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東
河北電臺,河北石家莊 050000
廣播電視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傳媒,是現代化輿論宣傳的重要工具。隨著形勢的發展,需要把廣播電視媒體集團化運作,這是廣播電視行業深化內部改革、增強活力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我們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凝神聚力、堅定信念、振奮精神、銳意改革、不斷進取,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努力把廣播電視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以促進廣播電視媒體集團化經營取得圓滿成功。
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優勢,為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作用和思想保證。組建媒體集團,就是要形成新的新聞宣傳強勢,來促進節目,拉動廣告,拓展與廣播電視媒體相關的產業,這才是組建的意義所在。否則,就失去了組建的目的。因此,我們必須把新聞宣傳工作做大、做強,從新聞創新到塑造新聞的品牌,特別是在新聞獨特內涵上更要功夫。
除新聞宣傳外,要節目市場化,努力提高節目質量,多出輿論正確、制作精良、感染力強、社會影響強烈的精品,接受觀眾監督。組建集團的目的,就是對新聞資源的重組與調度,是對宣傳模式、方法和手段等有效調控,使之更科學、更高效。深化節目改革,推進頻道和頻率的專業化建設。更加嚴格的控制頻道,大力發展專業頻道,不斷推廣共同頻道,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這是廣播電視媒體工作的基石。努力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提高對聽眾或觀眾的引導能力和引導效果,使節目主線突出、思想鮮明、主調唱響。另外,還要注意新聞宣傳具有針對性、時效性和實效性等特點。新聞宣傳工作是否體現這幾個特性,要從它的影響力和收聽率來評估。輿論導向是我們廣播電視工作的指南針,只有牢牢的把握輿論導向,才能實現有效的傳播,才能使我們的集團化經營改革順利實現。
我們要加大廣播電視媒體產業化經營的力度,才能使其健康的發展下去。廣播電視媒體多年來的運行規律充分表明,傳媒產品是高智力、高技術與高財力相結合的“三高”產物。事實證明,這“三高”結合的水平愈高,它們的產品附加值和品位也就愈高。所以,廣播電視產業化,其實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全行業形成一股合力,以長遠發展的藍圖作為奮斗目標,全面提高全行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所以,我們確立以電視發展為龍頭,以網絡傳播為依托,以有線臺發展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把電臺、電視臺、有線臺攜起手來,形成集團經營的整體格局,打破傳統的體制,全面打入市場,以資產為紐帶,形成整體合力,走集團化、集約化的路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精神產品同樣也要當適應社會文化消費市場需求,成為文化消費商品。精神產品也要有占領市場的意識,尤其是對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產品,要力爭將其推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這是社會發展對廣播電視產業優化的必然要求。當然產業化也并非就是純粹的市場化和商業化,那種純粹的市場化和商業化,是廣播電視媒體產業化發展中應當努力避免的。我們應該正確的確立文化傳播與產業經營的雙重取向,建立起文化傳播與產業經營的互動機制和模式,也就是把文化傳播視為媒體首要的根本的角色行為,并把它看作媒體產業經營的基礎,又以媒體產業化經營所生成的新資源補償機制所獲取得新的生存與發展能力,來促進和發展媒體文化傳播的社會職能,更好實現和履行其職責,以確保廣播電視媒體發展走向良性的發展軌道。
利用頻道和版面經營是電臺、電視臺和廣播電視報社經營的主戰場,要整體策劃與設計。要根據觀眾口味的變化不斷調整結構和布局,要準確把握觀眾和聽眾的收聽、收視的喜愛,設計出匠心獨具的節目。其次,利用廣告經營來提高電臺、電視臺經濟收入,這是廣播電視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廣告要有創意,能讓觀眾和聽眾入耳入眼,廣告信息要真實可信,不搞虛假誤導。要不斷提高廣告設計能力和創作能力,創造性的開展廣告經營。最后,利用廣播電視是信息傳播媒介的特殊優勢,廣開門路,廣泛采集信息、傳輸信息,擴大信息的經營范圍,把生產信息、銷售信息、金融信息、投資信息、科技信息等都納入我們經營的范圍。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逐步滲透到廣播電視領域,對廣播電視的科技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認真研究學習,努力掌握高新技術,以加快廣播電視的進步。在節目制作、播出、傳輸、管理等過程中,都要使用高新技術。另外,我們要利用現有技術和優勢,不斷擴大技術服務業務,在做好設備保養維修的情況下,可全面承接廣播音響、有線電視、地面衛星接收、賓館飯店視頻點播系統工程的設計、安裝與維修,開發有線廣播電視網的音頻、視頻點播等功能。通過興辦與廣播電視技術相關的企業和經濟實體,進一步拓展經營范圍,課開發網絡經營,加速推廣廣播電視綜合信息網建設,積極搞好多功能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推廣,進一步提高網絡技術運營的經濟效益。
總之,廣播電視媒體集團經營要面向市場,不僅面向國內還要面向國際大市場。同時應該看到,進行廣播電視節目質量提高,是一個專業化的生產過程,需要對人才、技術、財力進行統一的管理與分配,這是一個現代企業化運作過程。過去那種簡單的行政管理、簡單的臺部運作、簡單的管理模式,與這種專業化、市場化生產是不相適應的。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之后,市場競爭力增強,更要求我們要以現代企業的管理運作方式來經營廣播電視媒體。
[1]李良榮.當代西方新聞媒體[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課題組編.中國傳媒集團發展報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3]鄭保衛.論媒介經濟與傳媒集團化發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