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祥
中鐵七局集團鄭州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在下線工程施工完畢,工程質量經驗收及沉降變形經評估合格,道岔區精測網測設完畢后,開始施工。道岔的吊裝、運輸與存放,根據道岔施工方案,采用適宜的專用機具設備,并針對道岔部件尺寸大、精度高的特點,制定詳細的運輸及裝卸車和裝載加固方法。
1)施工準備
熟悉設計文件、圖紙及變更設計資料,領會設計意圖,參加道岔的廠內組裝與驗收。做好現場調查工作,掌握相關工程施工計劃和實際進展情況,進行設計和施工資料的核對。
對道岔施工各工序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保證道岔測量、組裝與精整、焊接、裝卸、運輸等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
確定道岔施工接口工程施工順序、施工便道、施工場地、道岔運輸與吊卸、道岔工電聯調、跨區間無縫線路施工等事宜與有關單位做好溝通、協調,劃分施工界面,明確各自的工作內容和配合事宜。按照有關程序和技術規范要求,對線下工程的施工質量、無碴軌道精測量網、沉降變形觀測與評估等事項進行檢查和確認,辦理相關交接手續。
2)道岔部件進場復檢
道岔零部件進場前進行質量復檢。保證道岔部件全部符合鐵道部有關質量標準,岔枕混凝土表面無掉塊、桁架鋼筋無脫焊、變形、銹蝕。扣件螺栓套管及釘孔尺寸須按岔枕出廠檢驗要求進行抽檢。
3)道岔區控制基樁測量
道岔位置測量,以無碴軌道控制網(CPⅢ控制點)為基準,根據站場設計圖進行道岔區控制基樁測量,確認無誤后進行道岔樁位放樣。
道岔區在道岔始端、道岔中心、道岔終端直股和側股的兩側位置及道岔直股前后100m~200m范圍內設置控制基樁,距線路中線的距離為3m~4m,按坐標直接測設。
鋪岔前復核道岔中心控制基樁的中線、里程和標高,檢查路面高程,復測岔前、岔后直股、側股控制基樁。
4)道岔組件工地運輸
道岔組件在進場之前,先在廠家進行預組裝,對其調試合格以后,拆解成組件,編號包裝,采用道岔專用吊具及運輸設備,通過公路運輸至鋪設現場。
將所需拼裝道岔的類型、叉心轍叉角號數、直股鋼軌、曲股鋼軌、尖軌、翼軌和按道岔標準圖排列的每一種墊板及岔枕用人工配合吊車轉移到鋪岔位置。
5)散布岔枕
岔枕按標準圖進行檢尺,在岔枕端頭標識長度,接著在臺位上把岔枕長度分界點及岔枕取齊線劃出,岔枕按點線散布。散布好的岔枕位置與線路中樁保持一致。
6)散布鋼軌、散布配件
按標準圖分布將所需鋼軌散布,按軌腰上的岔枕間距線方枕。按部件散布螺栓、墊圈、道釘、墊板、軌撐、連桿等。
7)撥正道岔
按測設好的道岔樁位,撥移道岔到精確位置。
8)鋪碴整道
道碴使用汽車運卸,采用液壓搗固機配合人工進行整道。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范》及有關規定進行作業。道岔鋪設后,按標準完成岔區的上碴整道工作。
根據當地軌溫變化規律資料,按照設計鎖定軌溫允許范圍,合理選定施工時間及計劃鎖定軌溫,確保鎖定軌溫滿足設計鎖定軌溫要求。
采用“連入法”進行單元軌節的放散鎖定,如果軌溫在設計鎖定軌溫的范圍之內采用“滾筒法”放散進行鎖定,如果軌溫在鎖定軌溫范圍之下,選用“拉伸器滾筒法”放散鎖定。并在放散鎖定前,按設計要求設置位移觀測樁。
1)拆除扣件
先將已經鎖定區域距分界位置100m外至200m范圍的鋼軌或者緩沖區的鋼軌扣件及接頭連接零件全面按設計規定扭矩緊固一遍,對計劃需放散應力并鎖定的地段鋼軌每隔100m距離做一處初始位移監測標記,并編號記錄好。并在軌底每隔8m~12m加墊一個滾筒,直到把鎖定的長軌條全部架空為止。起道時要求左右股鋼軌同時進行。單元軌節扣件拆除時,兩股鋼軌按順序進行拆除,把彈條與軌距擋板先擺放在鋼軌的枕肩上面,按號碼正確擺放軌距擋板,對于破損應給以更換。
2)墊放滾筒
把鋼軌用起道機打起,每間隔8m~12m的距離墊放一個滾筒,確保鋼軌平整齊。查看軌下的橡膠墊板是否有破損、橡膠墊板上是否有石屑。如有破損給以更換,如有石屑給以清理,保證鎖定后軌道的質量要求。
3)鋼軌應力放散
采用兩臺撞軌器一起撞擊鋼軌協助進行放散,一直到鋼軌伸長有反彈現象出現,就可以斷定鋼軌已處于零應力狀態。根據實測數據,如果施工現場軌溫能滿足設計鎖定軌溫要求,可直接采用滾筒法放散鋼軌溫度應力。如果施工現場軌溫均低于設計規定的鎖定軌溫范圍,必須采用滾筒法與拉伸器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施工。
