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江蘇鎮江百余畝西瓜爆炸,疑與膨大增甜劑有關。
【真相】西瓜皮開裂并不是什么新鮮事。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都有西瓜開裂的報道[2-5]。大家可能也都有這樣的經歷,切西瓜時,刀剛碰到西瓜,瓜皮就應刀而裂了。在很多地方,這種現象還被認為是西瓜又好又甜的標志。雖說可以成為一個好的促銷標志,但是在大田中隨意裂開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并不少。
影響西瓜開裂的因素很多,這牽扯到西瓜的品種、天氣情況、肥料情況等諸多因素:
首先,西瓜的品種會影響到開裂。研究表明,與晚熟品種相比,早熟的西瓜品種的瓜皮較薄,并且瓜皮中的細胞比較大,排列也較為疏松,因而使得瓜皮缺乏韌性。此次新聞中的西瓜爆炸很可能與早熟品種有關。
其次,連續陰雨天之后的暴曬也容易促使西瓜開裂。這是因為,在陰雨天時,低光照和低溫容易使瓜皮木栓化,從而降低瓜皮的韌性。在隨后到來的晴天,西瓜生長速度加快,就很容易撐破瓜皮,造成裂瓜。所以,天氣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
此外,肥料的使用情況,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實驗以及種植經驗告訴我們,使用過多的氮肥會使西瓜皮容易開裂。這是因為,施用氮肥可以大大提高西瓜的生長速度,但瓜瓤的生長速度要大大快于瓜皮。這樣一來,西瓜就很容易開裂了。
西瓜容易開裂跟甜不甜沒有必然聯系。實際上,影響西瓜甜不甜的因素非常復雜,它們主要在兩個階段施加影響。一是光合作用產出階段。只有足夠的葉片,吸收了足夠的太陽光能量,才能制造產生足夠的能源基礎——葡萄糖。二是,葉片中產出的葡萄糖被運送到果實里,再轉化成蔗糖和果糖(這兩種都要比葡萄糖甜得多)的階段。這時,甜不甜就要取決于西瓜體內與合成這些糖的蛋白質(蔗糖運輸蛋白、果糖激酶等)的多少,以及是否有與合成這些糖競爭資源的過程(比如因為氮肥太多,影響糖類合成)。可以說,一個甜西瓜是天時(光照、雨水、溫度),地利(西瓜品種,土壤),人和(施肥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集合體。
【結論】流言破解。西瓜“爆炸”以及甜度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膨大增甜劑并不是炸藥,也不是毒藥,把所有問題都推在它身上是不公正的。并且膨大劑的劑量在允許范圍內時,并不會傷害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