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春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qū)園林綠化管理處,河南 商丘 476000)
城市園林綠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城市的環(huán)境,提高城市的品位,與人類的生存、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城市中園林綠地有很多類型,包括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專用綠地、風景游覽綠地、街道綠地、生產綠地等。這些綠地因其各自性質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公園為例,通常有文化休息公園、植物園、動物園、森林公園、科普公園、紀念性公園、雕塑公園、兒童公園和一些專類花園,如牡丹園、芍藥園、梅園、蘭圃等。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公園,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都能以其自身獨有的特點給游人以無限遐想之感,拓展游人的文化、娛樂空間。
在對園林綠地規(guī)劃設計之前,應該先對園址進行選擇,通過詳盡的勘察、評價作出決定,然后進行實地測繪,掌握確切的數據,結合想要設計的綠地的性質及功能要求,確定出綠地的設計風格和規(guī)劃類型。在進行園林綠地規(guī)劃設計時,必須結合實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給游人帶來富有變化、多姿多彩的景觀特色。
結合城市中的道路系統及水體規(guī)劃,按照合理的服務范圍,使公共綠地和居住區(qū)綠地均勻分布,以利于全市居民都能夠同樣方便地到達綠地。
認真規(guī)定城市的綠地指標,對近期和遠期指標要有區(qū)分,另外,各種綠地類型也要有不同的指標。
為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與生產需要,城市綠地應多樣化,而且各個綠地要具有完美的設計理念,豐富的植物群落,完善的服務設施,以及充實的文化內涵。
在居住區(qū)和工業(yè)區(qū)之間要設置衛(wèi)生隔離林帶,設置改善城市氣候的通風林帶及防護林帶,以起到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的作用。
園林綠地規(guī)劃設計,依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及設計手法,會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在著手設計之前,應該進行全面的思考,對所要設計的綠地應該具有的功能以及它的建成能給城市、給人類帶來什么益處等,要結合實際、合理考慮,盡可能的做出好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為人們提供更多的集觀賞、健身、休憩、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的現代化綠地。
每塊綠地,都有其獨有的性質,這就要求設計者要明確性質、確定主題、打造特色,為下一步實際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主題與主體的意義是一致的,主題寓于主體之中。一些專類園如牡丹園,以牡丹為主題,以牡丹池為主體,主題牡丹寓于主體牡丹池之中,在牡丹園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觀賞牡丹,則更具詩情畫意。
主題是根據綠地的性質來確定的,不同性質的綠地其主題并不一樣。如北京頤和園是以萬壽山上的佛香閣建筑群為主題;北海公園以白塔山為主題。主題是綠地規(guī)劃設計思想及內容的集中表現,主題確定后,就要考慮它在綠地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表現形式。如果綠地是以山景為主體的,通常把主題放在山上;如果是以水景為主體的,可以在水中放置主題;如果以大草坪為主體,可以把主題放在草坪的重心位置。
確定主體與主題以后,根據綠地功能與景觀要求分成若干個區(qū)域,每個分區(qū)各有其主體,它們都應服從于全園的中心設計,起到陪襯與烘托氣氛的作用。
綠地出入口是綠地內道路系統的起點和終點。公園綠地必須有明確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應設在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并且設有大型的聚散廣場,以方便人流和車輛的出入,另外,附近還應有足夠的空間作為停車場。次要出入口是為方便附近居民在短時間內可步行到達而設置的,因此大多建在居民區(qū)附近,還有的建在便于集散人流而不對別的安靜地區(qū)造成影響的體育場所或娛樂場所附近。此外,交通廣場、路旁及一些街頭綠地等也應設有多個出入口,便于人們出入及通行。