(1)滾筒法放散鋼軌溫度應力
長軌條全部用滾筒架空后,用撞軌器依次從長軌條固定端往伸縮端方向敲打軌腰,重復幾次,讓鋼軌自由伸縮。在鋼軌自由伸縮一段時間后,由質檢員逐一檢查各處鋼軌初始位移監測標記點的實際位移,結合焊軌時記錄的鋼軌落槽溫度分析鋼軌溫度應力是否放散均勻,對溫度應力未徹底放散均勻的地段,用撞軌器反復敲打軌腰幾遍,確保溫度應力均勻放散。
(2)滾筒法與拉伸器相結合放散鋼軌溫度應力
長軌條全部用滾筒架空后,用撞軌器依次從長軌條固定端往伸縮端方向敲打軌腰,重復幾次,讓鋼軌自由伸縮。在鋼軌自由伸縮一段時間后,由質檢員逐一檢查各處鋼軌初始位移監測標記點的實際位移,結合焊軌時記錄的鋼軌落槽溫度分析鋼軌溫度應力是否放散均勻,對溫度應力未徹底放散均勻的地段,用撞軌器反復敲打軌腰幾遍,確保溫度應力均勻放散。在完成以上操作后,由質檢員逐一記下每處鋼軌初始位移觀測標記點的位移,并記錄當時的鋼軌實測溫度。
安排扣件緊固人員將長軌條伸縮端以外100m范圍的鋼軌扣件及接頭零件全部緊固一遍。完成作業后,在左右股長鋼軌的伸縮端安裝上鋼軌拉伸器。同時根據現場當時實測鋼軌溫度與計劃鎖定軌溫的差值以及鋼軌計算長度,現場計算出每處鋼軌初始位移觀測標記點的計劃拉伸位移量,經核對正確無誤后,將計劃拉伸位移值標在各處軌腰上。
在夾具及液壓系統安裝并調試完畢后,逐漸給鋼軌拉伸器加壓,直到油壓達到設計壓力值,保持拉伸器油壓。利用撞軌器順鋼軌拉伸方向緩慢沖撞鋼軌,同時派人檢查各位移監測點的實際拉伸位移量,確保各觀測點拉伸位移量達到計劃位移量。最后測定鋼軌溫度,確保實際計算鎖定軌溫與計劃鎖定軌溫相符合。
4)做好位移標記
每間隔100m做一個鋼軌拉伸位移觀測標記,安排人員觀測,同時對于觀測數據作好記錄。
5)放散鎖定
現場實測軌溫在設計鎖定軌溫允許范圍之內時,采用撞軌法進行應力放散鎖定施工,在單元軌節上安放撞軌器撞擊鋼軌,使其達到零應力狀態,并呈現性變化,拆除撞軌器鎖定線路,同時設置鋼軌位移觀測標記,開始單元軌節始端的鎖定焊接。
從開始松開扣件起,即安排專人用測溫計不間斷測量鋼軌溫度。采用滾筒法放散鋼軌溫度應力時,當現場鋼軌溫度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時,立即通知起道人員分左右兩股鋼軌同時從長軌條固定端往伸縮端快速抬起鋼軌,取出滾筒,讓鋼軌落入墊板的承軌槽內,由鋼軌溫度監測人員記錄好鋼軌起、終點落槽時間及起、終點落槽時的實測軌溫。當檢查各處位移觀測點的實際拉伸位移與計劃位移相符合并且當時實測軌溫與計算軌溫相同時,立即通知起道人員分左右兩股鋼軌同時從長軌條固定端往伸縮端快速抬起鋼軌,取出滾筒,讓鋼軌落入墊板的承軌槽內,由鋼軌溫度監測人員記錄好鋼軌起、終點落槽時間及鋼軌起、終點落槽時的換算鎖定軌溫。
在取出滾筒的同時,安排第一組扣件安裝人員立即按隔4根軌枕緊1根的辦法緊跟其后快速安裝并緊固扣件,確保長軌條的落槽溫度均勻一致,第二組扣件安裝、緊固人員緊跟第一組之后,將鋼軌扣件全部安裝并人工緊固,并由質檢人員現場進行抽查,確??奂蹓毫ν耆显O計及規范要求。
長軌條鎖定技術要求:實際鎖定軌溫或換算鎖定軌溫必須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內,相鄰兩長軌條鎖定軌的溫差不能超過5℃,左右股長軌條鎖定軌溫差不超過3℃,且曲線外股鎖定軌溫不得高于內股。鎖定軌溫與鎖定日期應列入竣工資料。
有下列情況之一,需要再次放散或調整應力后重新對其鎖定,使之滿足設計要求:相鄰兩長軌條鎖定軌溫差大于5℃、左右兩股長鋼軌鎖定軌溫差大于3℃或曲線外股鋼軌鎖定軌溫高于內股鎖定軌溫;長軌條產生不正常的過量伸縮;固定區出現嚴重的不均勻位移,或由于處理線路故障改變了實際鎖定軌溫;原因不明,施工時未按設計規定正常合攏鎖定線路。
道岔應按現行標準圖或設計圖鋪設,道岔鋪設軌面應與連接的主要線的軌面一致,與另一線的軌面高差,可自道岔后普通軌枕起至警沖標止的范圍內順接。放散鎖定時,要使應力放散均勻、鎖定軌問準確。加強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1]楊宏偉,孫柏輝.客運專線高速道岔鋪設技術探討[J].鐵道標準設計,2009(S1).
[2]郭洪濤.長枕埋入式無砟高速道岔鋪設及精調技術[J].科技資訊,2010(7).
[3]張天放,劉忠波.時速350km高速客運專線無砟道岔鋪設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