為污染區,備餐區為潔凈區,打造現代化的廚房。廚房的潔污分區,較好的滿足廚房個性化需求與解決廚房污染的問題,同時結合人體功效學原理,根據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尺度,滿足了廚房的功能需要。我們針對廚房各功能空間的尺度以及之間的動線關系,櫥柜儲藏功能的分配,復合式廚房開關和插座的定位,與冰箱、洗衣機等電器布置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整合。綜合考慮燃氣、太陽能、電加熱等一體化設計,共用管線綜合設計。通過對廚房的精心設計,將廚房不同功能空間分別設置,而又不影響操作動線的連續性和近便原則。合理的安排了家務空間,提高了家務勞動效率。
在餐廳的處理上,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步,對就餐空間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方案設計中獨立的餐廳設計,實現了餐廳與廚房便捷的連接,冰箱布置在餐廳,實現了取物方便。
在衛生間的設計上,做到廚衛盡可能集中,保證衛生間有足夠和良好的通風。在機位的布置上,考慮到洗衣機設于前室,與衛生間的主要使用功能分開,減少干擾。
住宅內的走道設計常常被人們忽視,良好的走道設計和交通流線組織,可以有效提高住宅的使用功能。把包括房間內部及公共區域的交通流線組織在內走道設計給予周到的考慮。盡可能的減少專用走廊的長度,實現住宅內良好的動靜分區。在不大影響私密性的前提下,將其納入公共空間之中。
疾病的傳染與居住環境衛生和人衛生有很大關系,而居住環境的質量又與住宅的規劃設計、單體設計,綠化景觀設計和物業管理等相互關聯。方案設計中盡可能采取各種措施阻斷病菌的傳播渠道,降低公共空間交叉傳染的可能,努力提高居室空氣質量。
造型方面,總的設計原則是力爭親切怡人的建筑造型,運用色彩、材質的變化,使立面造型豐富,采用坡屋頂的建筑形式,高度控制在五層這樣一個比較近人的尺度。對于多層住宅來說,屋頂外墻門窗、入口等都是細部設計的重點。
1)在屋頂設計方面,屋頂除了防雨、遮陽、隔音的功能以外,還表示該住宅的個性,是住宅的象征。我們采用多樣化的建筑手法,將屋頂作為正.側立面之外的第五立面,在屋頂的處理上,我們將坡頂與退臺相結合,突出特色,屋頂的內部則作為閣樓加以利用。同時,在對于山墻的處理上,利用坡頂使山墻的輪廓更加活潑生動,調整單調的山墻設計,使之成為正立面的延續,在總體布局上對住宅形體進行了創新,打破了原有的立面概念,使每個小區或組團都有他獨特的個性,從而增加可識別性;
2)陽臺也同樣是立面的重要構成元素,我們在方案中利用陽臺凸凹的體量形成光影變化,利用陽臺的均勻設置和色彩的處理,為立面創造平面構成的效果,通過陽臺欄桿的變化,創造活潑的個性;
3)在住宅單元入口的設計上,我們注重入口應鮮明突出,具有識別性;
4)在空調室外機的安放設計上,通過空調板和格柵的設計,對空調室外機進行有機的組合和有規律的安放。避免室外機無序放置對立面造成的影響。
在進行住宅單體的造型設計的同時,我們還考慮到室外環境及與其他住宅的關系,對住宅的細部進行了統一設計。
在住宅的外部材料質地和色彩設計方面:在住宅建筑外形上以較淺的明快的淺黃色為主要基調,避免對比色或對比強烈的色彩的大面積的使用。在大面積明快的淺色基調上重點使用強烈的、鮮明的對比色,起到畫龍點睛和提神兒的作用。具體的作法是紅磚墻面,灰色面磚與淺黃色的墻面、淺色的窗臺窗框等作為對比,在保持色塊構圖均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質感,使住宅的外形更加生動。
對于設計中的不足之處我們將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加以改進,盡快達到健康、美觀的住宅標準。
[1]劉虹.細部與空間的塑造[J].建筑學報,2005(4).
[2]郭屹民.住宅的可能性[J].建筑學報,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