3.4.1 文化休息公園
此類公園以文化娛樂、安靜休息為主導思想,其基本任務是滿足人們提高文化知識、欣賞美景、調節(jié)精神、休息娛樂等,因此,文化娛樂區(qū)和安靜休息區(qū)應占有較大面積。文化娛樂區(qū)一般應設有書畫廊、攝影室、舞場、琴坊等;同時,還應設有盆景及花卉展覽廳等,以增加此區(qū)域的觀賞性。安靜休息區(qū)應設在幽雅清靜之處,其間設以茶樓,游人品茶、賞景,別有一番情趣。另外,也可在水邊設水榭供游人憑欄觀魚;在湖邊僻靜處設釣魚臺供釣者垂釣;沿水邊設長廊供游人漫游賞景。房與花架的組合建筑,既可作為點景,又可供游人賞景,是擋烈日、避風雨的良好處所。另外,為了增強游園的可賞性,可在山上設樓臺亭閣,既可作為建筑景點,又可供游人休憩、遠眺,能夠大大增強景觀的視覺效果。園內除以上二區(qū)外,一般還應設有體育健身區(qū)、游樂活動區(qū)、兒童游樂區(qū)及經營管理區(qū)等,各功能分區(qū)的設立應結合實際,合理規(guī)劃,合理確定其面積大小,盡可能的做到各盡其責、相輔相成,結合公園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充分利用地形和樹木進行合理的分隔,做到動與靜的完美結合。
3.4.2 兒童游樂園
此類游樂園是兒童接觸大自然、增長知識、鍛煉身體、寓教于樂的良好場所。兒童游樂園的服務對象是2周歲以上15周歲以下的兒童,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活動的需要,應將活動區(qū)域進行合理劃分,具體分為幼兒游戲區(qū)、學齡前兒童游戲區(qū)、小學生及中學生活動區(qū)等,另外,還應設置一些用于室內活動的建筑物,既能增強景點效果,又能為小朋友提供較好的室內活動場所,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以上各類分區(qū),應結合現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合理規(guī)劃。例如:在疏林草地等一些地勢平緩的地段設沙灘、翹翹板、小木屋等玩具供幼兒玩耍;也可在草地上設置一些昆蟲及動物雕塑,供兒童識別,讓他們邊玩邊學,在玩耍中增長知識。小學生活動項目一般有滑冰、劃船、游泳、乒乓球等,因此,應配置一些相對應的設施供他們開展活動。少年活動場所可設在山坡上,以利于他們爬山、涉水、攀越障礙物等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他們戰(zhàn)勝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3.4.3 烈士陵園
布局莊嚴、肅穆,從正門開始,用漸進的手法,級級上升,使來訪者充滿無限敬仰與哀悼之情。同時,多配置一些常綠植物,如雪松、龍柏、刺柏、萬年青、廣玉蘭等,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一般風景群落都由若干個風景名勝區(qū)構成,風景名勝區(qū)又由若干個景區(qū)組成,而組成景區(qū)的是園林綠地內的各個景點。一些大型的公園或風景名勝區(qū),都應具有幾個不同特色的景區(qū),也就是景色分區(qū),它是綠地規(guī)劃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色分區(qū)有時也能與功能分區(qū)結合起來,例如杭州市花港觀魚公園內的雪松大草坪,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景點,既為游人創(chuàng)造了氣勢非凡的視覺空間;又是游人開展集體活動、休息娛樂的良好場所。另外,各景色分區(qū)之間應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聯系,在景觀空間上要相互襯托、相互滲透,兩個相鄰景觀之間應有過渡空間,使景色在轉換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漸變的藝術效果。
(1)風景序列是風景園林內起景、高潮、結景的序列變化,其中以高潮為主景,起景和結景都是為烘托主景而設的。風景序列的展現應具有創(chuàng)新、多變、求異的藝術風格,以呈現給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導游線也稱游覽路線,是各個風景區(qū)和風景點的連接紐帶。其作用主要是組織游人按照風景序列的展現游覽景點,把園內的湖光山色之秀美、曲徑通幽之意境完美的呈現給游人,令人流連忘返。
(3)通過開辟不同的風景視線,給游人以良好的視覺效果,把最美的風景畫面和最佳的藝術效果展現在游人面前。
[1]過元炯.寧波市姚江公園規(guī)劃設計[J].中國園林,1991(4):73~76.
[2]過元炯.多樣統一規(guī)律在園林規(guī)劃中的應用[J].廣東園林,1992(3):41~43.
[3]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中國新園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