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國
(貴州省甕安縣林業局,貴州 甕安550400)
自2001年甕安縣實施天保工程以來,全縣的森林管護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加強項目管理、促進森林管護、增加林草覆蓋、提高林分質量和森林多功能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于2010年圓滿完成一期建設任務。
甕安縣位于貴州省黔中腹地,烏江中游,沅江源頭,黔南最北部,全鎮轄9鎮14鄉,247個行政村,17個居委全,總人口46萬人,土地總面積1973.8km2,林業用地 102944.27hm2,占全縣總面積的 52.1%,其中:有林地 71127.267hm2,灌木林地 26217.32hm2,疏林地 632.28hm2,未成林造林地 3041.1hm2,森林覆蓋率(含灌)為49.3%。2001年天保工程在全縣實施以后,為切實保護好全縣的森林資源,將全縣森林資源地塊全部列入天保管護對象,并組織全縣林業技術干部,利用1∶10000地形圖,對管護對象進行實地調查區劃,每年編制了《貴州省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年度森林管護實施方案》。
實施以森林管護為重點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國家進行生態建設,創造秀美山川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此,甕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研究并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和林業局局長任副組長,財政、計劃、審計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天保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林業局,由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并由縣編委下文明確辦公室為掛靠林業局事業單位,設編制3人,由林業局內部調節人員專門辦公,其辦公經費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為此,抽調了5名骨干,負責項目、財務、檔案等管理工作,為該縣天然林資源管護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甕安縣森林管護對象點多面廣且分散,沒有一個嚴密有力的管護網絡,難以保證森林資源的安全。因此,在組建好甕安縣天保辦公室的基礎上,相應地建立了鄉鎮管護站,采取公正、公開的辦法,結合縣國有林場、木材公司富于職工安置,招聘森林管護員。并制定了相應的切實可行的《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管護人員管理辦法》、《甕安縣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資源管護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技術規則》等管理辦法,和《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辦公室工作職責》、《甕安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管護人員管護守則》、《甕安縣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資源管護檢查監督制度》、《甕安縣天然林保護經費管理制度》、《甕安縣天然林保護經費資金兌現制度》、《甕安縣天然林保護經費資金獎懲制度》和《甕安縣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資源管護檔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為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在縣人民政府與黔南州人民政府簽訂《天然林資源管護責任狀》的基礎上,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天保辦與各鄉鎮天保管護也相應地簽訂了《管護責任狀》,各鄉鎮天保管護站又與天保管護員簽定管護合同,做到管護對象明確到小班,管護責任落到個人,使甕安縣的森林管護工作步入程序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在加大護林碑牌,防火公路、瞭望臺、防火機(車)具建設,確保森林安全的同時,全面加強鄉鎮管護站建設,先后新建森林管護站房20棟,為各鄉鎮配置摩托車、辦公桌椅、檔案柜,為天保辦落實專門的辦公室,購置桌椅子,專用檔案柜、計算機、復印機、照相機、攝像機等,使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和規范化。達到了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初步的要求,提高了甕安縣實施天保工程項目的執行能力。
森林管護政策性強,需要全民共同參與,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是做好森林管護的基礎,因此,甕安縣把加強宣傳作為森林管護的首要工作來抓:一是通過會議培訓,提高管護人員法律知識水平和林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二是開展以《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為主的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咨詢活動,印發宣傳資料,廣泛宣傳實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必要性和有關的法律、法規。三是在交通干線及集中村寨張貼安民告示,書寫宣傳標語。四是設立宣傳碑牌,使之做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
同時,以林業派出所、林業綜合執法大隊、林政科為主體,組織一支強有力的執法隊伍,對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的嚴厲打擊。結合“春雷行動”和“綠劍行動”,堅決打擊了一批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10年間共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441起,(其中林業刑事案件僅發生60起,治安案件381起)。使林區百姓愛林護林的意識增強,森林資源安全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項目管理方面,主要是對管護對象的監督和對管護人員的考核,對農民自用材,生活用材嚴格審批,做到伐中監督,伐后核查,嚴禁采伐天然林和禁伐區林木;對管護員的考核方面,按照各管護站與管護員簽定的管護合同,以每月出勤的巡山記錄作為考勤的依據,報縣天保審核屬實,以考勤作為支付報酬的依據,做到一月一考核,一環扣一環,層層考核落實;在資金管理方面,嚴格按照國家天保工程資金管理規定,足額到位縣級配套,擬定資金使用方案,精打細算,合理安排,做到專戶存儲、??顚S?、封閉運行、單獨核算,保證了資金的安全運行,杜絕了資金的擠占、挪用,截留或違規使用天保工程資金的現象。在檔案管理方面,做到專人負責、科學運作、完整齊全、分類準確、裝訂規范、一年一建、安全保管、有效利用,使天保工程在甕安縣得以順利實施。
通過實施天保工程,林業刑事案件、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率均大幅度下降,并控制在省州指標范圍內,林區偷砍盜伐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林區社會治安穩定,森林資源得到切實有效保護。
實施天保工程后,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干部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明顯增強,愛林護林的自覺性明顯提高,其主要表現在:一是亂墾亂挖的行為基本杜絕,偷砍盜伐、亂捕濫獵等現象大幅度減少;二是村組干部和群眾植樹造林積極性提高;三是森林植被的恢復,不僅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而且使森林生物多樣性也初見成效,永和鎮、嵐關鄉、老墳咀鄉、小河山鄉等鄉鎮野生動物明顯增多,水土保持明顯提高。
通過一次性安置、森林管護,使甕安縣木材公司和國有林場的富余職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無下崗待安置人員;離退休職工全部進入社保,森工企業和國有林場的后顧之憂得到解除,不再依賴木材生產作為生存依托,為甕安縣林業的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甕安縣在項目管理、森林管護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上級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將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意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實施工程帶動戰略,爭取在天保工程二期中把甕安縣項目管理和森林管護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1]陳明祥.宜昌市天保工程十年建設成效分析[J].中國林業,2010(1):27~29.
[2]治風蘭.林業重點工程要把六關[J].中國林業,2010(8):123~124.