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亮
(青海省黃南州麥秀林場,青海黃南811300)
林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關系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公益事業。發展高效林業,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森林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環境功能,還關系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更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的客觀要求。
林業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制衡作用,大力發展林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之路,同時還能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支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撐。我國林業自建國以來大致經歷了傳統林業發展階段、探索階段和林業現代發展階段3個主要的階段。1992年以來,我國林業開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開始探索經濟效益與社會、生態效益相結合的高效之路。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斷調整,林業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漸得到充分的認識,林業也隨之不斷發展。我國森林覆蓋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走高效之路是確保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我國林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科學發展新階段,林業在社會經濟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確立,林業的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功能得到了充分認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得以推行,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形成了促進林業發展的新機制,現代林業發展的新局面得以全面開創。
目前我國林業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除了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不高、資源分配不均外,還存在著林地利用率低、生產力地、林木品種質量不高,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根除等問題。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后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有著積極的意義,不僅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有利于兼顧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確保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各個區域對林業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確保林業資源的增長,確保后代人對林業資源的需求不受威脅,甚至更加有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針對森林生態系統在自然、社會系統中的整體作用來說的,因此,林業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為了林業的發展提供資源,更是為了能向社會提供可持續的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重服務。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既要考慮到資源的問題,更要考慮到環境的問題。一方面,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滿足當代人和后代人對林業在總量和結構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林業還要在經濟上確保其整體的增長以及增長的質量;同時,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堅決保護其自然資源基礎,為環境和生態的安全提供保障。具體來看,就是要保證林地的生產力,保護森林的生態功能,合理利用和管理資源,確保森林資源的循環發展。
高效林業是指整個森林系統協調、平衡發展,并長期保持高生產力、再生產能力,為社會持續提供優質、高產、多樣的產品,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高效林業就是以生態效益為基礎,經濟效益為中心,兼顧社會效益的林業。高效林業是在一般性林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高效經營發展模式,具有其鮮明的特點。
林業可持續發展與高效林業都是發展現代林業的必然要求,二者在實際的林業發展過程中是相互依存、共同促進的關系。
(1)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走高效之路。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在不危及后代人對林業需求的基礎上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但我國當前面臨著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配不均衡的局面,依靠傳統的經營生產模式根本無法滿足人類對林業資源的各種需求。通過走優質、高產的林業發展模式可以通過保護林業資源基礎保證后代人林業資源需求,同時為當代人提供盡可能豐富多樣、高質量的林業資源,確保林業資源長期發展。
(2)可持續發展是高效林業的基本原則,沒有可持續發展就沒有長期穩定的高效林業。發展高效林業主要就是為了解決當代人和后代人在林業資源需求分配上存在的沖突,也就是說林業可持續發展是發展高效林業的目標所在。以可持續為基本的指導原則,才能確保林業資源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3者得以有效協調,生態系統平衡和環境建設才能得以保障,林業發展也不至于惡化,森林資源才能在得以保護的基礎上從總量和質量上得以提高。因此,可持續是高效林業發展的原則,也是其基本內涵和條件,高效林業的發展必須依賴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可持續發展與高效林業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發展現代林業要堅持走高效林業之路,大力推動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高效林業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結合首先要堅持推動科學技術在林業發展中的應用。依靠科學技術來發展林業,一方面可以推動科學技術在林業基本發展方面的應用,通過合理開發林業資源,調整林木結構,提高林地利用率等方式可大大提高森林產出,確保林業資源最大程度的滿足人類需求;另一方面還可以建立起林業科技體制創新,結合市場的需要、以林業企業為主體、以科技為核心、綜合考慮效益問題,從而建立起快速、健康發展的林業科技體制,將林業科技轉化為實際的林業生產力。其次,要不斷優化林業結構,綜合考慮林業效益,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高效林業的發展。以高效生產、深度加工、開發第三產業為基本的方針大力優化林業結構,確保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真正落實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高效發展。此外,還要加強我國現存林業法律制度的建設,將林業可持續發展與高效林業的發展列入法律制度中去,確保林業高效之路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推動二者在實際生產和發展中有效配合,開創我國林業發展的新局面。
[1]曠美純.淺談林業的持續發展與高效林業[J].湖南林業科技,2001(3):59~61.
[2]車興富.我國林業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43~245.
[3]申玉美.生態林業、高效林業與林業分類經營[J].吉林農業,2010(7):97~99.
[4]李小盈.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陜西林業,2010(3):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