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慧 朱洪雷
(1.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80;2.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1483)
廣東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發展必然促進教育的發展。截止2012年廣東已擁有17所獨立學院,在校生突破22萬,占全國獨立學院學生10%之多,為廣東培養了眾多實用型和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與國內其他地區同樣,廣東省獨立學院發展也經歷了初期探索、擴張規模等階段,目前也面臨提高辦學質量、提升獨立學院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地位,促進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問題。制約獨立學院可持續科學發展的因素很多,法規制度、體制、產權關系等屬于獨立學院無法掌控的宏觀因素;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融資渠道、教育資金投入等屬于獨立學院可控的微觀因素。作者結合自身獨立學院工作經驗,從微觀層面提出“一控三提”模式,有助于促進廣東省獨立學院可持續科學發展。
獨立學院可持續科學發展的內涵是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相協調;要科學有序地發展;發展要具有可持續性。廣東省獨立學院要堅持“發展是根本”,掌握發展規律,樹立品牌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廣東省獨立學院要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其根本任務在于不斷地改善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逐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如果獨立學院沒有質,那么量只能是過眼煙云!只有高質量的畢業生才能更有效地服務于用人單位和社會,才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認可,獨立學院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獲得生存和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1]。
“一控三提”可持續科學發展模式即:一是合理控制辦學規模,二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有效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
廣東省獨立學院自身定位應緊密結合珠三角區域經社會濟發展形勢,立足于學院的實際,以社會和市場為導向,培養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為例,學院定位為:地方性教學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緊密圍繞珠三角2009-2020產業規劃[2][3],重點發展現代服務(金融、教育、會展、外包、旅游等)、先進制造(數控、電子、通信和電力及其設備等)及新興能源、材料等專業,培養適應新形勢的技能型應用人才,為區域經濟建設做出積極貢獻,與此同時自身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獨立學院可持續科學發展必須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獨立學院不是按人頭計算利潤的企業,不能盲目追求規模和經濟效益。高等教育是公共產品,獨立學院應以社會公益為重,不能以盈利為目標。獨立學院要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就必須結合自身實情,優化教學資源,合理控制辦學規模。有些獨立學院定位不切實際,盲目追風求大,其結果只能是阻礙自身健康發展。內地某民辦高校甚至早在90年代就提出建“萬畝良田,萬人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空頭口號,時至今日其規模雖然達到一定層次但辦學水平和質量依然進步不大。
廣東省獨立學院專業設置與其母?;鞠嗨粕踔量寺∧感?,教學方法也多是采用普通本科院校慣用的“大滿貫”式教學方法,而生源的差異性和獨特性決定其專業設置和教學模式不宜簡單照搬照抄母體高校。廣東省獨立學院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有效促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
當前關于促進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較多,但其實踐效果與理論期望卻有一定的差距。反觀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卻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廣東省為例,截止2010年已有四所高職院經過改革發展順利升級為國家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4]。因此,廣東省獨立學院可以充分利用身邊優勢資源,加強與高職院校的交流聯系,借鑒其成功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鼓勵教師學習職業院校項目式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模式,鼓勵教師革新已有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與此同時改革教學評價體系,由單一的筆試評價變為理論測評、技能考核、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的綜合評價。
廣東省獨立學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主要是靠外聘教師、退休教師完成教學工作,近年來隨著畢業生的增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師資隊伍。但由于待遇、職稱評定、個人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嚴重影響了教學的系統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廣東省獨立學院要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必須建立一支穩定的師資隊伍。穩定的師資隊伍才能穩定促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廣東省獨立學院要“以人為本”切實關切教師的自身發展,將學校發展與教師發展結合起來,為其提供適當的發展空間,解決其后顧之憂促使其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促進教師隊伍健康發展,促進學院健康發展。
穩定的師資隊伍是獨立學院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則是獨立學院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只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師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能,廣東省獨立學院應加大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建立一系列機制,鼓勵中青年教師繼續深造提升學歷;組織開展教學質量比賽督促青年教師提高業務能力;參加教改研討革新教學方法手段;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并考取職業證書,努力打造高效、優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品牌對于企業就意味著擁有強勁競爭力和優質資源,品牌理論同樣適用于高校。國內已有不少關于獨立學院如何實施品牌戰略的理論,但多數是圍繞學校如何整體“做大做強”而開展的品牌戰略,較少涉及到品牌專業建設內容。作者提出的 “一控三提”可持續科學發展模式就包含了樹立品牌專業這一重要思路。
廣東省獨立學院要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就必須樹立品牌專業,打造自身優勢和特色專業。樹立品牌專業猶如商業品牌定位,其本質不是去塑造新而獨特的東西,而是去操作原已在人們心目中的想法,打開聯想之門,目的是要在顧客心目中占據有利的地位[5]。因此,廣東省獨立學院有必要認真調研人才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充分利用母體本校優勢資源樹立品牌專業。目前,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等獨立學院在該方面走在了省內其他獨立學院的前面。以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為例,其全省唯一的本科體育專業就屬于品牌專業,目前就業率高達95%,頗受學生和用人單位喜愛[6]。
品牌專業對于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競爭力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廣東省獨立學院應以品牌專業建設為契機,大力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無論獨立學院定位層次如何,其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是走向工作崗位服務社會,若畢業生具備較強的理論水平和職業技能,其就容易被用人單位接受,就業和法則前景則一片光明。借鑒職業院校發展經驗,廣東省獨立學院提升職業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校企合作可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和接觸企業生產實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有利于提高就業率和學校的知名度。廣東省獨立學院應積極探索與企業合作辦學、訂單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有效提升學生職業技能,開啟獨立學院人才新培養模式。二是以賽促學,培養技能。廣東省獨立學院應利用自身優勢加大資金投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鼓勵青年教師、學生參加“挑戰杯”、科技創新及相關職業技能競賽,以競賽為載體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職業技能。
控制辦學規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有助于廣東省獨立學院提升知名度和競爭力;有助于廣東省獨立學院擴大融資渠道;有助于促進廣東省獨立學院健康發展,對國內民辦高等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周白華.關于獨立學院發展的戰略思考[J].江蘇高教,2004(4).
[2]珠江三角洲產業布局一體化規劃:2009-2020年[R].廣州:廣東人民政府辦公廳,2009.
[3]代慧,朱洪雷.獨立學院科學發展新思路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2).
[4] 南 方 日 報 [OL].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0-01/10/content_6811121.htm.
[5]安建強.論高校品牌塑造的意義及策略[J].現代管理科學,2006(6):96-97.
[6]羅正業.廣東省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